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宪运动: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的选择
-
在商人阶层壮大及独立的同时,知识精英也被“释放”到体制之外。在1905年,最重大的国内事件是废除有1300年历史的科举制度,其决策过程非常匆忙,9月,张之洞、袁世凯等人会衔上奏,当月慈禧就下旨准奏。废除科举制一方面让中国精英阶层从落后、刻板的孔孟儒学中彻底解放出来,在知识体系和思想体系上向现代文明靠拢;另一方面,也意味着集权者失去了对全民思想及精英阶层的控制。科举制的废除,熄灭了一代知识青年对帝国的最后一丝眷恋,精英阶层从科举的既定轨道中散溢出去,很快衍生了一股反对的、无从把控的力量。一个可比照观察的事实是,1977年,中国进行改革开放之初,最早的一个变革措施就是恢复高考制度,将潜在的不满及反对力量纳入统治体系之内。在敏感的社会转轨时期,一废一复,颇可参研。把科举和高考对比,太幼稚了吧,科举的重要性岂是高考可比?毕竟科举中第就可以一举入朝为官,步入体制,前程无忧,而高考只是提供一个更高的学习平台,既没有进入体制,未来也依然没有保障,对国家而言,也只是为社会培养各种人才,又不是培养官吏,算什么“将潜在的不满及反对力量纳入统治体系之内”?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