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说

《白说》是央视资深新闻人白岩松继《幸福了吗》《痛并快乐着》之后的全新作品,一部言语中的心灵之路。通过近年来于各个场合与公众的深入交流,以平等自由的态度,分享其世界观和价值 …… [ 展开全部 ]
  • 作者:白岩松
  •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 定价:CNY 39.80
  • ISBN:7535481108
学会讲一个好故事
  • 六什么七
    2019-08-30 17:26:42 摘录
    用个体、具象的概念去化解宏大的命题。 新闻写作传播,就是一个写故事和讲故事的过程。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六什么七
    2019-08-30 17:19:46 摘录
    新闻传播与HR的关系。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六什么七
    2019-08-30 17:01:19 摘录
    柏拉图说:“谁会讲好故事谁就拥有世界。” 传播,归根到底,就是给别人讲好一个故事。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六什么七
    2019-08-30 16:59:31 摘录
    例证。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HeimdallrZ
    2019-08-16 23:26:51 摘录
    千百年来,全世界的文学实践、音乐实践,包括近代的新闻实践,都在证明同一个道理:所有的故事,最后都要回归到“人”的主题。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如花在野
    2019-06-09 17:33:26 摘录
    今天,我们才意识到让传媒人学会讲故事,有点儿晚了
    但如果到今天还不好学会讲故事,传媒就死了!
    这是一个移动互联的时代,人人一个屏幕,这屏幕只属于自己,即便在身边,也不会凑上去看别人的屏。近在咫尺,好内容想分享也只是转发。显然,个人在屏暮上看什么,是隐私,
    神圣不可侵犯。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你再也无法命令、要求,或组织别人收听收看你想传播的内容,传播的主动权已全面向受众倾斜,传播者更多地处于被选择的处境。这就要求你只能增加自己的魅力、吸引力与公信力,让别人自愿选择看你的东西。主动权已不在你手上,人家想看八卦还是八项规定,可是自己定。不明白这一点,你
    就公真正出局。
    可现实中、意识到这一点并真正改变的还远远不够,尤其是
    些主流煤体。新闻还育点儿傢散文,大话空话依然有,不尊重新律的操作与管理依然随处可見。再过一段时间,主流煤体如浸了主流影力并被边缘化,这主流煤体还谈得上主流吗?
    这时育人说,新煤体当中,假新闻太多。的确,新煤体当中是存在一些事实上的关真,可传统媒体时常存在的态度失真,
    又该怎么音?
    学会讲故事,不是什么新思维,不过是常识而已。但愿一
    切还来得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如花在野
    2019-06-09 17:29:33 摘录
    节奏:讲故事的技术核心
    假如规定一个命题,只给你一分钟时间,怎样才能把它说明白?两分钟,怎么去说?三分钟,又该怎么去说?或者给你一个故事,怎么才
    能在最短的时间里,用最恰当的语言把人抓住?
    这就涉及讲故事的技术核心一节奏。
    下一个不太准确的定义:节奏就是“合理布局“,如何将你所拥有
    的素材合理分配,让故事讲得更精彩。
    但是恕我直言,“节奏”这个东西,我没办法告诉你们究竟怎样是
    对的,怎样是好的。不同的时长、不同的故事,需要不同的节奏
    写文章不分段,一定没有节奏:;但是今天有很多文章,从头到尾是一句一句独立成段,节奏也不好。过去我们称宋词为“长短句”,长短句的节奏是好的。该舒缓的时候舒缓,该紧奏的时候紧奏。写文章如此
    做电视也是如此。
    所谓“合理布局”,就好比一位厨师出门采购食材,因为今现要请

    六个人吃饭,他的脑子里必须时时装着这六个人,才会买到与这六个相对应的好东西,把菜谱安排得恰到好处。这个过程中需要做加法也需
    要做减法
    做一个十分钟的节目,就要按照十分钟的体量做采访,如果过度开采,做成一百分钟节目的采访量了,后期就很难再做减法。可是一个二十分钟的节目,采回来的素材只能支撑五分钟,剩下的十五分钟怎么
    办?注水吗
    所以干我们这行的,永远要思考一个“奶粉和水”的问题:全是奶粉
    太浓;全是水,就是假冒伪劣。什么情况下最好喝?得调配合适的比例
    打个比方,我们《新闻1+1)的栏目时长是三十分钟,除去广告还剩二十五分钟。有时候,编导提交一个策划案,我一翻,面面俱到大哥,您这是两个小时的内容啊,怎么往二十五分钟里装?什么都想要,不可能。

    这个经验是从哪儿来的呢?以前刚当报纸编辑的时候,领导布置了
    个题目。我当时胸怀天下,放眼世界,上来就写了六千字,然后被领导删得只剩下一千多字。后来才知道,六千字是一个多整版的容量,而
    领导要求的只是一个比简讯稍长的东西。
    所以,作为报纸编辑,首先要记住的就是:一个整版有多少字?有了这个概念,约稿的时候、排版的时候,才知道大致能排几篇文章,怎
    么去做删节。
    做内容的人,只有对版面和节目时长的充分了解,才会有“节奏”上的把握。除了常规因素,还有很多非常规因素。比如,三分钟的节目,理论上能容纳九百字的内容。可是当你真的老老实实写出九百字,最后会发现时长超了,九百字要三分半钟才能播完。为什么?文字转换成语

    言的时候,还会无形中添加很多非文字因素。所以仔细算下来,三分钟的节目只能容纳大约八百字。现在随着推特、微博的普及,全世界新闻
    的平均字数是七百字,还有继续减少的趋势。
    有人说,你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这是长期训练的结果。很多事情
    都是需要训练的。
    有时候,节奏还拥有一种语言之外的力量。
    每所学校都强调学生要遵守课堂纪律,但我一直觉得课堂纪律好或者不好,从来不是取决于学生,而是取决于老师。第一,老师讲的内容
    抓不抓人?内容要抓人,课堂纪律相对就好,反之就不那么好;第二老师会不会讲?或许你仔细地、硬着头皮听他讲,他讲的东西挺有用的,
    都是“干货”,但是他不会讲,语言没魅力、没节奏,还是不抓人。
    有一种很常见的情形:两个学生在课堂上聊天,老师一生气,把手里的粉笔扔过去打人家,或者警告不许说话。其实完全不用。他们俩正

    里的粉笔扔过去打人家,或者警告不许说话。其实完全不用。他们俩正聊着,你只要突然不说话了,停顿十秒钟,端起杯子喝口水,再看他们一眼,就OK了,他们保证不会再说话。因为刚才,你讲课的声音掩护了他们聊天的声音,你一停,他们的声音被凸显出来了,这时候不用老
    师批评,他们自己就不好意思了。
    这就是语言节奏变化的作用。
    你看,说评书也好,说相声也好,凡是高手,节奏都把握得好。马三立的单口,用他的节奏把你绕进去:一个小纸包打开一层又一层,打
    开一层又一层,最后告诉你,“挠挠”,所有人都乐了。
    我有一个写了十几年的体育专栏,每周一期,每期八百字。为什么要写?第一,体育是我自己的爱好。第二,我在不断训练自己,把这
    八百字的文章做好。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如花在野
    2019-06-09 12:25:53 摘录
    逻辑:站在受众的角度思考
    要讲好新闻故事,第一个准则,就是站在受众的角度去思考,而不是反过来,站在自己的角度。但在我们的新闻队伍当中,恰好绝大多数
    的人都是后者。那怎么可能把故事讲得好听呢?
    我的幸运在于,原来在《东方之子》工作的时候,还没有手机、网络微信,也看不到什么流行的段子,都是别人给我讲一件事,我再转化成自己的语言讲给大家。从那时起就培育了一种潜意识,知道怎么讲故事
    别人才爱听。

    过去我们设计广播或电视的节目结构,都是假定受众从第一分钟开始听或看,一直到最后一分钟节目结束,由此完完整整地来考虑它的起
    承转合:怎么开头,怎么推进,怎么高潮,怎么收尾。
    但国外的传媒调查显示:听众和观众会在任何时间进入、任何时间离开。这就对我们过去那套“线性逻辑”产生了挑战—中途进入看不出眉目,立刻就换台了。所以现在,“平行逻辑”正在快速成长,要让任
    何时候进来的受众都可被抓住。
    我小时候,一放学就跑到电线杆子底下,听袁阔成、单田芳的评书
    听就是半小时,聚精会神。现在,你给我讲半小时故事试试?你能让
    多少人从头听到尾?更何况,还是连续一百天,每天半小时。很难。
    现在的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对故事的心态和审美不一样了。同样是半小时,过去你可以慢条斯理地讲一个长故事,现在却可能要把长故事分解成好几个完整的短故事,再组合在一起。比如《舌尖上的中国》,你

    任何时候打开电视,都能跟着它的故事走。
    受众的需求发生了变化,讲故事的人必须适应这种变化

    细节:直指人心的力量
    一个好故事,从内容层面上看,有了人和人性、悬念和逻辑,还有很重要的一项—细节。新闻人应该养成这样一种习惯:无论做什么样
    的选题,首先考虑人物,其次寻找细节。
    我们常说
    一篇文章写得“有血有肉”,细节就是文章的“血肉”好的细节,会在聆听者产生倦怠的时候,将他再次带入故事。被细节牵
    引着的人,聆听的状态都是不一样的。

    比如,大家平时一听到“主旋律”这三个字就头疼,话题太大!如
    果把大话题转化成故事、再引入一些细节呢?
    无锡有两大家族:荣氏和钱氏。荣氏家族出了荣毅仁这样的国家主席,钱氏家族出了钱穆这样的大学者。钱穆有个侄子,1931年考上了
    清华大学,语文、历史都是第一名
    双百。他的名字叫钱伟长
    钱伟长进了清华以后,陈寅恪希望他学历史,闻一多和朱自清希望他学文学。可是入学第二天,就爆发了“九一八”事变,钱伟长夜不能寐,觉得学历史、学文学都无法拯救民族命运。他左思右想,跟同学探讨交
    流,只有学造坦克、强大自己的实力,国家的前途才能慢慢变好。
    造坦克就得学物理。第二大钱伟长跟学校说,我要学物理!老师打开成绩单一看,乐了:中文和历史都是100分,物理5分,数学加化学共20分。考成这样,您敢学物理?要说那时清华也牛,这样的学生也
    敢招,现在算总分,连“三本”都进不了。
    因为钱伟长态度很坚决,学校跟他达成了一个协议:在物理系试读
    年。如果一年后,物理成绩能达到70分,就继续学,达不到就回中文系
    钱伟长答应了。他毕业的时候,成绩是物理系第一名。
    几乎所有人听完这个故事都热泪盈眶。这是不是主旋律?当然是!
    但这里没有标语、没有口号,只有人、只有故事、只有细节。
    再回过头来看我们的新闻报道,为什么一听“主旋律”就头疼,就偷懒?习惯了喊口号嘛!没有人,没有细节,你以为空喊两句口号就会
    有感召力吗?
    再举一个关于“细节”的例子。
    上世纪五十年代很有名的女指挥家郑小瑛,刚当母亲不久,就被送
    到莫斯科的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深造,一去几年回不来。
    终于熬到毕业,她成为全苏联第一个走上柴可夫斯基音乐厅指挥歌

    刚的女指挥家。演出那天,她把孩子的一张笑着的照片,夹在乐请的最后一页。演奏并始,一章一章、一节一节地往下行进,当最后一个音符结束,在全场长达几分钟的雷鸣般的掌声里,郑小顶一直热泪盈地看
    着乐谱最后一页,照片上的孩子也正笑着看她。
    请告诉我,这样的故事可以抓住人吗?当然能!然而有多少人会去挖
    掘这样的细节?没有这样的东西,你的故事怎么会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我们平常都在忙什么?轻易去站队,去互相攻击,你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了吗?生活中有无数这样的故事。我们想象一下,不管你弘扬什么还是批评什么,那些都是外在的要求。如果掌握了讲一个好故事的方式,
    还怕没有“制空权”吗?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如花在野
    2019-06-09 12:20:00 摘录
    悬念:与“当下”距离最近的问题
    在生活中我们发现,同样的笑话,有的人讲就特好笑,有的人讲就不好笑;同样的故事,有的人讲就特好听,有的人讲就不好听。为什么?
    你们有没有问过自己:讲好一个故事的核心是什么?
    对于新闻人,讲好一个故事的重要手段,就是寻找跟“今天”最有
    关联的话题。
    比如,《新闻1+1》定了这样一个选题:浙江义乌招聘五名高薪公务员,年薪最低的三十万,最高的六十万。我对编导强调“新闻性”和“讲
    故事”。故事一定要贯穿每一环节:从节目标题、片子开场,到主持人
    评论员的每一个问题,以及节目的结构,都要跟这个故事配套。
    第一稿,他们提交上来的标题很像政府工作报告,“义乌试水高薪聘请公务员”。太常规!我把它改成了“三十万年薪的公务员,怎么用?

    文案的第一个问题也很常规,节奏慢条斯理,询问义乌组织部部长
    “为什么要开展这样的活动”。
    我问编导:这条新闻是5月1日之前发生的,而我们做节目是5月
    日,这两个日期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编导显然没想过,只说“这几天持续关注”。
    我继续提醒他:5月1日公示结束,按道理讲,他们应该过了节就上班,不是5月4日,就是5月5日,那么他们今天上班没有?—这
    是第一个问题。
    编导回答:没上班。
    我说:所以啊,这就是今天的新闻!他们为什么没上班?
    其实这个问题在原文案中也提出来了,但是位置安排在第一个短片

    结束之后。我将它提到开场:“我们得到消息,五名高薪公务员在应该上班的日子却没上班,出什么意外了吗?压力太大?“然后马上连线采访组织部部长,把这个问题抛给他。那么对方会给予解释:“公示虽然结束了,但是还要呈报上级,另外我们双方的合同没签,还有一些细节待协商。”接着我会间:“有出问题的可能吗?会不会有人不签?”再进入第
    一个短片。
    看似很简单的一个调整,但是马上,“新闻”突显出来了。这就是一个“讲故事”的模式,而不是按着老套路去平铺直叙。掌握这种模式
    也是长期训练的结果。
    新闻人和受众之间的关系,很大程度上是由你的故事精彩与否决定的。你慢条斯理地去讲,观众没兴趣,可听可不听。再说你以为观众不能从其他渠道获知这条资讯吗?但当你找出“当下”最新的新闻性,马十就有了悬念一对啊,这几个哥们儿怎么没上班?这才是新闻人提供的价值。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如花在野
    2019-06-09 12:16:48 摘录
    当时我就觉得,这个新闻表达跟以前很不一样。我们都不太敢于去写这样“五个W残缺不全”的导语。但是后来持续研究下去,我才发现,国外的新闻报道在过去二三十年间,导语写作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早已不再强调完整的“五个W”,而是越来越强调这四件事:主人公
    故事、戏剧化、悬念。
    这对传统新闻人的冲击是很大的。我们一直信奉的“金科玉律”为
    什么被颠覆了?于是又进一步去研究案例背后的理念。
    几年以后,我在美国访问哥伦比亚大学的校友:“哥大的新闻专业教师是博士毕业的多,还是本科毕业的多?”对方明白我的意图,告诉
    我“本科开始更多”。
    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过去的新闻教育是“学院派”传承,本科毕业考研究生,研究生毕业考博士,博土留校当老师。所以高校教师很多都是博士。但是,国外的新闻院系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一种“本科教师”现象—一本科毕业之后去当记者、编辑,工作二三十年,年龄

    到了四五十岁,重新被请回新闻学院当老师。他们具有极其丰富的经验
    反过来改造新闻理论和新闻实践。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我们大学毕业时,还没有“新闻学士”这个学位,要么文学学士,要么法学学士。“新闻无学士”,因为它是一个动态的学科,始终在淘汰和更新。比如“五个W”,在报纸主导新闻的时代,曾经是根深蒂固的准则。随着广播、电视、互联网、电影、话剧等各种
    表现形式的兴起,新的“讲故事”模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新闻写作。
    人”和“人性”的故事
    那么归根溯源,这些渐次兴起的传媒形式,有什么共同点呢?
    新闻的核心是“人”。先有对“人”的关注,才有对新闻的关注。讲一千、道一万,人类所有文化产品的实质,都是在描写人和人性,从
    来没有偏离过。

    过几天我要参加《狼图腾》出版十周年的研讨会。这本书十年前的
    首发式我也在,因为我是内蒙人,书里写的也是在内蒙发生的故事。
    我就问自己,十年之后,怎么去看这本书?表面上写的是狼,其实是写狼吗?如果仅仅写狼,它能畅销十年吗?其实写狼,是在从另一个角度写人,归根到底还是讲述人性的故事。只不过,作者用狼性当镜子
    来照人,照中国人,照此时此刻的中国人。
    对于新闻,也是如此。我们要用个体的“人”,去化解宏大命题。
    比如交给你一个选题—727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过去的表现形式可能就是“大里来、大里去”,现在,一定会有更多的新闻人选择
    由一个个体、一个具象的概念切入报道。

    或许这个片子或者这篇报道,上来就是讲述一个人物,用电视画面或文字语言去描绘:“星期五这天,清晨4点多,胡宁(假定人名)就起
    床了。他拿出一套平常很少穿的衣服,准备去参加在工体举办的招聘会
    这已经是他进入大四之后参加的第十二场招聘会了
    接下去可能会有一个转折:“其实,这天要早起的不只是胡宁,与他命运相同的还有727万名大学毕业生,比去年‘史上最难就业季’的人数还多出30万。”一下子就将报道面横向拉开了。然后继续加入宏观
    的观察,但最后还是要回到胡宁身上,回到个体的故事里。
    国外的新闻报道几乎已成共识:通过具体人物,表达宏大事件。没
    有主人公就没有事件,就会让新闻可信度,尤其是吸引力降低。所以你首先要明白,新闻写作传播,就是一个写故事和讲故事的过程。不要在“故事”和“虚构”之间画等号——真实的事情,也需要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进行传播。我们在对外、对内的宣传当中,有相当多的失败就是
    因为不会讲故事。花了很多钱出了很多力,却没有好的效果。

    很多人问我,你去耶鲁演讲,怎么想到《我的故事以及背后的中国梦》这个主题?因为我很明白,跟老美打交道,以及跟所有人打交道
    最容易达成共识、引起共鸣的是什么?是人。
    空讲事儿是很难的。讲四十年中美关系,太累,人家也不爱听,听会儿就困了。而且讲某件事,人们都是可进可退,有距离感。但是把人”的元素放进故事里,就不一样了。只要选对了“人”,听者就会感
    同身受,就会以相同的情态沉浸在你的故事中。
    千百年来,全世界的文学实践、音乐实践,包括近代的新闻实践都在证明同一个道理:所有的故事,最后都要回归到“人”的主题。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流羽
    2017-03-31 21:54:56 摘录
    悬念:与“当下”距离最近的问题
    当你找出"当下"最新的新闻性,马上就有了悬念——对啊,这几个哥们儿怎么没上班?这才是新闻人提供的价值。

    逻辑:站在受众的角度思考。
    国外的传媒调查显示听众和观众会在任何时间进入、任何时间离开。这就对我们过去那套“线性逻辑”产生了挑战——中途进入看不出眉目,立刻就换台了。所以现在,“平行逻辑”正在快速成长、要让任何时候进来的受众都可被抓住。

    细节:直指人心的力量。
    我们常说,一篇文章写得“有血有肉”,细节就是文章的"血肉”。好的细节,会在聆听者产生倦怠的时候,将他再次带入故事。被细节牵引着的人,聆听的状态都是不一样的。

    节奏,讲故事的技术核心。
    下一个不太准确的定义节奏就是"合理布局”,如何将你所拥有素材合理分配,让故事讲得更精彩。
    涉及到自己的本职呢,果然还是干货会多一些。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