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强权与富足
《强权与富足》的主旨就是要诠释过去一千年来世界各区域的贸易模式及其演进、全球范围的长期经济和政治发展趋势,以及这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强权与富足》有三个显著的特点:一是突
……
[ 展开全部 ]
破以民族国家作为分析单位的传统方法,以世界七大区域为单元,概述它们在过去1000年间的政治经济状况、域际贸易流动及各区域内的大国兴衰。二是突出军事力量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无论是在零和博弈的重商主义时代,还是工业革命后的帝国主义时代,军事强权和国家富足都互为补充、共同促进。三是强调地缘政治既是国际贸易的重要动因,也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结果。
[ 收起 ]
作者:[美] 罗纳德·芬德利,[美] 凯文·奥罗克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定价:69.00元
ISBN:7508625196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21 )
评价 (1 )
第二章 第一个千年之交的世界经济
Serena-hsx
2019-02-12 12:28:33 摘录
巴托尔德提供了份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清单,上面包括了由萨曼帝国各类城市出口或再出口的初级商品和制造品,其中就有撒马尔罕的纸张,到10世纪末期,这些纸张在伊斯兰世界里,完全取代了羊皮纸。当时,与草原游牧者之间的贸易也很活跃,当地纺织品是换取游牧者动物及动物制品的重要手段。不过,商人需要交纳一些特别的关税,每一骆驼承载的货物需要交2德赫默。这关税并不过分,因为当时即使技能不熟练的工人,一个月好歹也能挣15德赫默。
10世纪地理学家伊本·豪盖勒曾有一个说明,可以给今人提供一个观察当时非洲贸易的窗口。他写道,他在奥达戈斯特看见了一张“萨克”(sak),利伯尔(Lihe,1968,第23页)将之翻译为“即期汇票”( sight-draft),上面写着惊天数字“42000第纳尔”,这一数字比他在伊斯兰世界其他任何地方所见文档中的可比数字都要大得多①。根据阿拉伯作家的记载,我们不必惊讶于当时黄金贸易竟会有如此丰厚的利润,因为黄金在产地非常便宜,甚至达到同等重量盐可以换取同等重量黄金的地步。这可能多少有些夸张;不过,我们还是可以确信,当时的交换比率一定非常有利于那些准备启程赶往非洲南方的商人们。
然而,这些高额利润并非免税。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加纳、马里和桑海帝国都对这些贸易征税;这与沙漠部落的做法毫无二致,如控制穿越撒哈拉贸易路线的图阿雷格部落。同样,法蒂玛王朝将黄金出口到西班牙、西西里和意大利半岛的基督教城市时,也照样会征税;当然,他们会把有些黄金用于铸造第纳尔。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Serena-hsx
2019-02-11 12:41:45 摘录
至于海上路线,则存在两个主要问题。第一个是技术问题,与季风有关。该季风夏天为西南风向,这有利于由阿拉伯或东非去往印度的航行;冬天则
改为东北风向,这有利于由印度返回阿拉伯或东非。这些季风也有助于驶向更远东方的季节性航行。除上述这段航线之外,该海上贸易路线的第二段和第三段航程则分别是“由印度至马来半岛”和“由马来半岛或印度尼西亚群岛至中国或日本”(同上,第97页)。这种季节性鼓励商人进行分段的海上航行,每一群体专门从事其中一段航程;不过,正如我们已经注意到的那样,有些贸易商还是会进行由阿拉伯至中国的整个航程。
海上路线的第二个问题则与政治有关。我们在地图上可以观察到,如果货物要在中国和欧洲之间流动,商人就必须顺利通过两个关隘:一个是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群岛,另一个则是阿拉伯半岛。一望即知,谁控制了任一关隘,谁就可以坐收丰厚的垄断租金;因此,这两个地区出现了一系列这样的政权,他们仰赖军事力量来征收丰厚的贸易税。当陆路贸易良好时,他们的贸易税就会下降;而当陆路贸易因政治动乱阻断时,他们的贸易税就会上升。西欧地处边缘,而且还处在伊斯兰世界环绕之中,这意味着它特别容易受上述垄断行为的影响。站在欧洲的角度来看,南北走向的非洲正好放错了位置,因为欧洲要想找到绕过阿拉伯瓶颈的路线,就必须先绕过广袤的非洲,而这只有当欧洲航海技术达到相当发达的水平时方才可能。
海路贸易的特点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第一章 导论
西欧
东欧
北非和西南亚:伊斯兰世界
中亚(或内陆亚洲)
南亚
东南亚
东亚(中国、朝鲜半岛和日本)
第二章 第一个千年之交的世界经济
伊斯兰世界的黄金时代
中国:宋朝的经济奇迹
印度洋与东南亚贸易
皮雷纳命题
东欧:北欧海盗纽带
西欧经济
第三章 1000~1500年的世界贸易
地中海和黑海的贸易与战争,1000~1350年
印度洋和南中国海,1000~1350年
“蒙古强权下的世界和平”与陆上贸易,1000~1350年
黑死病前夕的欧亚大陆
黑死病
西欧和东欧之间的贸易,1350~1500年
1350~1500年的陆上贸易:“蒙古强权下的世界和平”的后续影响
俄罗斯的兴起
中东、地中海和国际贸易,1350~1500年
东南亚和中国,1350~1500年
对15世纪后期地中海香料贸易的定量分析
第四章 1500~1650年的世界贸易
葡萄牙、大西洋和印度洋
西班牙、葡萄牙和新大陆
太平洋和东亚
荷兰崛起为世界贸易的霸主
俄罗斯、瑞典和波罗的海,1500~1650年
商业时代的东南亚
好望角路线、威尼斯和中东
白银、丝绸和香料
第五章 1650~1780年的世界贸易
大英帝国的崛起:贸易、掠夺与殖民
重商主义、贸易竞争与英荷战争
英国、法国与荷兰共和国
英国与法国:贸易扩张与第二次百年战争
印度:莫卧儿帝国的瓦解与殖民统治的建立
东南亚与商业时代的终结
大清帝国
中国的海外贸易
中国与俄罗斯的陆上贸易
结论
第六章 贸易与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时期的贸易
贸易、海外扩张和工业革命
为什么是英国?为什么是欧洲而不是亚洲?
结论
第七章 1780~1914年的世界贸易:大分工
战争与革命
大革命战争和拿破仑战争:短期影响
大革命战争和拿破仑战争:长期影响
工业革命和运输技术
大宗商品及赫克歇尔一俄林效应
19世纪的帝国主义
19世纪的贸易政策
商品市场一体化,1815~1914年
互补的要素流动和大边疆
贸易与全球劳动分工
贸易、热带边疆地区和大分化
贸易条件
结论
第八章 1914~1939年的世界贸易:反全球化
第一次世界大战
战争的后果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时期的商业政策
运输成本
世界贸易量
价格趋同和趋异
大萧条、世界贸易崩溃和发展中国家
奥斯曼帝国的覆亡
结论
第九章 重启全球化:历史视野下的20世纪后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
地缘政治后果:共产主义、冷战和反殖民化
大西洋经济的逐步复兴,1950~1970年
政策分化:1945~1980年
重启全球化:1980~2000年
国际运输费用
开放的趋势:数量和价格
解析大分工
20世纪后期的开放和一体化
结论
第十章 21世纪初的经济全球化
全球化的未来:经济挑战
全球化的未来:政治挑战
编后记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第一章 导论
西欧
东欧
北非和西南亚:伊斯兰世界
中亚(或内陆亚洲)
南亚
东南亚
东亚(中国、朝鲜半岛和日本)
第二章 第一个千年之交的世界经济
伊斯兰世界的黄金时代
中国:宋朝的经济奇迹
印度洋与东南亚贸易
皮雷纳命题
东欧:北欧海盗纽带
西欧经济
第三章 1000~1500年的世界贸易
地中海和黑海的贸易与战争,1000~1350年
印度洋和南中国海,1000~1350年
“蒙古强权下的世界和平”与陆上贸易,1000~1350年
黑死病前夕的欧亚大陆
黑死病
西欧和东欧之间的贸易,1350~1500年
1350~1500年的陆上贸易:“蒙古强权下的世界和平”的后续影响
俄罗斯的兴起
中东、地中海和国际贸易,1350~1500年
东南亚和中国,1350~1500年
对15世纪后期地中海香料贸易的定量分析
第四章 1500~1650年的世界贸易
葡萄牙、大西洋和印度洋
西班牙、葡萄牙和新大陆
太平洋和东亚
荷兰崛起为世界贸易的霸主
俄罗斯、瑞典和波罗的海,1500~1650年
商业时代的东南亚
好望角路线、威尼斯和中东
白银、丝绸和香料
第五章 1650~1780年的世界贸易
大英帝国的崛起:贸易、掠夺与殖民
重商主义、贸易竞争与英荷战争
英国、法国与荷兰共和国
英国与法国:贸易扩张与第二次百年战争
印度:莫卧儿帝国的瓦解与殖民统治的建立
东南亚与商业时代的终结
大清帝国
中国的海外贸易
中国与俄罗斯的陆上贸易
结论
第六章 贸易与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时期的贸易
贸易、海外扩张和工业革命
为什么是英国?为什么是欧洲而不是亚洲?
结论
第七章 1780~1914年的世界贸易:大分工
战争与革命
大革命战争和拿破仑战争:短期影响
大革命战争和拿破仑战争:长期影响
工业革命和运输技术
大宗商品及赫克歇尔一俄林效应
19世纪的帝国主义
19世纪的贸易政策
商品市场一体化,1815~1914年
互补的要素流动和大边疆
贸易与全球劳动分工
贸易、热带边疆地区和大分化
贸易条件
结论
第八章 1914~1939年的世界贸易:反全球化
第一次世界大战
战争的后果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时期的商业政策
运输成本
世界贸易量
价格趋同和趋异
大萧条、世界贸易崩溃和发展中国家
奥斯曼帝国的覆亡
结论
第九章 重启全球化:历史视野下的20世纪后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
地缘政治后果:共产主义、冷战和反殖民化
大西洋经济的逐步复兴,1950~1970年
政策分化:1945~1980年
重启全球化:1980~2000年
国际运输费用
开放的趋势:数量和价格
解析大分工
20世纪后期的开放和一体化
结论
第十章 21世纪初的经济全球化
全球化的未来:经济挑战
全球化的未来:政治挑战
编后记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
编辑书摘
书摘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写点笔记吧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
这条书摘是属于哪一章节的?
第一章 导论
西欧
东欧
北非和西南亚:伊斯兰世界
中亚(或内陆亚洲)
南亚
东南亚
东亚(中国、朝鲜半岛和日本)
第二章 第一个千年之交的世界经济
伊斯兰世界的黄金时代
中国:宋朝的经济奇迹
印度洋与东南亚贸易
皮雷纳命题
东欧:北欧海盗纽带
西欧经济
第三章 1000~1500年的世界贸易
地中海和黑海的贸易与战争,1000~1350年
印度洋和南中国海,1000~1350年
“蒙古强权下的世界和平”与陆上贸易,1000~1350年
黑死病前夕的欧亚大陆
黑死病
西欧和东欧之间的贸易,1350~1500年
1350~1500年的陆上贸易:“蒙古强权下的世界和平”的后续影响
俄罗斯的兴起
中东、地中海和国际贸易,1350~1500年
东南亚和中国,1350~1500年
对15世纪后期地中海香料贸易的定量分析
第四章 1500~1650年的世界贸易
葡萄牙、大西洋和印度洋
西班牙、葡萄牙和新大陆
太平洋和东亚
荷兰崛起为世界贸易的霸主
俄罗斯、瑞典和波罗的海,1500~1650年
商业时代的东南亚
好望角路线、威尼斯和中东
白银、丝绸和香料
第五章 1650~1780年的世界贸易
大英帝国的崛起:贸易、掠夺与殖民
重商主义、贸易竞争与英荷战争
英国、法国与荷兰共和国
英国与法国:贸易扩张与第二次百年战争
印度:莫卧儿帝国的瓦解与殖民统治的建立
东南亚与商业时代的终结
大清帝国
中国的海外贸易
中国与俄罗斯的陆上贸易
结论
第六章 贸易与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时期的贸易
贸易、海外扩张和工业革命
为什么是英国?为什么是欧洲而不是亚洲?
结论
第七章 1780~1914年的世界贸易:大分工
战争与革命
大革命战争和拿破仑战争:短期影响
大革命战争和拿破仑战争:长期影响
工业革命和运输技术
大宗商品及赫克歇尔一俄林效应
19世纪的帝国主义
19世纪的贸易政策
商品市场一体化,1815~1914年
互补的要素流动和大边疆
贸易与全球劳动分工
贸易、热带边疆地区和大分化
贸易条件
结论
第八章 1914~1939年的世界贸易:反全球化
第一次世界大战
战争的后果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时期的商业政策
运输成本
世界贸易量
价格趋同和趋异
大萧条、世界贸易崩溃和发展中国家
奥斯曼帝国的覆亡
结论
第九章 重启全球化:历史视野下的20世纪后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
地缘政治后果:共产主义、冷战和反殖民化
大西洋经济的逐步复兴,1950~1970年
政策分化:1945~1980年
重启全球化:1980~2000年
国际运输费用
开放的趋势:数量和价格
解析大分工
20世纪后期的开放和一体化
结论
第十章 21世纪初的经济全球化
全球化的未来:经济挑战
全球化的未来:政治挑战
编后记
*
页码
×
删除
您确定要删除吗?
10世纪地理学家伊本·豪盖勒曾有一个说明,可以给今人提供一个观察当时非洲贸易的窗口。他写道,他在奥达戈斯特看见了一张“萨克”(sak),利伯尔(Lihe,1968,第23页)将之翻译为“即期汇票”( sight-draft),上面写着惊天数字“42000第纳尔”,这一数字比他在伊斯兰世界其他任何地方所见文档中的可比数字都要大得多①。根据阿拉伯作家的记载,我们不必惊讶于当时黄金贸易竟会有如此丰厚的利润,因为黄金在产地非常便宜,甚至达到同等重量盐可以换取同等重量黄金的地步。这可能多少有些夸张;不过,我们还是可以确信,当时的交换比率一定非常有利于那些准备启程赶往非洲南方的商人们。
然而,这些高额利润并非免税。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加纳、马里和桑海帝国都对这些贸易征税;这与沙漠部落的做法毫无二致,如控制穿越撒哈拉贸易路线的图阿雷格部落。同样,法蒂玛王朝将黄金出口到西班牙、西西里和意大利半岛的基督教城市时,也照样会征税;当然,他们会把有些黄金用于铸造第纳尔。
改为东北风向,这有利于由印度返回阿拉伯或东非。这些季风也有助于驶向更远东方的季节性航行。除上述这段航线之外,该海上贸易路线的第二段和第三段航程则分别是“由印度至马来半岛”和“由马来半岛或印度尼西亚群岛至中国或日本”(同上,第97页)。这种季节性鼓励商人进行分段的海上航行,每一群体专门从事其中一段航程;不过,正如我们已经注意到的那样,有些贸易商还是会进行由阿拉伯至中国的整个航程。
海上路线的第二个问题则与政治有关。我们在地图上可以观察到,如果货物要在中国和欧洲之间流动,商人就必须顺利通过两个关隘:一个是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群岛,另一个则是阿拉伯半岛。一望即知,谁控制了任一关隘,谁就可以坐收丰厚的垄断租金;因此,这两个地区出现了一系列这样的政权,他们仰赖军事力量来征收丰厚的贸易税。当陆路贸易良好时,他们的贸易税就会下降;而当陆路贸易因政治动乱阻断时,他们的贸易税就会上升。西欧地处边缘,而且还处在伊斯兰世界环绕之中,这意味着它特别容易受上述垄断行为的影响。站在欧洲的角度来看,南北走向的非洲正好放错了位置,因为欧洲要想找到绕过阿拉伯瓶颈的路线,就必须先绕过广袤的非洲,而这只有当欧洲航海技术达到相当发达的水平时方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