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邓小平时代,1978—1980
-
鄧小平並不迴避中國軍隊的問題。他說「指揮現代化戰爭,包括我們老同志在内,能力都不夠。要承認這個現實。」他知道中國在軍事技術上己經大大落後,需要調整戰略以應付主要對手蘇聯。他還知道,林彪時期把軍隊幹 部派到地方任職,分散了對軍事問題的注意力。在鄧小平失去權力的18個月裡,他對軍隊的擔心並不是「四人幫」會建立穩固的勢力,因為他們只在張春橋領 導的解放軍總政治部確有一些根基。這段時期讓他感到的不安的,是浪費了本來可用於整頓和改善軍隊的雨年寳貴時間。1975年鄧小平和葉帥任命的軍隊領導人並未完成他們早先確定的裁軍目標:原計劃是於1976年底之前裁減26%,但實際軍隊人數只減少了13.6%。毛澤東去世後,鄧小平曾直言不諱地談到毛澤東時期給軍隊造成的問題,儘管他將其歸罪於林彪。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次+1
-
在中國研究國外的經濟發展經驗方面,沒有任何機構發揮的作用能與世界銀行相提並論,而世行在中國發揮的作 用也超過了它所幫助的任何其他國家。1980年中國大陸取代臺灣重新獲得在世行的中國席位後,世行行長羅伯特-麥克納馬拉(Robert McNamara)麥克納馬拉說過,沒有中國的世界銀行不是真正的世界銀行,他頂住了美國政府要求放緩中國加入世行的壓力。中國官員當時仍然擔心外國會為自身的目的利用中國, 但是麥克納馬拉的獨立態度使他們相信,世界銀行並不代表任何單個國家的利益。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次+1
-
1979年4月初習仲勳在北京的中央的工作會議上說,廣東和其他省份一樣,缺少足夠的自主權有效開展工作。他大膽地說,如果廣東是一個單獨的國家,幾年之内就能起飛,但在現在這種處境下,什麼改變都難實現。另一些高層幹部十分清楚中國的經濟計劃過於集權。華國鋒像鄧小平一樣贊成給廣東更多自主權以發展出口,他向習仲勳保證,會給予廣東吸引外資必不可少的自主權。習仲勳和廣東的領導班子於1979年4月17日帶著方案草稿赴京,在最後定稿前與鄧小平等人作了進一步討論。 習仲勳及其同事根據谷牧的建議提出,允許廣東全省實行特殊政策,使其能夠採取靈活措施,吸引生產出口商品所必需的外資、技術和管理方式。國家為工廠提供必要的土地、運輸設備、電力和勞動力,提供外國人所需的飯店、餐廳、住房和其他設施。北京中央政府支持廣東和福建雨省,除了一般工作外,集中精力抓好廣東的三個經濟特區(毗鄰香港的深圳,與澳門接壤的珠海和廣東東北部沿海地區的汕頭)和福建的一個經濟特區(廈門〕。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次+1
-
鄧小平從未提出過治國原則,但是披閱他的講話、參考他部下的看法以及他實際作過的批示,還是有可能總結出 一些可視為其治國模式的基本原則:言行要有權烕性。鄧小平當過十多年嚴厲的軍事領導人,他懂得如何讓風趣的談話也能透出威嚴。做重要講話之 前,他會和其他重要領導人及正統思想的捍衛者一起為講稿把關,使他確信自己的講話是在傳達黨的聲音。決定一旦宣佈,鄧小平不會承認錯誤、削弱自己的權威。在外國客人面前他可以很放鬆,但在黨内他絕不會輕易 拿自己的權威冒險,而當他一旦使用自己的權威,就會表現得十分堅定捍衛黨的地位。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