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书摘本创建于:2016-05-30
中国在梁庄
村庄的溃散使乡村人成为没有故乡的人,没有根、没有回忆、没有精神的指引和归宿。它意味着,孩童失去了最初的文化启蒙,失去了被言传身教的机会和体会温暖健康人生的机会;它也意味 …… [ 展开全部 ]
- 作者:梁鸿
-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 定价:38.00元
- ISBN:9787508643571
-
现在想想,世界上最坏的东西就是理想,不是想保持这点儿理想,我能过得这么差?我能嫁给老三这样的窝囊废?要是嫁给我哥那样的人就好了。现在我最崇拜的人就是我哥。当初觉得我哥太粗暴,没文化,现在看,还是人家干起来了,不嫌脏不嫌累,啥事都敢担当。老三可不粗暴,没一点儿本事。但是,说到底,老三人也不错,比较平凡,属于保守形式,应该是上班那种类型,不敢冒险。我们俩之间的矛盾就是思想不对路。原来谈恋爱的时候还经常谈心,谈理想;现在,还谈啥说不上三句话,就开始吵架。他也不沟通,我也觉得与他说话就好像对牛弹琴。
开裁缝店的时候还有理想,再苦再难,都觉得能坚持下去,活得也充实总觉得快乐。现在生活再富足,也不快乐。也有点儿自卑,毕竟你们还是实现了自己。我自己呢?啥也没有,日子过得也不好。 -
在言谈之中,建昆婶很容易就把角度转换到道德上。杀人偿命固然是法,但在深层思维时,人们对这件事的判断仍然是从道德角度去审判。譬如在讲到做假证的几个人时于,建昆婶很自然地讲述了这几家的其他遭遇,以此来印证道德败坏所带来的后果,是一种报应。另外,也作为支撑判断他们错误的理由。在听到这里的时候,我有一种非常紧张的感觉,仿佛一种最古老的东西仍然存留在乡村的大地上,那就是原始正义。它隐藏在日常生活与所谓法律时事背后,是不间断的。人们依据这些来进行基本的判断。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不到。
我不禁怀疑起我自己来,也许,只是因为王家少年杀害的是82岁的老太,她行将就木,不值得搭上一条年轻的生命,所以我才本能地产生同情。如果他杀害的是一个十几岁的青春少女,我的心态也许会
是另外一种。在根本上,我也是轻视生命的。 -
我又能问些什么呢?一切的询问都是苍白的。谁能弄清楚,那个个寂寞的夜晚在少年心里郁结下怎样的阴暗?谁又能明白,那一天天没有爱的日子汇集成怎样的呐喊?而又有谁去关注一个少年最初的性冲动?我该以什么样的情绪去面对他呢?我不清楚。我很迷惑。同情?愤怒?心痛?当面对这样一个罪犯时,这些都是太过简单的词语。作者在这里似乎有点自作多情了……是因为怜惜吗?
-
黄昏中的梁庄,是如此寂静。回首那已在薄暮中的学校,望着那八个朱红的大字,我有些走神、发呆。什么时候,“小\学”沦为了“猪场”,育人变成了“养猪”?如果一所小学的消失是一种必然,那么,有什么办法,能够重新把这已经涣散的村庄精神再凝聚起来?能够重新找回那激动人心的对教育、文化的崇高感与求知的信心?
-
在访问的过程中,觉得自己似乎是在小题大做,所有的问题都被轻轻化解掉了。因为对于所有人来说,这都不是问题,或者说,这是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的问题,因此,出现一些事情也不值得大惊小怪。席间吃饭的水利干部也只是谈自己的看法。在具体做工作时,也许非常敬业。至于挖沙与生态,它们与我们的生存质量和生命本身之间的关系,并不属于他们的思考范围。何况,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你的确无法测量挖沙者到底挖得有多深,你也不可能让挖沙者停止挖沙,因为这是合法经营,行业更是需求量很大河流,一个国家的生态命脉,一个民族未来的保障,但是,在过去十几年中,我们却把它提前终结了。我们生活在干涸、散发着臭味充满诡异气息的河岸两旁,怀着一种绝望、暗淡和说不出的恐惧。如果这一切再不改变,大灾难要来了。或者,其实已经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