此书摘本创建于:2017-05-16
書
溫暖的文字敘述+細緻精美的畫風,本書帶小讀者徜徉在圖書的世界,並愛上紙本閱讀。在網路和視訊令人頭暈目眩的世界裡,安靜的紙本書看起來似乎平淡無奇,但它卻不需要電源,隨時就 …… [ 展开全部 ]
- 作者:大衛.邁爾斯 David Miles / 文 納塔莉.胡波斯 Natalie Hoopes / 繪
- 出版社:台灣東方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 定价:NTD 280
- ISBN:9789863381068
-
人生是不是总有这样一种错觉,好让时间停留在过去呢?或者说是,对于已经错过的,值得怀念的美好的一种执念?再或者,是对于不确定的未来感到惶恐,所以总想在过去——在那些已成定数的过去的回忆里找到安全感?
常从个别的事例归结到普遍的道理,也就是以殊相来印证共相。
枕烟卧霞,耽山饫(yu)水。
遭愚僧俗人剥凿之劫。
察于此二者,则修士守身涉世之学,圣贤成己成物之道,俱可得而见矣。
徒兴浮海居夷之叹。
风被隔绝在远远的脚下与上天,只是在鞭笞(chi)我的神经。风在这里变成了速度,变成了眩晕——我只觉得地面迅疾地脱离我的脚跟,向一个无底的深渊坠落。笔直的、赤裸的坠落下去,如悬崖上坠落的石块,无遮无拦,无法无天地要去撞击地层深处。地壳在下陷,在沉没。而四处空荡荡,一片汪洋,一个无可攀挂,无可扶靠、无可呼救的绝境。
人到达过那样的高处,对地面便有了淡漠;人有过那样的恐惧,对安全便有了蔑视;人走近过那蓝色的梦想,又不得不回到原处,便尝到探险的悲哀。
这便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对人的异化,人类将变得越来越孤独,无处诉说,自言自语,真正的噪音来自身体内部。
听一个呼啦啦急速远去的年代从我们手中消失。
时值海岛深秋,我送别手中青铜和风笛。
哲学或许正是由讨厌的感觉而开始。人类的特征便是怀着一种追求理想的期望,一种忧郁的、模糊的、沉思的期望。人类住在这个现实的世界里,还有梦想另一个世界的能力和倾向。
在这种意义上说来,世间没有一个人会感到绝对的满足的。大家都想做另一个人,只要这另一个人不是他现在的自己。
较好的梦想,梦想着一个更好的世界,梦想着和平,梦想着各国和睦共处,梦想着减少残酷,减少不公平,减少贫穷和痛苦。
理想仅是一种信仰另一世态的心境。
灰云扫尽,落叶满街,晨霜白得像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太阳一上屋檐,鸟雀便又在吱叫,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
这一种极南的气候异状,并不是我所说的江南的冬景 只能叫它作南国的长春,是春或秋的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