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知识

《人类的知识(其范围与限度)》中我曾试图以我所能达到的最广阔的眼界来研究一个很大的问题:既然人们和世界接触的时间短暂,观察事物又不免带有个人偏见和局限性,那以人们又是怎样 …… [ 展开全部 ]
  • 作者:[英] 罗素
  •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 定价:27.0
  • ISBN:7100005183
第九章 公设提要
  • skidu
    2015-12-08 19:50:27 摘录自590页
    类推公设可以叙述如下:如果已知A 和B 两类事件,并且已知每当A 和B 都能被观察到时,有理由相信A 产生B,那么如果在一个已知实例中观察到A,但却没有方法观察到B 是否出现,B 的出现就具有概然性;如果观察到B,但却不能观察到A 是否出现,情况也是一样。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skidu
    2015-12-08 19:50:27 摘录自589-590页
    结构公设是关于某些保证可以得出具有概然性的因果关系的推论的外界条件的。我们所说的情况就是那些许多结构上相似的事件围绕着一个中心的情况。“围绕着一个中心”这个短语在意图上有些含混不明,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却能得到精确的意义。假定一个已知物体同时为许多人看见并由许多架照相机拍摄下来。这些视觉与这些照片可以通过透视律排列起来,用同样的定律可以确定看到的和摄下的物体的位置。在这个实例中,所谓知觉结果与相片“围绕着一个中心”的意思是可以得到精确的定义的。当许多人听见同一个声音时,如果有精确的方法确定他们听到声音的时间,那么就会有一个同样精确的定义,因为我们发现他们听到声音的时间与某一已知时间的差别和他们与某一点的距离成正比;在这个实例中,在该已知时间的那个点就是时空中心或声音的起源。但是我愿意在不能取得这类精确结果的情况下(例如气味)也使用这个短语。……当许多结构上相似的复合事件在相离不远的领域围绕一个中心分布时,通常出现这种情况:所有这些事件都属于以一个位于中心的具有相同结构的事件为它们的起源的因果线。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skidu
    2015-12-08 19:50:27 摘录自585页
    我们的公设有一个主观的和客观的方面。假使你一直在看太阳,然后闭上眼睛。你的主观情况变化很快,但并不是不连续的;它经过残象感觉,即时记忆和逐渐变弱的真正记忆这些阶段。我们相信太阳并不经过类似的变化;我们相信太阳的变化也是逐渐的,但是性质却完全不同。物理的和心理的连续性(例如,运动的连续性和变弱的记忆的连续性)有着不同的定律,但是两者都为我们的公设提供了例证。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skidu
    2015-12-08 19:50:27 摘录自584页
    准永久性的公设的主要用途是代替常识中的“东西”和“人”的观念,而不涉及“实质”的概念。这个公设可以叙述如下:已知任何一个事件A,经常发生的情况是:在任何一个相邻的时间,在某个相邻的地点有一个与A 非常类似的事件。一件“东西”就是一个由这类事件组成的系列。正是因为这类事件系列常见,所以“东西”是一个使用起来很方便的概念。我们可以看到在常识认为属于一件“东西”的一系列事件中,相似性只存在于时空相隔不远的事件之间。三个月的胚胎和成年人之间是没有很多相似之处的,但是两者却通过一步一步逐渐过渡而联结起来,因而被人看作是一件“东西”的发展阶段。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skidu
    2015-12-08 19:50:27 摘录自583-584页
    我认为保证科学方法有效所需的公设可以减少到五个。很可能还可以进一步减少,但是我自己却没有能够作到这一点。我们根据前面分析得出的这五个公设可以叫作:a. 准永久性公设。b.可以彼此分开的因果线公设。c. 因果线中时空连续性公设。d.围绕一个中心分布的相似结构的共同原因起源的公设,或者说得简单一些,结构公设。e. 类推公设。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