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时代,1978—1989
-
取消集體制度實行農戶經營之後,要用幾年時間對供需作出調整,穩定全國有效的農作物生產銷售體系。在幾年 時間裏,農業專家每年都要起草處理這些問題的文件,如農業組織、農機、增加農業生產投入等等。這些文件每年1月 初作為中央政府1號文件公佈。在1982年的1號文件中,包產到戶和類似做法都被認為仍然屬於「社會主義」的性質, 意識形態之爭也隨之結束。實行包產到戶後,糧食生產持續快速增長。到1984年時糧食產量就超過了四億噸,而1977年時還只有三億噸。1981年以後,糧食供應的增長導致政府鼓勵農戶改種蔬菜水果和經濟作物。據官方估計,1977年到1984年的人均 糧食消費從195公斤增加到了250公斤,豬肉、牛肉和禽蛋的消費增長得更快。政府對1984年的大豐收完全沒有準備,結果是沒有足夠的倉庫收儲糧食,一些地方政府沒有足夠的資金收購打下的全部糧食,只好給農民打白條。在此之前,政府由於擔心城裏人的不滿,沒有把從1978年開始多支付農民的價格成本轉移給城市消費者。這種補貼給政府預算造成了緊張。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