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这本薄薄的小册子,不仅奠定了蒋廷黻在近代史领域中的学术地位,而且因其折射出他那一代受过高等教育和西潮影响的学人,在思考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社会进步时的普遍心 …… [ 展开全部 ]
  • 作者:蒋廷黻
  •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 定价:8.80
  • ISBN:7532526615
第三节 顽固势力总动员
  • lingdodoo
    2017-05-31 07:56:02 摘录
    变为中、日、英三国的集团来对付俄国。俄国看见国际情形不利于他,乃与中国订约,分三期撤退俄国在东三省的军队。条约虽签字了,俄国以后又中途变计,日本乃出来与俄国交涉。光绪二十年(一千九百零四年)两国交涉失败,就在我们的国土上打起仗来了。那一次的日、俄战争,倘若是俄国全胜了,不但我们的东三省,连高丽都要变为俄国的势力范围;倘若口本彻底的打胜了俄国,那高丽和东北就要变为日本的范围,中国左右是得不了便宜的。幸而事实上日本只局部的打胜了,结果两国讲和的条约仍承认中国在东北的主权,不过划北满为俄国铁路及其他经济势力的范围,南满包括大连、旅顺在内,为日本的范围。这样,日、俄形成对峙之势,中国得收些渔人之利。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lingdodoo
    2017-05-22 17:11:33 摘录
    这种条款够严重了,但我们所受的损失最大的还不是《辛丑条约》的各款,此外还有东三省的问题,庚子年俄国趁拳乱派兵占领全东北三省,《辛丑条约》订了以后,俄国不肯退出,反向我要求各种特殊权利。假使中国接受了俄国的要求,东北三省在那个时候就要名存实亡了。张之洞、袁世凯竭力反对接受俄国的条款,日本、英国、美国从旁赞助他们。李鸿章主张接受俄国的要求,但是幸而他在辛丑的冬天死了,不然东北三省就要在他手里送给俄国了。日本、英国看见形势不好,于壬寅(光绪二十八年)年初,缔结同盟条约来对付俄国。美国虽未加入,但表示好感。中国当时的舆论亦赞助同盟。
    泱泱大国,国家命运却决定在别人手里。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lingdodoo
    2017-05-22 17:08:40 摘录
    拳匪之乱的结束是《辛丑条约》,除惩办祸首及道歉外,《辛丑条约》有二个严重的条款:第一,赔款四万万五千万两,分三十九年还清,在未还清以前,按每年四厘加利,总计实九万万八千余万两。俄国的部分最多(那时中、俄尚是联盟国),占29%;德国次之,占20%;法国占16%弱,英国占11%强,日本与美国各占7%强。第二,各国得自北京到山海关沿铁路线驻兵。近来日本增兵平、津,就藉口《辛丑条约》。第三,划定并扩大北京的使馆区,且由各国留兵北京以保御使馆。
    就奇怪了,那些义和拳的成员也真的认定自己是神仙?如此自不量力。难道如今的“大师”闫芳之流,是当年那些疯子的继承者?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lingdodoo
    2017-05-22 17:06:41 摘录
    经过四次的御前会议,西太后乃于五月二十五日向各国同时宣战。到七月二十日,董福祥的军队连同几万拳匪,拿着他们的引魂幡、混天大旗、雷火扇、阴阳瓶、九连环、如意钩、火牌、飞剑及其他法宝,仅杀了一个德国公使,连东交民巷的公使馆都攻不破。同时八国联军由大沽口进攻,占天津,慢慢的逼近北平。于是西太后同光绪帝逃到西安。李鸿章又出来收拾时局。
    向各国同时宣战......这脑残的国家决策,不能不说确实是一个彻底脱离群众的大国独裁者的悲哀。那时的清朝民众对清朝政府的支持率,估计已经接近零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lingdodoo
    2017-05-22 17:03:28 摘录
    团民在山东站不住,于己亥冬庚子春逃入河北。河北省当局反表示欢迎,所以义和团就在河北得势了。毓贤向载漪、刚毅等大替义和团宣传,说他们如何勇敢,可靠。载漪和刚毅介绍义和团给西太后,于是义和团在北京得势了。西太后及想实行废立的亲贵,顽固的士大夫及顽固爱国志士,都与义和团打成一片,精诚团结去灭洋,以为灭了洋人,他们各派的公私目的都能达到。庚子年拳匪之乱是我国顽固势力的总动员。
    不得不说,袁世凯当年认定义和拳就是乱匪,还是有一定远见的。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lingdodoo
    2017-05-22 17:02:18 摘录
    民间生活是很痛苦的,于是把一切罪恶都归到洋人身上。洋人,附洋人的中国人,以及与洋人有关的事业如教堂、铁路、电线等,皆在被打倒之列。义和团的人自信有鬼神保佑,洋人的枪炮打不死他们。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lingdodoo
    2017-05-22 17:01:34 摘录
    义和团(又名义和拳)最初是大刀会,其本质与中国流行民间的各种会匪并无区别。这时的大刀会专以洋人,尤其是传教士为对象,民众对洋人也有多年的积愤。外国传教士免不了偏袒教徒,而教徒有的时候免不了仗洋人的势力欺侮平民。民间许多带宗教性质的庙会敬神,信基督教的人不愿意合作。这也引起教徒与非教徒的冲突。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lingdodoo
    2017-05-22 17:00:56 摘录
    但是中国与日本战尚且打败了,怎能一时与全世界开战呢?顽固分子以为可以靠民众。凡是主张剿夷的,莫不觉得四万万同胞是有胜无败的。甲午以后,山东正有民间的义和团出现。顽固分子觉得这个义和团正是他们所要的武力。
    能说顽固分子不仅自大,还愚蠢吗?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lingdodoo
    2017-05-22 16:59:51 摘录
    外人在中国不但通商占地,还传教,这一层尤其招顽固分子的愤恨。他们觉得孔、孟的遗教是圣教,洋人的宗教是异端,是邪教。中国最无知的愚民,都知道孝顺父尽,尊顺君师,洋人是无父无君的。几千年来。都是外夷学中国,没有中国学外夷的道理。
    外国传教士往往都被作为了替罪羊。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lingdodoo
    2017-05-22 16:58:26 摘录
    顽固党仅靠废立问题还不能号召天下,他们领导的运动所以能扩大,这是因为他们也是爱国分子。自鸦片战争到庚子年,这六十年中中所受的压迫,所堆积的愤慨,他们觉得中国应该火速抗战,不然国家就要亡了。我们不要以为顽固分子不爱国,从鸦片战争起,他们是一贯的反对屈服,坚强的主张抗战。在戊戌年,西太后复政以后,她便硬不割让三门湾给意大利,她令浙江守土的官吏准备抗战。后意大利居然放弃了他的要求,顽固党更加觉得强硬对付洋人是对的。
    无论何时,爱国分子还是有一定市场的。尤其是国难当头的时刻。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lingdodoo
    2017-05-22 16:57:06 摘录
    在戊戌年的变法运动之中,外国人颇偏袒光绪帝及维新派,反对西太后及顽固党,因此一个内政的问题就发生国际关系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