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书摘本创建于:2017-10-21
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
全书分三卷,中心问题是回答:中国十七、十八世纪就涌现出了一批唯物主义思想家,这是否意味着如果没有以工业化为背景的西文化的入侵,中国也能实现以科学理性为内在精神的现代化? …… [ 展开全部 ]
- 作者:列文森
-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定价:22.00
- ISBN:9787500423690
-
思想上的正统观念将养成思想上的顺从,而思想上的顺从必将产生政治上的顺从。
-
但更为重要的是,父亲和儿子是一种私人关系,一种亲属关系——无疑它含有服从的意义(甚至肉体都可以贡献出来)。
临终前的儒家官僚,无论其内在品质如何,或其实践怎样无用,他仍然是用人文主义的文化语言说话的人。
他不愿意承认自己是一种东西或一件工具;他愿意承认一位父亲,而不愿承认一位专制暴君。 -
在早期,“国”是一个权力体,与此相比较,“天下”则是一个价值体。但价值的要求是绝对的,如果它们的合法性遭到怀疑,那么对其要求的崇敬则是一种奴性的表现。
中国人认为中国是“天下”而不是一个“国家”,在天下之中,没有比中国文化更高的文化形态存在,但作为一个国家,中国则有许多东西需要向其他国家学习。正由于视中国为“天下”,所以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都被泯灭了。
因为旧儒家和折衷主义者都相信:与“天下”相联系的文化是不变的,而和“国”有关的文化可以改变。 -
没有别的社会像它这样更偏爱“创造力”这个墨守成规的死敌,也没有别的社会像它这样不敢去实践它所倡导的东西——甚至不敢倡导它曾宣称已经做到的东西。
-
他们是全整意义上的“业余爱好者”,与人文文化的娴雅的继承者。他们对进步没有兴趣,对科学没有嗜好,对商业没有同情,也缺乏对功利主义的偏爱。他们之所以参政,原因就在于他们有学问,但他们对学问本身却有一种“非职业”的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