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

【内容简介】 · 两千年来,丝绸之路始终主宰着人类文明的进程。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帝王、军队、商人、学者、僧侣、奴隶,往来在这条道路上,创造并传递着财富、智 …… [ 展开全部 ]
  • 作者:[英] 彼得·弗兰科潘
  •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 定价:128.00元
  • ISBN:7308161455
第四章 变革之路
  • 清风穆竹
    2020-09-05 07:48:41 摘录
    一个叫穆罕默德的商人—古来氏(Quraysh)部落哈希姆家族( Banu Hashim)的成员———自来到离麦加城不远的一个洞窟中冥思。按照伊斯兰传统说法,他于公元610年得到真主天启。当时穆罕默德听到个声音,让他以“创造主的名义”宣读经文。他惊恐万分地离开了洞窟,只见一个人“在明显的天边”山,洪亮的声音在头顶震响:“穆罕默德啊,你是真主的使者,我是吉卜利勒( Jibril)天使。”后来的几年里,一系列天启接踵而至,在7世纪后半叶被用文字记录下来一这就是《古兰经》。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清风穆竹
    2020-09-05 00:08:09 摘录
    伊斯兰教诞生在一个充满动乱、争议和灾难的世纪里。公元541年,在先知穆罕默德得到启示的一个世纪前,一场异样的灾难将恐怖气氛洒向整个地中海地区。它的传播速度快似闪电,等到人们从惊恐中回过神来,一切已为时过晚。无人能够幸免,死亡人数难以想象。据一个几乎失去所有家人的当事者说,埃及边境的一座城市被一扫而空:原本人口密集的城中只剩下七个男人和一个十岁的孩子;屋舍的大门敞开,家中的金银财宝无人看管。众多城市遭受着毁灭性的袭击,君士坦丁堡在5世纪40年代中期曾每天有1万人死亡。不仅是罗马帝国遭此劫难,没过多久,东方城市同样受到影响,灾难沿着交通贸易要道蔓延,袭击了波斯和美索不达米亚,逐渐进入中国——鼠疫带来了太多的灾难、绝望和死亡。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闫朝霞
    2017-08-23 16:02:00 摘录
    仅靠纯粹的精神指导并不能赢得人们对伊斯兰教义的信赖,充足的物资源也十分重要。据说有一位阿拉伯将军告诉他在萨珊帝国的对手:“我们不再执着于尘世的得失,远征军要做的是传播真主的启示。”很明显,传道的热情是早期伊斯兰教成功的关键,但也需要辅以创新性的战利品及财富分配方案。穆罕默德愿意通过物质鼓励来换取忠诚和服从,他承诺从敌人手中缴术的财富全都归他的追随者所有。这样,物质兴趣和宗教兴趣便被密切地结
    合在了一起。
    看来物质刺激必不可少。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闫朝霞
    2017-08-23 15:58:10 摘录
    随着穆斯林人口的增长,该宗教的野心也越来越大。首先是要确立一个宗教中心。过去人们朝拜的时候都是面向耶路撒冷,但在公元628年,再获天启的穆罕默德宣布说,之前的做法只是一个考验山,现在进行修正,今后朝拜的方向不再是别处,而是麦加。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闫朝霞
    2017-08-23 15:55:53 摘录
    用地方语言传教为新宗教的发展提供了极大帮助。虽然《古兰经》中提到:“我确已以此为阿拉伯文的《古兰经》,以便你们了解。”这让阿拉伯人看到了自己的宗教,一个全新的群体认同,然而这同时又是一个为其他地方人创立的宗教,不分地位、部落、种族和语言。穆罕默德用来记录真主启示的《古兰经》中有众多的外来词汇,来源包括希腊语、阿拉美语、叙利亚语、希伯来语和波斯语,这说明穆罕默德的目标是打造一个跨越语言界限、强调求同存异的宗教环境。
    统一是核心教义,也是伊斯兰教取得巨大成功的关键在。“不要再让阿拉伯世界存在两种宗教”,这是穆罕默德的最后嘱托纪的一位知名伊斯兰学者在他的著作中这样写道。
    有远见的传教者。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lingdodoo
    2017-07-24 14:40:16 摘录
    面对穆斯林的威胁,罗马和波斯都显得有些反应迟钝。以波斯为例,公元636年穆斯林在卡迪西亚(Qādisiyyah)的大获全胜,极大地鼓舞了阿拉伯新军的士气,伊斯兰教徒由此信心倍增。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lingdodoo
    2017-07-24 14:39:48 摘录
    穆斯林军队持续向一个被称为贝都因人(Bedouin,意为“荒原上的游牧民”)的草原部落灌输政治和宗教权威,同时也进行经济渗透,并以惊人的速度赢得了大面积的疆域。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lingdodoo
    2017-07-24 14:39:25 摘录
    早期信众从征服行动中获利最多,新教徒也热切希望能够分享胜利成果,这便为帝国的扩张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lingdodoo
    2017-07-24 14:37:44 摘录
    仅靠纯粹的精神指导并不能赢得人们对伊斯兰教义的信赖,充足的物质资源也十分重要。
    穆罕默德愿意通过物质鼓励来换取忠诚和服从,他承诺从敌人手中缴获的财富全都归他的追随者所有。这样,物质兴趣和宗教兴趣便被密切地结合在了一起。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lingdodoo
    2017-07-24 14:37:15 摘录
    于是,过去阿拉伯最出名的多神教中心克尔白天房(Kaʿba)被认定为麦加城内的朝拜圣地。天房据说是由以实玛利(Ishmael)——亚伯拉罕的儿子,公认的十二个阿拉伯支派的祖先——建造的。穆罕默德宣布,外来的朝圣者都要呼唤着真主的名字到这一神圣的地点朝拜,以便履行天降以实玛利的教诲。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lingdodoo
    2017-07-24 13:13:13 摘录
    这些激进的言辞无视传统的多神教信仰,引起了麦加高层保守派的愤怒指责和强烈反抗。穆罕默德不得不于公元622年逃到耶斯里卜,也就是后来的麦地那,以躲避迫害。他的逃亡被后人称为“希吉拉”(hijra),成为伊斯兰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点,这一年也成为伊斯兰历的元年。近年来发现的一份纸草文献证明,正是从那时起,穆罕默德创立了一种全新的宗教和群体认同。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lingdodoo
    2017-07-24 13:12:37 摘录
    随着叙利亚和美索不达米亚的动乱愈演愈烈,阿拉伯人的日常生活受到巨大影响,难怪人们会深信穆罕默德所警告的世界末日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lingdodoo
    2017-07-24 13:12:19 摘录
    还有一点也得到了人们的共识,穆罕默德当时是在一个因波斯—罗马战争导致经济衰退的社会中进行传教活动的。罗马与波斯的对峙与冲突严重阻塞了通往汉志(Ḥijāz)的贸易路线。政府的开销主要用于军队,由于国内经济长期支援战争,人们对奢侈品的需求自然大幅降低。传统的交易市场,特别是位于黎凡特和波斯的城镇,常常会被卷入战事,这给阿拉伯南部地区的经济造成更大的压力。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lingdodoo
    2017-07-24 13:11:48 摘录
    可见在当时的阿拉伯半岛,思想和灵魂上的竞争都十分激烈。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lingdodoo
    2017-07-24 13:11:31 摘录
    不过有一点是获得普遍认同的,穆罕默德并非7世纪初期阿拉伯半岛上唯一一个传播一神论的人,因为当时还有很多“假冒的先知”。这些人抓住波斯—罗马战争期间的混乱,趁势涌现。其中一些有影响力的人甚至提出了与穆罕默德教义非常相似的救世理论和先知预言,他们都宣称天启来自吉卜利勒天使,都指出了获得赎罪和拯救的道路,有些还会拿出所谓的圣书来支撑他们的教义。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