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非暴力沟通
作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好人,也许我们从来没有想过和“暴力”扯上关系。不过如果稍微留意一下现实生活中的谈话方式,并且用心体会各种谈话方式给我们的不同感受,我们一定会发现,有些话
……
[ 展开全部 ]
的确伤人!言语上的职责、嘲讽、否定、说教以及任意打断、拒不回应、随意出口的评价和结论给我们带来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甚至比肉体的伤害更加令人痛苦。这些无心或有意的语言暴力让人与人变得冷漠、隔阂、敌视
[ 收起 ]
作者:[美] 马歇尔·卢森堡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定价:29.00元
ISBN:7508051009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197 )
评价 (1 )
第六章 请求帮助
恋莲日记
2020-04-06 22:19:09 摘录
我们越是将他人的不顺从看作是对我们的排斥,我们所表达的愿望就越有可能被看作是命令。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戴惠强
2018-12-11 07:37:09 摘录
在这个阶段,我们乐于互助。我们帮助他人,是出于爱,而不是出于恐惧、内疚或惭愧。那是自由而快乐的行为。此时,我们意识到,虽然我们对自己的意愿、感受和行动负有完全的责任,但无法为他人负责。我们还发现,人与人相互依存,损人无法真正利己。非暴力沟通正是想帮助我们既表达自己,又关心他人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1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bxs
2018-05-26 20:45:06 摘录
我们提岀的请求越具体越好。
如果我们的意思含糊不清,别人就难以了解我们到底想要什么。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bxs
2018-05-26 20:41:48 摘录
首先,清楚地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如果我们请求他人不做什么,对方也许会感到困惑,不知道我们到底想要什么。而且,这样的请求还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深夜月光
2018-04-29 23:06:10 摘录
艾伦并没有去证明别人不会对卡特有看法(刚开始我认为艾伦可能会如此),而是选择持续选择关注卡特的需要。这正是非暴力沟通的魅力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深夜月光
2018-04-29 22:58:34 摘录
非暴力沟通的第四个要素,请求。 通过非暴力沟通满足双方的需要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深夜月光
2018-04-29 22:40:52 摘录
非暴力沟通的目的,如果谈话之前的目的不正确,那么可能导致坏的结果,甚至忘记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亲自尝试过)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有光
2018-01-29 19:49:46 摘录
一旦人们开始谈论需要,而不指责对方,他们就有可能找到办法来满足双方的需要。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静等花开树儿长大
2018-01-10 20:45:23 摘录
如果我们只是想改变别人,以使他们的行动符合我们的利,那非暴力沟通并不是适当的工具。非暴力沟通是用来帮助我们在诚实和听的基础上与人联系。使用非暴力沟通时,我们希望人们的改变和行动是出于对生命的爱。一旦人们相信我们看重彼此的感情,并能兼顾双的需要,那么么,他们也就会相信我们所表达的愿望是请求而非命令。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静等花开树儿长大
2018-01-10 20:44:13 摘录
如果我们只是想改变别人,以使他们的行动符合我们的利益,那么非暴力沟通并不是适当的工具。非暴力沟通是用来帮助我们在诚实和倾听的基础上与人联系。使用非暴力沟通时,我们希望人们的改变和行动是出于对生命的爱。一旦人们相信我们看重彼此的感情,并能兼顾双方的需要,那么,他们也就会相信我们所表达的愿望是请求而非命令。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静等花开树儿长大
2017-12-23 22:33:19 摘录
一旦人们认为不答应我们就会受到责罚,他们就会把我们的请求看作是命令。如果我们清楚地表达我们无意强人所难,人们一般会相信,我们提出的是请求而非命令。非暴力沟通的目的不是为了改变他人来迎合我们。相反,非暴力沟通重视每个人的需要,它的目的是帮助我们在诚实和倾听的基础上与人联系。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1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译序
前言
第一章 让爱融入生活
第二章 是什么蒙蔽了爱?
第三章 区分观察和评论
第四章 体会和表达感受
第五章 感受的根源
第六章 请求帮助
第七章 用全身心倾听
第八章 倾听的力量
第九章 爱自己
第十章 充分表达愤怒
第十一章 运用强制力避免伤害
第十二章 重获生活的热情
第十三章 表达感激
后记
附录:非暴力沟通模式
编后记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译序
前言
第一章 让爱融入生活
第二章 是什么蒙蔽了爱?
第三章 区分观察和评论
第四章 体会和表达感受
第五章 感受的根源
第六章 请求帮助
第七章 用全身心倾听
第八章 倾听的力量
第九章 爱自己
第十章 充分表达愤怒
第十一章 运用强制力避免伤害
第十二章 重获生活的热情
第十三章 表达感激
后记
附录:非暴力沟通模式
编后记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
编辑书摘
书摘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写点笔记吧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
这条书摘是属于哪一章节的?
译序
前言
第一章 让爱融入生活
第二章 是什么蒙蔽了爱?
第三章 区分观察和评论
第四章 体会和表达感受
第五章 感受的根源
第六章 请求帮助
第七章 用全身心倾听
第八章 倾听的力量
第九章 爱自己
第十章 充分表达愤怒
第十一章 运用强制力避免伤害
第十二章 重获生活的热情
第十三章 表达感激
后记
附录:非暴力沟通模式
编后记
*
页码
×
删除
您确定要删除吗?
如果我们的意思含糊不清,别人就难以了解我们到底想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