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谈大先生

本书收录作者近年来关于鲁迅的七次演讲文稿。虽不过数万言,却在浩瀚的鲁迅研究的边上,辟出新的境界。论者或称它“还原”了鲁迅,或称它“唤回”了鲁迅;而对于作者,这样的公开谈论 …… [ 展开全部 ]
  • 作者:陈丹青
  •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定价:36.00元
  • ISBN:7549500134
笑谈大先生
  • wango0i1xy
    2018-04-25 09:45:40 摘录
    然而我所谓的“好玩”是一种活泼而罕见的人格,我不知道用什么词语定义它,它绝不只是滑稽,好笑,可喜,它的内在的力量远远大于世人的想象,甚至是致命的力量——希特勒败给丘吉尔,只为希特勒不懂得“好玩”;蒋介石败给毛泽东,也只为蒋介石不懂得“好玩”。好玩的人懂得自嘲,懂得进退,他总是放松的,游戏的,豁达的;“好玩”,是人格乃至命运的庞大的余地、丰富的侧面、宽厚的背景;好玩的人一旦端正严肃一旦愤怒激烈,一旦发起威来,不懂得好玩的对手,可就遭殃了。
    陈丹青对“好玩”的定义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wango0i1xy
    2018-04-25 09:24:34 摘录
    总之,鲁迅的时代,英雄豪杰爱国志士,多了去了,只不过五十多年来,许多民国人被我们贬低了、歪曲了、抹掉了、遗忘了…在我们几代人接受的教育中,万恶的“旧社会”与“解放前”,除了伟大的共产党人,好像只有鲁迅一个人在那里左右开弓跟黑暗势力斗。鲁迅一再说,他只有一支笔,可是我们偏要给他背后插许多军旗,像个在舞台上凶巴巴唱独角戏的老武生…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乱书常被懒猫眠
    2018-04-23 08:43:34 摘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乱书常被懒猫眠
    2018-04-21 15:07:08 摘录
    是的,我时常钦佩后现代文本,我们已经没有思想家了,只好借借别人的思想。但以我的偏见,这些皱眉思索的“后现代”才子似乎还欠几分鲁迅似的“好玩”,亦且人世的阅历与洞见,及不过鲁迅—我们中国幸亏有过一个鲁迅,幸亏鲁迅好玩。为什么呢?因为鲁迅先生还有另一层迷人的底色,就是他一早便提醒我们的话。他说:他内心从来是绝望的、黑暗的、有毒的。
    他说的是实话。
    好玩,然而绝望,绝望,然而好玩,这是一对稀有的、高贵的不可或缺的品质。由于鲁迅其他深厚的品质——正直、刚烈、近于妇人之仁的同情心——他曾经一再欣然上当:上进化论的当、上革命的当、上年轻人的当、上左翼的当。许多聪明的、右翼的正人君子因此而攻击他、贬损他,可是鲁迅都能跳脱,都能随即看破而道破,因为他内心克制不住地敏感到黑暗与虚空,因为他克制不住地好玩。
    这就是鲁迅为什么远远高于他的五四同志们,为什么至今没有人能够企及他,掩盖他,超越他。
    然而鲁迅这种罕见的特质,说来并不见容于中国文化与中国人——在我们任意夸张而援引的那位鲁迅身上,偏偏被排除了“绝望”与“好玩”这两样特质——这特质,倒反是现代西方人能会意,如老牌左翼思想家葛兰西也说过“理智上的悲观主义”这样的话,曾经左倾的鲁迅听见了,或可引为同调吧。连我们眼中开心而浅薄的美国文化,也有纽约大导演伍迪·艾伦无遮无拦的话:“你这样的悲观绝望,这样的看破一切,你唯一的反应就是放声大笑。”这话说得对不对呢——其实,在鲁迅诅咒的古语中,早就有一个词专门形容这种因绝望而发出的笑,只是我们已经忘了、不用了,这个词,叫作“痛咥”。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乱书常被懒猫眠
    2018-04-21 14:56:34 摘录
    鲁迅下笔,实在是讲快感。他自己说他作文被“挤”出,并非“文思泉涌”,我只信一半,因这又是他藏在胡子底下的“戏话”几分认真,几分调笑,顺便刺刺煞有介事的文学家。他所谓“匕首之类,并不真要见血,不过刺着好玩,态度又常是温厚的。譬如《论“他妈的!”》,语气把握得好极了,我们读着,自然明白他是在批判国民性的某一端,可读到结尾,鲁迅忽而笔锋一转,这么写道:
    但偶尔也有例外的用法:或表惊异,或表感服。我曾在家乡看见乡农父子一同午饭,儿子指一碗菜向他父亲说:“这不坏,妈的你尝尝看!”那父亲回答道:“我不要吃。妈的你吃去罢!”则简直已经醇化为现在时的“我的亲爱的”的意思了。
    我猜老先生写到这里,得意极了。
    中国散文这样子到末尾一笔宕开,宕得这么恳切,又这么漂亮,真是还看鲁迅。大家不要小看这结尾:它不单是为文章的层次与收笔,我以为更深的意思是,老先生看事情晓得体贴,既犀利,又厚道,既是激烈的,又是清醒的,不会将自己的观点与态度推到极端,弄得像在发高烧。一个愤怒的人同时很睿智,一个批判者同时心里在发笑,他的愤怒,他的批判,便是漂亮的文学。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乱书常被懒猫眠
    2018-04-21 14:49:13 摘录
    这样子听下来,不但鲁迅好玩,而且民国时期的文人、社会、气氛,都蛮好玩,蛮开心,并不全是凶险,全是暗杀,并不成天价你死我活、我活你死。文人之间的“死掐”,有也是有的,譬如周作人的得意门生废名迷恋佛学,和熊十力交好,天天论道,有天两人高声辩论,忽然就不出声扭打到一处,结果是废名怒冲冲走掉,第二天,又走去和熊十力聊别的学问……我们今天的文人们,有为了学问而辩论到至于扭打起来的么?没有,都客气得很——总之不好玩。
    我们的历史记忆、历史教育——假如我们果然有历史教育的话——都是严重失实、缺乏质感的。历史的某一面被夸张变形,另一面却是给藏起来,总是不在场的。我们要还原鲁迅,先得尽可能还原历史的情境。我说“尽可能”,因为我们的“历史”常是哈哈镜,变了形的。我们要学会在“变形”中去找那可能准确的“形”。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乱书常被懒猫眠
    2018-04-21 14:46:57 摘录
    不熟不识的人,又怎样看待鲁迅呢?我的一位师尊认识某位当年与鲁迅打过笔仗的老先生,五十年代谈起他年轻时为文撩拨鲁迅,鲁迅回应几句,那老先生到晚年还得意洋洋说:“好哉,我就给鲁迅先生一枪刺下马来!……·”说罢,哈哈大笑。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乱书常被懒猫眠
    2018-04-21 14:42:15 摘录
    什么叫作“好玩”?“好玩”有什么好?“好玩”跟道德文章什么关系?为什么我要来强调鲁迅先生的“好玩”?
    以我私人的心得,所谓“好玩”一词能够超越意义、是非,超越各种大字眼,去除层层叠叠油垢般的价值判断与意识形态,直接感知那个人——当我从少年时代阅读鲁迅,我就不断不断发笑,成年后,我知道这发笑有无数秘密的理由,但说不出来,而且幸亏说不出来——这样一种阅读的快乐,在现代中国的作家中,读来读去,读来读去,只有鲁迅能够给予我,我确信,他这样一句一句写下去,明知道有人会发笑。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乱书常被懒猫眠
    2018-04-21 14:39:24 摘录
    他那篇《范爱农》,我不晓得读过多少遍,每次读,都会讨厌这个家伙,然后渐渐喜爱他,然后读到他死掉——尸体找到了,在河水中“直立着”——心里难过起来。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萧周
    2018-03-25 08:39:02 摘录
    好玩的人懂得自嘲,懂得进退,他总是放松的,游戏的,豁达的;“好玩”,是人格乃至命运的庞大的余地丰富的侧面、宽厚的背景;好玩的人一旦端正严肃,一旦愤怒激烈,一旦发起威来,不懂得好玩的对手,可就遭殃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萧周
    2018-03-25 08:28:47 摘录
    长期以来,我们不是总在猜测鲁迅先生要是活在今天会怎样么?阿弥陀佛,还是将鲁迅放回他诅咒的时代吧。在他的时代,他可以坐在藤椅上慢慢地抽烟,成天价寻思怎样做一个爱默生所谓的“坏公民”。据说,白色恐怖时期鲁迅曾经认真向革命者打听严刑拷打究竞怎样滋味,可见他预备吃苦头。最著名的例子,是他去杨杏佛追悼会出门不带钥匙,打算横竖死了算了。然而他到底从未挨过打,挨过整,没在班房里蹲过一天。我们老是渲染他怎样避难、逃亡,哪晓得那正是鲁迅的奢侈与风流……鲁迅属蛇,蛇最会逃,逃在租界里。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诸钰璋
    2017-12-29 23:46:09 摘录
    再借桑塔格对巴特的描述——所谓“修辞策略”、所谓“散文
    与反散文的实践”、所谓“写作变成了冲动与制约的记录”、所谓“思想的艺术变成一种公开的表演”、所谓“让散文公开宣称自己是小说”、所谓“短文的复合体”与“跨范畴的写作”,这些后现代写作特质不论能不能够,或有没有必要挪去比照鲁迅,在鲁迅晚期杂文
    中,它们早已无所不在。
    修辞策略。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诸钰璋
    2017-12-29 20:16:38 摘录
    “跌宕自喜”什么意思呢?也不好说,这句话我们早就遗忘了,我只能粗暴而庸俗地翻译成“好玩”。然而“跌宕自喜”也罢、“好玩”也罢,都属于点到为止的说法,领会者自去领会,不领会,或不愿领会的,便说了也白说。我今天要来强说鲁迅的“好玩”,先已经不好玩,怎么办呢?现在既是装成讲演的样子,只得继续做这吃力不讨好的事。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诸钰璋
    2017-12-28 14:22:03 摘录
    我记得七十年代《参考消息》报道联合国秘书长见周恩来,叹其风貌,说是在你面前,我们西方人还是野蛮人。这话不管是真心还是辞令,确是说出一种真实。西洋人因为西洋的强大,固然在模样上占了便宜,可是真要遇见优异的中国人,那种骨子里的儒雅凝炼,脱略虚空,那种被贝托鲁奇准确形容为“高贵的消极”的气质,实在是西方人所不及。这也好比中国画的墨色,可以将西洋的七彩给比下去;你将鲁迅先生的相貌去和西方文豪的模样摆在一起比比看,真是文气逼人,然而一点不嚣张。
    高贵的消极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