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积分:1920

发布书摘:43

此书摘本创建于:2017-06-12

人生的意义

我们都曾对人生的意义感到困惑。这个问题是否有答案?答案是否取决于我们?或者它不过是一个伪问题?在这部充满睿智和生气又能激发思考的作品中,特里•伊格尔顿展现了许多世纪以来 …… [ 展开全部 ]
  • 作者:[英国] 特里·伊格尔顿
  •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 定价:25.00元
  • ISBN:9787544731782
已发布177183条书摘
按时间排序 按页码排序
  • 2018-05-04 摘录
    另外,意识到自身的局限,也即意识到我们与其他人互相依赖、互相束缚的方式。死亡把局限丢给我们,给我们带来无情的宽慰。当圣保罗说我们每一刻都在死去,他的部分想法也许是,我们只有将自我与他人的需要结合起来,才能活得很好,这是一种“小死亡”,即法国人所说的“petitmort”。我们通过这种方式排练和预演最终的自我否定,即死亡。这样,死亡作为一种自我不断消逝的过程,乃是好的人生的源泉。如果这听起来过于软弱谦卑、自我否定,让人不舒服,那么,这仅仅是因为我们忘了如果别人也和我们采取同样做法的话,结果将形成互惠互利的局面,为每一个人的充分发展提供环境。这种互惠互利的传统名称叫做“爱”。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 2018-05-04 摘录
    至于财富,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文明当中,这种文明否认财富是自身的目的,并且在实际上也正是以这一态度对待财富的。对资本主义最有力的控诉之一是,它驱使我们把大部分创造性能量投入到纯粹功利性的事物中。人生的手段成了目的。人生成了为生活奠定物质基础的活动。令人震惊的是,人生的物质组织活动在21世纪和在石器时代竟然同样重要。本该用于在某种程度上将人类从劳动的迫切需求当中解放出来的资本,现在却被用来积累更多的资本。

    如果人生的意义问题在这种境况下显得颇为急迫,首先是因为这整个的积累过程在根本上漫无目的,就像叔本华笔下的意志一样。资本和意志一样拥有自己的动力,主要为自己而存在,把人当做实现自己盲目发展的工具。它还拥有意志的某些卑劣的诡计,向那些被它当工具使唤的男男女女鼓吹说他们是珍贵的、独特的、自主的。如果说叔本华把这种欺骗行为称做“意识”,马克思则称之为意识形态。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 2018-05-03 摘录
    然而,情况或许是,我们的人生相比它曾经含有的意义显得荒诞,或者相比你所认为的它曾含有的意义显得荒诞。契诃夫之类的现代主义者为什么会如此关注无意义之可能性,其中一个原因是,现代主义本身离过去那个充满意义,或至少据说充满意义的时代不远。契诃夫、康拉德、卡夫卡、贝克特等作家当时还能足够切近地感受到意义的消散,并为之震惊和沮丧。典型的现代主义艺术作品仍然沉浸在有秩序的世界的记忆之中,心存留恋地把意义的没落当做一阵剧痛、一桩丑闻和一次不堪忍受的剥夺。这就是为什么这些作品经常围绕着一个缺席的中心打转,那个中心是一种隐秘的缺口或缄默,它标志着意义流失的出口。我们会想起契诃夫《三姐妹》里的莫斯科城、康拉德的非洲黑暗的心、弗吉尼亚·伍尔夫的茫然的神秘灯塔、E.M.福斯特空空的马拉巴尔洞穴、T.S.艾略特的变幻世界的固定点、位于乔伊斯《尤利西斯》核心的不遇、贝克特的戈多或卡夫卡笔下的约瑟夫·K的莫名罪行。处于不断追求意义而意义恼人地不断闪躲的张力之中,现代主义可能是真正的悲剧。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 2018-05-02 摘录
    看起来,我们无法谈论人生的意义了,也许还面对着人生与意义之间的选择。如果真理将摧毁人类的存在呢?如果它如年轻时的尼采所想,是一种毁灭性的酒神力量;如叔本华阴郁地沉思的,是一种贪婪的意志;或如弗洛伊德所设想,是一种吞噬一切、冷酷无情、超越于个人之上的欲望呢?对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而言,人的主体要么“意指”,要么“存在”,不可能两者兼具。一旦我们进入语言,进而步入人性,所谓的“主体的真理”,即存在本身,就被分割在没有尽头的局部意义的锁链之中。我们只能放弃存在以追求意义。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