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书摘本创建于:2017-04-18
与手枪的不幸相遇
中国成文法律很多从日本习得,但目前国内面向一般读者,通俗介绍日本司法的图书却很少。本书试图弥补这方面的空白。
本书汇集了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发生的十二个里程碑案例,包括著 …… [ 展开全部 ]
- 作者:[日] 夏树静子
-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定价:49.00元
- ISBN:9787301278543
-
欧洲最大的犯罪受害者支援团体“白轮”(德国)
法国“刑事补偿委员会” -
九月十五日,考察团最先来到了德国黑森州的威斯巴登地方法院。岗村这是第一次亲眼见到德国的法庭:法官居中央,在法官的对面左侧是被告人与辩护律师,右侧与日本一样为检察官席。但不一样的是,在检察官的旁边有受害者以“公诉参加人”身份就座的席位,而受害人的律师也拥有“公诉参加代理人”的席位。这就是德国一般法庭的形式。这可能才是人权吧。
-
对犯罪案件的侦破以及检察官行使公诉权,都是以维持国家以及社会的正常秩序为目的的,而并不是为了弥补犯罪受害者的利益或者挽回犯罪所造成的损失。(中略)被害人或者原告的利益,仅限于在公共利益基础上所进行的侦破和公诉所自然带来的事实性利益。(平成二年二月二十日)受害人是为社会利益牺牲的烈士
-
不仅仅是岗村自己,很多受害者以及证人都被置于对报复行为毫无防备的境地。这是因为,罪犯何时出狱被作为对罪犯个人隐私的保护而予以了保密。但是把罪犯的隐私与受害者所受的保护都放到天平上的话,显而易见,现在的司法制度是在保护罪犯。
犯罪受害人是一种多么绝望的存在啊! -
从案件发生到开庭审理,法律上的当事人一直只有法院、警方和检察院以及被告人与辩护律师三方,而被害人一方始终被置于局外人的位置。中国被害人一方的家属处于什么地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