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在一个炎热的夏天,父子两人和约翰夫妇骑摩托车从明尼苏达到加州,跨越美国大陆,旅行的过程与一个青年斐德洛研修科学技术与西方经典,寻求自我的解脱,以及探寻生命的意义的过程相互 …… [ 展开全部 ]
  • 作者:(美)罗伯特·M.波西格
  •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 定价:36.00元
  • ISBN:7229040361
主人公游踪
  • 人间真郝玩呀
    2019-10-14 20:18:24 摘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Ruby Cynthia
    2019-02-26 21:06:11 摘录
    我们刻意避免按照固定的行程前进,宁可随心所欲地走走停停,因为旅游本身远比赶赴某一个目的地更加惬意。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群魔魔
    2019-02-04 16:31:27 摘录
    最后有人告诉我:“现在你拥有一个全新的自己。”然而这种解释等于没有解释,因为它使我比以前更困惑了,我不记得以前的那个我,如果他们说,你现在是个新人了,这样似乎有意义得多。他们错以为人格是一种物品,就好像一套衣服,可以让人换穿,但是,一个人除了人格之外,还有什么呢?只有一些骨和肉罢了,或许还有一些统计数字等等,但是肯定没有人在其中,因此人只是人格穿上骨肉和一些统计数字罢了,而不是别的。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群魔魔
    2019-02-04 16:30:57 摘录
    这就是日常存在的鬼魂,认为人生最终的目的,活着,是一件不可能的事,然而毕竟活着就是人生最终的目的。所以伟人们就努力医治别人,希望人可以活得长一点,而只有疯子才会追问为何如此。一个人追求长寿,就是为了活得更久,没有别的目的,这就是斐德洛追寻的鬼魂所说的。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群魔魔
    2019-02-04 16:30:37 摘录
    一旦我们把这种分析的思想,也就是那把刀应用到生活中,总会丢掉一些东西。我们都明白这一点。最起码在艺术当中是如此。这使我想起马克·吐温的经验,马克·吐温在掌握通过密西西比河的方法之后,发现这条河已经失去了它的美丽总会丢掉一些东西,但是在艺术当中比较不受重视的东西同时也被创造出来了。让我们不要再注意丢掉了什么,而要注意获得了什么。让我们把这种过程当做再生的方式,既不好,也不坏,事实就是如此。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群魔魔
    2019-02-04 16:30:19 摘录
    想要了解他究竟做的是什么,就需要观察风景当中的那个他,他无法从整个风景中分离出来。他正站在沙中,把沙分成不同的沙堆。要看风景而没有看到他,那简直就等于没有看到风景。要排除解剖摩托车时心中的佛性,就等于完全排除了佛性。
    然而有一个一直存在的古典问题,就是摩托车的哪部分、沙堆中的哪一粒沙才是佛陀呢?很明显,问这个问题是找错了方向,因为佛是无所不在的;但是同样很明显,问这种问题也没错,因为佛是无所不在的。对于佛独立于任何分析的思想之外而存在,前人已经说得很多了--有些人说得太多了,所以我怀疑根本不需要再多说什么,但是关于佛存在于分析的思想之内并指引着它的方向,很显然,还没有人讨论过。其中有历史的因素在内,但是历史不断地在演进,在这方面进一步地研究,似乎对我们的历史宝藏并没有什么坏处,反而有些好处。
    一旦我们把这种分析的思想,也就是那把刀应用到生活中,总会丟掉一些东西。我们都明白这一点。最起码在艺术当中是如此。这使我想起马克·吐温的经验,马克·吐温在掌握通过密西西比河的方法之后,发现这条河已经失去了它的美丽--总会丢掉一些东西,但是在艺术当中比较不受重视的东西同时也被创造出来了。让我们不要再注意丢掉了什么,而要注意获得了什么。让我们把这种过程当做再生的方式,既不好,也不坏,事实就是如此。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群魔魔
    2019-02-04 16:29:49 摘录
    古典的认知法就是针对这些不同的沙堆以及分类法还有彼此之间的关系,而浪漫的认知则是针对分类之前的那把沙子。它们彼此互不相容,但是都是观察世界的方法。
    现在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如何把这两者融合为一,却不伤害到彼此,这种认知法不会拒绝分类,也不会拒绝不分类。这种认知法就是直接把重点放在沙子的来源,也就是无穷的景致之中,这就是我们这位悲惨的博士斐德洛想做的。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群魔魔
    2019-02-03 22:48:45 摘录
    这就是为什么那天他会因发动不了摩托车而生气,因为这侵犯了他的事实。这似乎是在他看事情的方式上凿了一个洞,他无法面对,因为这样很可能会威胁到他整个的生活方式。从某个角度来说,他和那种学科学的人一样,某些时候会对抽象艺术产生愤怒,因为抽象艺术也不适合他们的生活方式。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群魔魔
    2019-02-03 22:46:39 摘录
    在这里我们看到在事实认定上的冲突,不论科学家如何说它,你此时此刻所看到的世界,就是你所谓的事实。约翰就是如此去看的。但是从科学的角度来观察世界,这也是一种事实,不论它的表象如何。所以像约翰这样的人,如果要坚持己见,必然会采取一些行动,而不仅仅是不予理睬。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群魔魔
    2019-02-03 21:35:05 摘录
    “地心引力也没有自己的质量,没有自己的能量,当时人尚未出现,所以也不存在于人的心灵之中。它也不在空间里,因为也没有空间存在,更不存在于任何地方-这个地心引力仍然存在吗?”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群魔魔
    2019-02-03 21:16:34 摘录
    佛陀或是耶稣坐在电脑和变速器的齿轮旁边修行会像坐在山顶和莲花座上一样自在。如果情形不是如此,那无异于亵渎了佛陀-—也就是亵渎了你自己。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群魔魔
    2019-02-03 20:54:40 摘录
    “什么是最好的?”这个问题能疏通河道而非拓宽它。人类历史中有些时代,思想的河道挖凿得太深,以至于无法修改,从而再也无法出现任何新气象,这时追求“最好的”就成了僵化的教条一但我们的现状并非如此。目前的普遍思想似乎早已漫过两岸,丧失了主要的目标和方向,淹没了低洼地区,把高地孤立起来,切断了它和其他地区的联系。除了河水本身浪费精力的躁动外,像这样到处流溢并没有任何意义,所以目前似乎真的到了需要疏通的时候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何以解忧
    2018-11-21 23:45:43 摘录
    人的热情、情感以及意识中情感的层面,其实也是自然法则的一部分,而且是它的核心。 
    工作的时候要保持内心的宁静,它是工作的核心。 
    要想具有鉴赏力,了解如何完成高级的工作,体会和工作融为一体的感觉,就要培养内心的宁静。 
    内心的宁静涉及到一种自然的态度,让人与周围的环境完全融合在一起。在我们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时,就会有这种情况发生。 
    内心的宁静会产生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价值观就会产生正确的思想,正确的思想就会产生正确的行动。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甘霖
    2018-11-20 09:22:53 摘录
    我们现在身处美国的主要都市,这儿有纵横交错的高速公路,还有大型的飞机场,以及电视和电影明星。
    然而在这里,大部分的人很可能对周遭的一切毫无知觉,大众媒体让他们以为身边的事物是不重要的,这就是他们寂寞的原因。
    你可以从他们脸上看到寂寞。先是他们眼中闪过一丝搜寻的神情,然后一旦看见你,你对他们来说便只不过像一个物体,算不得什么,而不是他们想要寻找的对象,因为你不是电视上的人物。
    大众传媒让人们认为身边的人和事不重要,去追寻更遥远的生活和幻梦,以为这样就能如同电视里的人,有更完美和浪漫的生活,或者更充沛丰富的情感,他们忘了,艺术本来就是源于生活的,自己的人生就是一本独一无二的剧本。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甘霖
    2018-11-20 09:18:13 摘录
    在城里我也看到了寂寞的人,在超级市场里,在洗衣店里,从汽车旅馆结账出来的时候,甚至在美国杉林里,那些来自各方的露营者,处处都看到寂寞的人。他们有的是退休了,径自看着树,看着海。你会在一张陌生的脸上突然捕捉到一丝搜寻的眼神,然后立刻又消失了。我现在已经看过许多这种寂寞的表情。而这里正是号称世界上人口最拥挤的地区之一。这似乎有些矛盾。
    多像对都市人群的描写,地铁上、电梯里、咖啡馆……处处可见,是他人也是自己。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