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这本书被美国700多所大学或学院的心理系所采用,是这一领域的主导教材,已经成为评价其他教材的标准。 这本书将基础研究与实践应用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以富有逻辑性 …… [ 展开全部 ]
  • 作者:[美] 戴维·迈尔斯
  •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 定价:68.00元
  • ISBN:711513880
第14章 社会心理学在临床领域中的应用
  • 流羽
    2017-06-19 08:13:04 摘录
    在华盛顿大学,伊丽莎白·洛夫特斯( Loftus,1974,1979)发现人们十分相信那些自称“亲眼目睹”的人,甚至当他们的证词没什么用时也是这样。研究者给学生们放映一段假设的抢劫一谋杀案件的录像,当仅有情境证据而没有目击者证词时,仅有18%的学生赞成定罪;另一部分被试接受同样的信息,除了还有一个人证外其他的要素均相同,现在,知道有个人作证说,“就是这个人!”结果有72%的学生赞成定罪。第三组被试听到,被告的律师驳斥了这个目击者的证词,因为该目击者的视力仅有20400,而且当时并没有戴眼镜。这种驳斥是否就降低了证词的效应呢?这个案例中,并没有下降多少:仍然有68%的被试赞成给被告定罪。
    可否视为标签化快速思维的影子?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流羽
    2017-06-19 08:08:44 摘录
    1.认识到持久的幸福并不来自“制造它”。人们适应变化的环境——甚至适应财富或残障。因此财富就像健康:没有它会使人痛苦,但是拥有它(或者任何我们渴望的环境)也并不一定保证幸福。

    2.控制你的时间。幸福的人感觉到他们能控制自己的生命,这通常得益于他们对时间的掌控—设立目标,将它们分解为每天的小目标。我们经常高估一天中我们能完成多少任务(带来的结果是感到挫败),但是我们通常低估在一年内我们能完成的工作量。

    3.表现出幸福。我们至少可以使自己假装一个暂时的心情。做出一个微笑的表情,人们感觉会好一些;体验这些情绪就可以引发这样的情绪。

    4.寻找合适的工作和休闲方式,使得你的技能得以发挥。幸福的人通常处于一个叫“全神贯注(fow)”的圈里—专心于一个挑战自我而不会压倒他们的任务。

    5.参加运动。大量的研究揭示,有氧运动不仅促进了健康和精力,也是消除轻度抑郁和焦虑的一剂良药。

    6.保证足够的睡眠。幸福的人们过着一种积极的、精力旺盛的生活,同时也预留了时间来补充睡眠和恢复独处的宁静。

    7.优先考虑亲密的人际关系。与那些非常关心你的人建立的亲密友谊,能够帮助你度过困难的时期。倾诉对于心理和身体都是很好的。要决心去精心培育你最为亲密的关系:不要认为他们对你好是理所当然,要像对其他人那样对他们显示出你的友善,肯定你的伴侣,一起玩耍起分享。如果要找回你的爱情,就要用这种深情表现的方法来达到。

    8.关注自我之外的事物。向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幸福能促进人们的助人行为(那些感觉很好的人会做好事)。但是,做好事同样也使人感觉很好。

    9.记录感恩日记。

    10.照顾你的精神自我。对于许多人,信念提供了一个支持性的群体,一个超出自我关注的理由,一种生活目的和希望的意识。许多研究都发现,虔诚的宗教信奉者报告自己更加快乐,而且他们能更好地应对危机。
    关于幸福的十个基本思考。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流羽
    2017-06-19 07:45:40 摘录
    研究者坦南和阿弗莱克( Howard tennen& Glenn affeck,1987)从他们自己的研究中得出一致的结论,认为积极的、充满希望的归因风格通常是一剂良药。从著名的安慰剂效应( placebo effect)(即相信自己正在接受有效的治疗)的疗效中,我们可以看到积极信念的强大疗效。(如果你认为一种治疗将会起作用,那么它就会有效,也许它实际上没有任何用处。)但他们同时也提醒,每一线光芒前总有乌云掩盖。乐观主义者可能把自己看成是无懈可击的,因此不会有明智的警惕。[那些吸危险的高焦油含量的香烟的人,乐观地低估了其中的危险性( Segerstrom& others,1993)]。而且当事情彻底变坏时——当乐观主义者遭遇一种毁灭性的疾病灾难便无可避免。乐观对健康的确是有益的。但是请记住:即使是乐观主义者,死亡率也是100%。
    23333说得好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流羽
    2017-06-19 07:40:29 摘录
    一些研究让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女性每天记心情日记( Hardie,1997;见图14-5)。尽管许多女性回忆她们上个月经周期之前情绪不佳,但是她们每天的自我报告却表明,月经周期几乎没有带来什么情绪波动。而且,那些认为自己患有PMS的女性与那些没有的相比,在情绪波动上没有差别。在一个研究中,那些报告有严重的月经前症状的女性在她们整个月经周期的每日报告中与其他女性相比只有很小的差别( Gallant& others,1992)。与一些雇用者的推测相反,女性的身体和心理技能并不随她们的月经周期发生显著的变化。霍林沃斯( Leta hollingworth)在她1914年的博士论文中发现了这一点(用妇女们的每日报告而不是回忆)。在这之后,其他许多研究者也证实了她的发现( Rosenberg,1984; Sommer,1992)。
    更多是保护性的解释……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流羽
    2017-06-19 07:32:25 摘录
    赫特和他的同事(Hirt& others,1992)在对印第安纳大学篮球迷的研究中证明,即使只是由于球队失利造成的短暂的恶劣情绪,也可以使思维变得消极。在球迷看到自己球队输球而郁郁不乐或取胜而得意洋洋后,研究者让他们预测球队未来的表现以及他们自己的表现。在一次的失利之后,人们不仅对球队的未来持消极的预期,他们对自己在投标枪、字谜游戏和约会方面的表现也都持更消极的预期。当事情没有按照我们预期的方式进行时,我们好像就会认为,它永远也不会按照我们的意愿进行了。

    抑郁的心境也会影响行为。一个退缩、阴郁和哀怨的人不能给别人带来欢乐和温暖。斯特拉克和科因( Strack& Coyne,1983)发现,抑郁者现实地认为,别人并不欣赏自己的行为。他们悲观和恶劣的心境引起了社会拒斥( carver& others,1994)。抑郁的行为还会引起别人相应的抑郁。有抑郁的室友的大学生倾向于表现出一定的抑郁症状( Burchill& Stiles,198 3 8 joiner , 1 9 9 4 ;sanislow & others,1989)。在约会的情侣中,抑郁也经常是会传染的(Katz& others,1999)。
    其实生活里面什么都有……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流羽
    2017-06-17 10:51:55 摘录
    普通人往往夸大自己的能力和受欢迎程度。抑郁的人却不这样。普通人常会在回忆过去的时候加上玫瑰色的光环。抑郁的人(除了严重抑郁的)在回忆成功和失败的经历时则更客观。普通人大多对自己持正性的评价。抑郁的人会既描述自己正性的品质又描述负性的品质。普通人一般把成功归功于自己的能力,而推卸失败的责任。抑郁的人则无论成功和失败,都认为是自己的责任。普通人夸大他们对于周围发生的事情的控制能力。抑郁的人就不太容易受到这种控制的错觉的影响。普通人不现实地相信,未来会赐予很多美好的东西,而糟糕的事情会很少。抑郁的人对未来有更现实的认识。事实上,几乎在普通人表现出过分的利己、控制的错觉和对未来的不现实预期的每一点上,抑郁的人都没有表现出这样的偏见。“悲观而明智”确实很适用于抑郁的人。
    抑郁现实主义……也不错的样子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流羽
    2017-06-17 10:36:47 摘录
    我很想知道,为什么人们能把最差的情形解释为好事,于是从此我开始从事关于“正性错觉”的研究。通过研究,我们很快发现,未必在经历创伤事件后才表现出正性错觉。大多数人,包括大部分的大学生,都认为他们自己要好于一般人,认为自己对周围环境的控制程度高于真实水平,认为自己未来的生活比实际可能的更好。这种错觉并非一种不适应环境的信号,而是恰恰相反。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正是建立在这种能把事情看得比实际好一些,并能在最为黯淡的情形里看到光明的能力之上。
    人生需要这种乐观的欺骗……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流羽
    2017-06-17 10:31:19 摘录
    为什么我们会认为花半小时面试,能比综合所有诸如GPA、GRE成绩和推荐信的评价之类的因素更好地选出合适的人?我认为最合理的解释,就是人们高估了自己的认知能力。而这的确是我们自负的想法。比如,试想一下,GPA是怎么得到的。因为绝大多数大学毕业生申请读研时的GPA都是三年半大学成绩的总结,它是至少28门课,如果是采用普遍的四学期制的学校则达到50门课成绩的总结……而面试者只用半小时看档案或面谈,他们认为自己对候选人的评价能比三年半来20~40位教授的评价更准确…最后,如果我们一定要忽略GPA,那么惟一可能的理由就是这个候选人特别优秀,即使他的成绩没有显示出这一点。有什么证据,能比精心设计的能力倾向测验更能证明一个人的聪明程度呢?尽管教育考试中心( 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存在很多缺陷,但我们真的认为自己的判断能比ETS的测验更好地衡量一个人的能力吗?
    很多时候我们对自己的认知也是……过高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流羽
    2017-06-17 10:17:13 摘录
    罗森汉( Rosenhan,1973)和他的7位同事提供了个令人震惊的例子,来验证事后解释的潜在错误。为了测试心理健康工作者的临床洞察力,他们每个人各自到一家精神病院的入院部,并抱怨说自己“听见说话声”。除了名字和职业是假的,他们如实报告了他们的生活史和情感状,并且没有表现任何进一步的症状。结果他们大多被乡断为糖神分裂症并在医院住了两到三周。接着医院的治疗师从这些假病人的生活事件和在院表现中找到了“确从”和“解释”诊断结果的证据。罗森汉讲述了一个假病人的经历:这个病人告诉医生他幼年时与母亲关系很好但是和父亲很疏远。而在青春期和后来的日子里,他和父亲变成了好别友,和母亲的关系却变得疏远了。他现在和妻子的关系非常亲密和融给,除了偶尔会有互相生气的时候,两个人很少有矛盾。他也很少打孩子。

    假病人的医生,“知道”他患有精神分裂症,便这样解释该病人的问题:


    这个39岁的白人男性…从童年开始就对亲密
    关系表现出福当矛盾的态度,并一直待续到现在。他与母亲的融治关系到青春期就结束了。而他和父亲原来疏远的关系后来被他自己描述为非常亲密。他的感情缺乏稳定性。他努力想控制自己对孩子和妻子的情绪,但是这种努力被不时发生的争吵和打孩子的情况所破坏。他也提到他有几个好朋友,但可以感觉到在这些关系中他也是很矛盾的。
    事后聪明之见,许多事情我们是改变不了的……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