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情
-
生在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然而敦风与米先生在回家的路上还是相爱着。踏着落花样的落叶一路行来,敦凤想着,经过邮局对面,不要忘了告诉他关于那鹦哥。张爱玲笔下的女人大多都是美的,“美”是交换“活路”的砝码。 张爱玲笔下的爱情大多都是只有“情”没有“爱”的,“爱情”在她的小说中“变质”,变成了“生存”。 敦凤是张爱玲笔下最常见的那类女人——美的、丧过夫的、最终嫁给阔人变成姨太太的。敦凤不过快四十岁,米先生却已经快六十岁了。敦凤愿意嫁给这样一个“老头子”,是为了“生存”。她自己也十分明白。她同米先生生气,为的是米先生去看他的太太。明知道那“老太婆”与自己“竞争”是毫无优势的,却仍是“嫉妒”。说是“嫉妒”,不是说成“担忧”更好,担忧米先生会抛弃自己,自己便失了“活路”。当着杨太太,杨老太太的面不断说“米先生还能过个十二年”一类的话,究竟是为了让米先生认清自己的年龄和“命不久矣”的“现实”,还是为自己交换出去的“年华”惋惜? 敦凤看着是过上了“理想”的日子,却是“小心翼翼”的。担心米先生早早去世,盼着他多活个几年。更担心米先生去世后的遗嘱上没有对她有利的话语。 敦凤在同米先生结婚之后,虽说是结婚,到底还不是“正份”。与杨太太相比,不过是多了张结婚证书,多了个稳定的男人,却要处处瞧不起杨太太,觉得她下流。 杨太太也是如此,明明自己有丈夫,却要同其他不三不四的男人“调情”,让丈夫不愿回家。说好听点是“活泼”,说难听点便是“下贱”。却也处处瞧不起敦凤,觉得她的婚事是自己让给她的,觉得她的婚事能成完全是得益于自己,觉得她不过是一个姨太太。 “同病相怜”的女人却互相在心中讥讽对方,真是讽刺。 米先生对敦凤倒是处处都好,这是因为“爱”吗?当然不是。我觉着米先生只是想通过占据一个年轻女子的肉体,从而“消磨”掉他的妻子带给他的不愉快的记忆罢了。 生在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这应该是源自于张爱玲的亲身经历罢。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次+1
-
穷算命,富烧香!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次+1
-
炭起初是树木,后来死了,现在,身子里通过红隐隐的火又活过来,然而,活着,就快成灰了。它第一个生命是青绿色的,第二个是暗红的。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次+1
-
外面是白净的阴天,那天色就像是玻璃上糊了层玻璃纸。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