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背后的秘密

全方位讲述宋词各方面知识 轻松又有趣的古典诗词读本 ……………… ※编辑推荐※ 《宋词背后的秘密》的特别之处在于: 1.将宋代的词人、词作同今天的文青、流行歌作类比,以通 …… [ 展开全部 ]
  • 作者:林玉玫
  • 出版社:后浪出版公司·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定价:36.00元
  • ISBN:7550285284
一 为什么作词又称为填词?
  • 冀北
    2017-07-24 08:51:50 摘录
    所谓平仄,是特别用于中国诗词中,表明声调变化的方式平是指平直,仄则是曲折。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一样有四种声调,分别为平、上( shang)、去、入,其中上、去、入三种声调的字,有高低起伏的变化,故统称为仄声,平声则只包舍平声调的字。而后来绝句、律诗要规定平仄,就是为了让诗句念起来有抑扬顿挫的音律感。
    我们现在看到的词谱或词律,都有规定平仄,或许大家会想,这一定是受到律诗、绝句的影响吧!其实不完全是,因为旱期词人是根据音乐来填词的,当时并没有硬性的平仄规则。词和音乐密不可分的关系,从中唐一直延续到北宋,到了南宋,词才逐渐脱离音乐,变成只要按照词牌的固定格式作词即可。从这时期开始,词逐渐变成一种不必配乐的纯文学,格式也才变得比较固定。而后,宋代乐谱几乎都已失传,后世的人再想填词,就真的只能照那些固定格式来写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冀北
    2017-07-24 08:48:45 摘录
    所以,我们可以知道,词的起源和当时音乐的发展有很的关系,是为了因应大量乐曲的产生,才跟着产生了歌词。种状况是比较特殊的,因为在这之前,乐府诗也是配音乐唱但是乐府诗往往是先有了诗作,才有配合的音乐产生。直到代以后,这种关系才改变过来,成为先有了曲调,再配合适当的歌词,这种方式称为“倚声填词”,所以作词也就又“填词”了。
    乐府诗先有诗再配乐,“词”先有曲调再填词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