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流”的日本

对于近邻日本,我们究竟了解多少?吉田茂怎样引领日本“和平崛起”?田中角荣为何下台?小泉纯一郎跟“下流社会”有何干系?洛克希德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美日安保何去何从?“环保天 …… [ 展开全部 ]
  • 作者:刘柠
  •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 定价:25.00元
  • ISBN:7513300585
“下流社会”何去何从
  • skidu
    2015-12-08 19:50:37 摘录自129页
    2007年1月,“飞特族”出身的“失去的一代”(日本社会对二三十岁的年轻世代的称呼)自由作家赤木智弘(Tomojiko Akagi)在《朝日新闻》系学刊《论座》杂志(已于2008年10月停刊)上发表一篇文章《叩问丸山真男——三十一岁飞特族,希望是:战争》,舆论大哗,据说当期杂志比往常多卖了一倍。赤木根据其自身长期作为派遣劳动者为生存四处奔波的“下流社会”的经历,为人们揭示了为什么身为贫困层的年轻人却支持活力门(Live door)的堀江贵文等新贵阶层,甚至对小泉、安倍这种一手制造了“格差社会”的保守政权也充满“好意”的貌似自相矛盾的谜底:“对我来说,年轻人的右倾化并非不可理喻。一个极单纯的道理:如果日本军国化,战争爆发,死很多人的话,社会便会流动起来。我觉得很多年轻人希望如此。”“……我们这些低薪劳动者,被社会放任已十年。社会不但不曾对我们伸出援手,且骂我们没干劲,成了国家GDP的分母云云。只要和平继续,这种不平等便会持续一生。若打破这种闭塞状态的话,兴许会生发某种流动性也未可知。而作为一种可能性,那便是战争。”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skidu
    2015-12-08 19:50:37 摘录自124-125页
    一个颇具象征性的可资参考的数据是关于自杀者数的统计:连续十年超过三万人;2007年为33093,比前年增加938人。据警察厅按自杀者遗书的分类、统计,自杀的理由依次为生计问题、工作环境、健康状态。而自杀者的年龄,则多集中于三十多岁和六十多岁这两个世代,一边是年富力强,风华正茂,一边是刚刚退休,好容易喘口气,筹划“第二人生”的时候。对前者来说,年过而立,看破无论再怎么努力,状况也难以好转的残酷现实(客观上,多数劳务派遣公司,薪水到被派遣者超过三十岁就封顶),只好断念;而对后者来说,退休后收入大减,自己的储蓄额和国民年金所能给付的退休金都已明确,失去工作后“第二人生”的一筹莫展,加上对健康状况的担忧,是构成晚年生活的不安和恐惧的根源。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