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使人们在大多数人都不会帮助的情境下实施帮助行为,也可以通过引出他们暂时性的积极承诺,从而使其得出自己乐于助人的结论,而更倾向于提供帮助。西奥菲和加纳( Delia cioffi& Randy garner,1998)发现,如果先给大学生发个号召献血的电子邮件,一周后把献血车开到校园中,那么收到电子邮件通知的学生只有5%的人对献血车做出了回应。研究者要求另一些学生接到献血通知时,“如果你认为你可能去献血的话”,便回复一个是”。结果,这些人中有29%的人作了回复,但实际去献血的只有8%。研究者要求第三组被试在接到献血通知时如果不打算献血就回复一个“不”。结果有71%的人没有回复,这相当于暗示着有可能献血。现在把你想像成第三组被试中的一员,你没有说不,也许是因为你毕竟觉得自已是个有同情心的人,所以没准你还会去献血呢。这样的想法可能使你在随后一周更容易被校园海报和传单的宣传所说服。事实正是这样,这组被试中有12%的人后来献了血,高于通常比率的两倍。
人们在什么时候最有可能去帮助呢?(1)观察到其他人的帮助行为之后;(2)时间不太紧的时候。个人因素,如心境也有影响。
与潜在的情境因素和心境因素不同,人格测验分数对助人性只有中度的预测力。但是,最新的证据表明,一部分人能够持久地比其他人更乐于帮助,并且人格特征和性别的效应可能取决于情境。宗教信仰能够预测长期的利他主义,如志愿者工作和慈善捐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