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海错图笔记
海错的“错”,是种类繁多、错杂的意思。 清代画家兼生物爱好者聂璜绘制的《海错图》,共描绘了300多种生物,几乎涵盖无脊椎动物门和脊索动物门的大部分主要类群,还记载了不少海
……
[ 展开全部 ]
滨植物,是一本颇具现代博物学风格的奇书。 但时代所限,书中也有很多不靠谱之处,比如有些动物聂璜未曾亲见,仅根据别人描述绘制的外形,就会有很大失真。关于生物习性的记载,也是真假混杂。 正因如此,当我开始用今天生物学的角度,对《海错图》中的生物进行分析考证,从他的文字和画作中发现蛛丝马迹,辨别真伪,一步一步推理分析后,鉴定出画中生物的真身——这就像在破案一样,非常过瘾。 在这期间,我还去了辽宁、福建、广东、广西、天津及日本、泰国等地搜集素材、实地考证……到今天一年半多了,不知不觉也写了30篇文章。“破译”还将继续,先集为一本《海错图笔记》,大家看着玩儿。 在本书中,我采用了中国传统本草书的分类法,把书中生物归为“介部、鳞部、虫部、禽部”4类,以展示古人是怎样给生物分类的。有海洋生物的科普,有故纸堆里的考据,有中国人和大海之间的逸事,也有一些我个人的絮叨。说白了,就是我读《海错图》时做的30篇笔记。如果你看完后,觉得这是一本有意思、有意义的书,那我就很高兴了。 ——张辰亮
[ 收起 ]
作者:张辰亮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定价:68.00元
ISBN:7508669061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21 )
评价 (1 )
第一章 介 部
好大一颗葡萄糖
2018-06-27 09:44:53 摘录
受惊时,它会向水中释放毒素。这毒会让天敌的鳃很难受,从而放弃捕食它。在大海中,毒素会很快稀释,但在鱼缸里,就可能把缸里的其他动物都毒死。万一鱼缸不够大的话,连箱飩自己都会被自己毒死,那就太惨了。
夹甲鱼——箱鲀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好大一颗葡萄糖
2018-06-27 09:39:09 摘录
蟳虎——中华乌塘鳢 lǐ xún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好大一颗葡萄糖
2018-06-27 09:22:48 摘录
能吃的是中国鲎,圆尾鲎含有河豚毒素,不能吃。其实,就算是中国鲎,由于血液中富含铜离子,吃了也容易重金属中毒。
《海错图》记载,有的人与鲎“性不相宜”,吃后“非哮即
泻”,还是不吃为妙。
鲎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好大一颗葡萄糖
2018-06-27 09:20:54 摘录
台湾基隆人甚至把集会的人群称为“鲎援会”,意思是人头攒动的壮观场面有如鲎交配的盛景。
鲎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好大一颗葡萄糖
2018-06-27 09:14:34 摘录
《海错图》描述的是中国鲎。这种鲎在成年时有明显的雌雄差别:雌鲎腹部边缘只有前3对棘发达,而雄鲎则所有棘都发达。但幼年的鲎,无论雌雄,棘全都一样长,看上去似乎都是雄性。
鲎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好大一颗葡萄糖
2018-06-27 09:12:09 摘录
圆尾鲎的剑尾横截面为半圆形,中国鲎则为三棱形。
鲎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好大一颗葡萄糖
2018-06-27 09:11:04 摘录
刚出壳的小龟的性别是由气温决定的。温度高时,就发育成雌性,温度低就变成雄性。随着全球气候异常,原本合理的雌雄比例被打破,这非常不利于繁衍后代。
【海和尚】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一章笑尘
2018-05-21 11:17:42 摘录
“红肉为雌性,白肉为雄性”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一章笑尘
2018-05-21 11:15:26 摘录
太污了。。。让我以后怎么下的去嘴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一章笑尘
2018-05-21 11:04:27 摘录
思来想去,还是《清稗类钞》里的说法更合理些:“淡菜为蚌属,以曝干时不加食盐,故名。”确实,做贻贝干只需先把它煮开口,再挖出肉晒干就行,不用加盐,自然“淡”了。至于“菜”,我觉得是因为贻贝易得,沿海人已经把它视为和蔬菜一样寻常的食物了。就像潮汕人管盐水煮鱼叫“鱼饭”一样。以鱼为饭,以贝为菜,这就是海边人的日常。
最喜欢淡菜这个名字,但确习惯于叫青口。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一章笑尘
2018-05-21 10:55:06 摘录
马来西亚曾是棱皮龟最多的地方之一。但从1960年以来,它们的数量已经减少了99%。至于中国,近年只是零星报道过几起渔民误捕、尸体搁浅的事件。不管它是不是海和尚的真身,反正注定会和海和尚一样,慢慢地成为传说中的生物。
很想在成为传说之前见一见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一章笑尘
2018-05-21 10:43:38 摘录
经过几十年积累,聂璜最终在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完成了《海错图》。这也是他唯一传世的作品。之后,聂璜就从历史中消失了,此书也没了下落。直到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这部书才重现江湖。这年的皇宫档案记载,太监苏培盛(对,就是《甄嬛传》里的那个苏培盛)把《海错图》带入了宫中。
苏培盛有功~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椿芽炒蛋
2018-03-22 19:54:21 摘录
“再看看旁边的注解:“海鳝,色大赤而无鳞。”哦,原来这鱼叫“海鳝”。它全身的红色非常诱人,甚至被形容为“珊瑚做的鞭子”。这么好看,一定很好吃吧!
“可再看后一句:“全体皆油,不堪食。”意思是,这种鱼的肉富含油脂,很难吃。可捞都捞上来了,扔了又可惜,于是,清代的渔民将其“干而盘之,悬以充玩”,就是把鱼盘成圆圈状,晒干了,挂起来看着玩——那时渔民的业余生活实在太乏味了,这有什么好玩的……”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椿芽炒蛋
2018-03-21 11:35:52 摘录
“第二件事比较有趣。由于龟足外形诡异,古时候中原人不认识它。有一次,一个中原人到福宁州(注:今福建宁德、霞浦一带)做官,看到市场上有卖龟足,想尝尝,但又不屑于向别人请教它的名字,于是便在采购单上写:“给我买那种长得像‘勿’字或‘易字的东西。”负责采买的手下人看不懂,有人给他支招:“一定是龟足,那东西不就长得像勿字和易字吗?采买的人试着买来龟足,这个中原人一看:“对,就是这个!”
“这个段子莫名戳中了聂璜的笑点。他写道,这件事“可为喷饭,至今以为笑谈”。从这件事我们不难看出,聂璜笑点够低的。”
哈哈哈哈哈哈哈从这件事我们不难看出,玉亮够皮的(doge)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summer4u
2017-06-17 07:35:44 摘录
人有了好奇才想去探索世界,有了知识才能去了解世界。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第一章 介 部
【海和尚】013 【海夫人】019 【龟脚】027 【鲎】033
第二章 鳞 部
【蟳虎】047 【夹甲鱼】055 【石首鱼】061 【四腮鲈】069 【马鲛】077
【龙头鱼】083 【钱串鱼】089 【带鱼】095 【跳鱼】103 【人鱼】111
【海鳝】117 【海蛇】123 【鳄鱼】131 【赤鳞鱼】137
【海㹠】143 【虫宅鱼】149
第三章 虫 部
【龙肠】159 【龙虱】165 【海蜘蛛】171 【土鳖】177 【海粉虫】185
【泥翅】193 【泥钉】201 【石乳、墨鱼子】209
第四章 禽 部
【雀化鱼蛤】219 【金丝燕】225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第一章 介 部
【海和尚】013 【海夫人】019 【龟脚】027 【鲎】033
第二章 鳞 部
【蟳虎】047 【夹甲鱼】055 【石首鱼】061 【四腮鲈】069 【马鲛】077
【龙头鱼】083 【钱串鱼】089 【带鱼】095 【跳鱼】103 【人鱼】111
【海鳝】117 【海蛇】123 【鳄鱼】131 【赤鳞鱼】137
【海㹠】143 【虫宅鱼】149
第三章 虫 部
【龙肠】159 【龙虱】165 【海蜘蛛】171 【土鳖】177 【海粉虫】185
【泥翅】193 【泥钉】201 【石乳、墨鱼子】209
第四章 禽 部
【雀化鱼蛤】219 【金丝燕】225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
编辑书摘
书摘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写点笔记吧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
这条书摘是属于哪一章节的?
第一章 介 部
【海和尚】013 【海夫人】019 【龟脚】027 【鲎】033
第二章 鳞 部
【蟳虎】047 【夹甲鱼】055 【石首鱼】061 【四腮鲈】069 【马鲛】077
【龙头鱼】083 【钱串鱼】089 【带鱼】095 【跳鱼】103 【人鱼】111
【海鳝】117 【海蛇】123 【鳄鱼】131 【赤鳞鱼】137
【海㹠】143 【虫宅鱼】149
第三章 虫 部
【龙肠】159 【龙虱】165 【海蜘蛛】171 【土鳖】177 【海粉虫】185
【泥翅】193 【泥钉】201 【石乳、墨鱼子】209
第四章 禽 部
【雀化鱼蛤】219 【金丝燕】225
*
页码
×
删除
您确定要删除吗?
《海错图》记载,有的人与鲎“性不相宜”,吃后“非哮即
泻”,还是不吃为妙。
“可再看后一句:“全体皆油,不堪食。”意思是,这种鱼的肉富含油脂,很难吃。可捞都捞上来了,扔了又可惜,于是,清代的渔民将其“干而盘之,悬以充玩”,就是把鱼盘成圆圈状,晒干了,挂起来看着玩——那时渔民的业余生活实在太乏味了,这有什么好玩的……”
“这个段子莫名戳中了聂璜的笑点。他写道,这件事“可为喷饭,至今以为笑谈”。从这件事我们不难看出,聂璜笑点够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