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积分:740

发布书摘:47

此书摘本创建于:2018-05-24

自卑与超越

《自卑与超越》是阿德勒从个体心理学观点出发,阐明人生道路和人生意义的通俗性读物。但通俗中包含着极深的哲理和巨大的学术价值。在《自卑与超越》中,作者提出:每个人都有不同程 …… [ 展开全部 ]
  • 作者:
  • 出版社:民主建设出版社
  • 定价:30
  • ISBN:9787513917117
已发布177183条书摘
按时间排序 按页码排序
  • 2018-05-24 摘录
    有些人受挫后不会念念不忘,只是当作教训,身哲来生回标的坐他们会想:“我要尽量免这些不:的接子小会形样,”而另一些人会想:“生活是不分平的:别人过传很9既然世界如此待我,我为何善持于它?“这是为针么有些父母评价孩子说:“我小时候就受过这样的酋:拉过米了他们怎么就不行?”还有第三种人套想,“因为我小时不福,所以我做任何错事都要被原谅,“解读方式会表规在各的行为中,除非改变解读,否则行为绝车会改变。这就是个体心理学突破命定论的地方:经历并不决定人的成败,我们并非受制于所经历的体克(即所谓“创伤”),我们只是用它们来编织自己的意义。我们赋于经历意义,并决定自己的命运。以部分经历作为基础构建未来生活,这好像总有点儿不对劲的地方(环境并不决定意义,我们自己决定从中解读出什么意义
    p11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 2018-05-24 摘录
    人活在意又义的世界里,我们经的并非世界本身,是世界对人的意义,甚至从根本上来说,我们所经历的一切都减看一个定语表达它对人的意义:“木头”的意思是“(与人类相天的那些)木头”,“石头”指“(作为人类生活的一大要素的)石头”一个人假如想跳过意义只考虑世界本身,就会非常不幸,他会把自己孤立出去,他的任何行为都不再有意义,无论于人还是于己,也就是说。他不再拥有意义。而没人能逃避意义,我们只有将意义赋子现实,才能感受现实:[我们并不感受现实本身,而是感受解读出来的意义】所以我们自然可以说意义都是不怎么完备,不怎么完整的,甚至,所有的意义都不
    完满,意义的世界就是误的世界
    如果我们问别人“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对方很可能无法回答,因为一般人不会专门去考虑这个问题,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就像人类的历史一样古老,而当代的年轻人(老人也这样)的确也常会脱口大问:“活着的目的是什么?生命
    的意义何在?”但我们可以说,一个人只有当经了大风才会这样发问,假如一直都一帆风顺,没有遭遇过严的考验,人们不会把这个问题提升到语言层面,但是心所有的人必然在用行动发问并自答。如我们不听其言,只观其行,就明白:每个人对“生命的意义”都有自己的释,他的手势,要势,动作,语言,礼仪,理想,习惯和性格特等一切,都和他那位解读振,他表现得好像是可以依靠对生命的这种解读,[他所有的行为都无声地表达他对自己和这个世界的看法,就像在说“我是这样的,世界是那样的”,这就习他赋于自己的意义和他于生命的意义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