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增订本)

《万历十五年》是一部改变中国人阅读方式的经典,是美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融会作者数十年人生经验与治学体会于一体,首次以“大历史观”分 …… [ 展开全部 ]
  • 作者:"[美] 黄仁宇"
  • 出版社:中华书局
  • 定价:18.00元
  • ISBN:7101054498
第四章 活着的祖宗
  • JOJOer
    2021-08-21 21:35:41 摘录
    万历所巡视的为自己预筑的陵墓动土于1584年的夏季。这项巨大的工程微妙地体现了把皇帝不当作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而把他当作一种机构的看法。万历皇帝缺乏坚强的意志和决心,但并不缺乏清醒和机灵的头脑,然而他竟欣然接受了这种精神上的活埋。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JOJOer
    2021-08-21 21:24:43 摘录
    多年之后,申时行辞职家居,追思往事,他既不埋怨皇上,也不指责自己。他在著作中只是提到了年轻人不知世务,轻举妄动,以致弄得事情不可收拾四。他回忆起在他担任首辅八年半的时间中,曾经有过一个绝好的机会襄助皇帝成为尧舜之君。此即1585年张居正一案落实之后、1586年初常尚未出生之前的几个月。然而这机缘却又这样地短暂,他稍一忽视就一去而不可再得。

    当时的万历皇帝真是精神焕发,励精图治;对申先生提出的要求也全力以赴,极为难得。

    在我们形式化的政府中,表面即是实质。皇帝既能热心参与各种典礼,就充分表示了他的诚意,足以策励臣工趋向勤俭笃实。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JOJOer
    2021-08-21 21:11:27 摘录
    这一次处理边境危机的经过,更清楚地阐释了我们帝国的特质,从此中看出:军事机构受文官控制不是没有理由的。
    边防需要作出全面计划和长久打算,动员的程度则既不可过低,也不可过高。一般说来,全国的情况有千差万别,不容许中枢凡事过问。
    因之皇帝的领导多少带有抽象性,应当集中全力鼓舞臣工,而不必在每时每事上加以处处干预。然则在紧要关头,皇帝左右全局、决定和战的领导力量,却又千万不能等闲视之。
    就在这燥热的1590年夏天,申时行因为有了万历皇帝的支持,终于避免了一场以国运为赌注的战争。
    这使他更进一步地体会到了本朝传统的优越性:让年轻的太子受傅于翰林学士,实在是高瞻远瞩。日后太子登极,翰林学士也被擢升,初为内阁中的副手,再遇机缘遂成首辅,这不仅保持了中枢人事的连续性,而且凭着老师和学生的亲切关系,可以使许多棘手的事情轻易而圆满地得到解决。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JOJOer
    2021-08-21 21:09:26 摘录
    如果和平的希望没有断绝就决心接受全面战争,这不能说是明智的办法。边境上发生这样的事件,确实暴露了本朝的弱点,增加了蒙古人的野心。但补救的办法不在于发动战争,而在于巩固内部的力量。如果边防军的空额都已补足,各边镇的仓库充实,以游牧民族耳目之灵通,他们是断乎不敢轻易挑衅的。如果边防的情况依然故我,而本朝与蒙古人贸然交兵,纵使在局部地区取得胜利,这联绵几千里的边防线,终归是要被对方冲破的。说到底,即使本朝的军队获捷一百次,也不能宣布占领了大沙漠;而对方取得一次决定性的胜利,则可以使本
    朝彻底垮台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梁天羽
    2017-10-08 16:18:31 摘录
    朱翊钧是否有军事天才?这一问题没有历史学家能够解答,我们所知道的,则是他即使有任何创造的能力,也因为他身着龙袍,贵为天子,而无法施展表现。而在阻止他发挥个性的群臣中,首席大学士申时行的力量虽不显著,却极为重要。

    申时行所始料未及的,就是万历皇帝比他申先生又更高一手,已经看透了这种斗争的真情实相,知道自己生气都属无效,莫若用“无为”的办法,对付所有的纠缠,因之消极也越来越彻底了。

    由于成宪的不可更改,一个年轻皇帝没有能把自己创造能力在政治生活中充分使用,他的个性也无从发挥,反而被半信半疑地引导进这乌有之乡,充当了活着的祖宗。

    他朱翊钩生前有九五之尊,死后被称为神宗显皇帝,而几百年之后他带给人们最强烈的印象,仍然是命运的残酷。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梁天羽
    2017-10-08 16:13:25 摘录
    生当末世而身居首辅,他的困难带有时性。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