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错的“错”,是种类繁多、错杂的意思。 清代画家兼生物爱好者聂璜绘制的《海错图》,共描绘了300多种生物,几乎涵盖无脊椎动物门和脊索动物门的大部分主要类群,还记载了不少海 …… [ 展开全部 ]
  • 作者:张辰亮
  •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 定价:68.00元
  • ISBN:9787508669069
  • 2018-06-30 15:49:58 摘录
    那么,普通的燕窝营养又如何呢?经测算,燕窝中含有50%的蛋白质,30%的碳水化合物,10%的水分和一些矿物质,没啥独特成分。就连最高的蛋白质含量,也比不上豆腐皮。而所谓药效,也从未被临床试验证实。
    相反,在新加坡,燕窝已经超过了海鲜,成为儿童最大的过敏来源。
    金丝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6-30 15:48:12 摘录
    红色燕窝其实不是血所染成,而是山洞中的矿物质渗入燕窝形成的,并且产量极小,红色不均匀。

    市面上那些红色均匀的血燕,都是用燕粪熏红的,亚硝酸盐严重超标。

    就算是天然的红燕窝,也不见得更有营养反而可能带有过量的重金属。
    金丝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6-30 15:43:51 摘录
    能吃的那种白色燕窝是来自瓜哇金丝燕和戈氏金丝燕。它们分布在东南亚,也有极少数生活在中国南海的岛屿上。

    其次,燕窝不建在地上,而在高高的山洞石壁上。金丝燕也不会站在地上,因为它的足极度退化,只能攀握。如果落地,就无力再蹬地飞起来,所以它们从不落地,累了就抓在石壁上休息。

    为啥不趴在窝里休息呢?因为燕窝只是孵蛋用的。平时,燕子并不需要窝,想在哪儿睡在哪儿睡。到了下蛋之前,才开始筑巢。巢材也并非来自白鱼和螺筋,而只是燕子的唾液。唾液遇到空气就变成固体,逐渐连缀成网状的“小碗”然后唯燕产下两枚卵,等维燕长大飞走,这个巢就被遗弃,下次繁殖再筑新巢。
    金丝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6-30 15:24:12 摘录
    魷鱼卵就像一个个白色、黄色的大豆角,每个豆角里有
    好多卵。

    再看章鱼卵,产在海中洞穴的顶端,一串串垂下来,就
    像紫藤的花序,所以又叫“海藤花”。章鱼卵是白色。

    中国常见乌贼有金乌贼、虎斑乌贼、日本无针乌贼(曼氏无针乌贼)、拟目乌贼。其他几种乌贼的卵都是白色的,只有日本无针乌贼的卵是黑的,而且这种乌贼是东海产量最高的乌贼。
    石乳,墨鱼仔——海葵,乌贼卵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6-30 15:15:10 摘录
    这里的星虫真不少,基本每一锄都能挖出来,由此可见,它本应是非常常见的动物,只要环境在,是挖不完的。但偌大的厦门,我们却不得不来到这小岛上才能找到它。人类彻底改变了潮间带的环境,和星虫一起消失的,还有怪异的鲎、威武的招潮蟹和低矮的红树林。
    泥钉——可口革囊星虫【弓形革囊星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6-30 14:58:04 摘录
    泥翅——海鳃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6-30 14:54:50 摘录
    杂斑海兔。它本是普通的海兔模样,但白天喜欢卷成一个完美的球睡觉,而且总是好多只聚在一起睡。每只杂斑海兔的花纹都不同,看上去就像海里有一堆花色斑驳的乒乓球。这种球形睡姿是一种自我保护。睡醒后,它就展开软趴趴的身体,在海底爬行起来。

    除了团成球,有些种类的海兔还会放烟雾弹。如果用手戳它,它就会愤怒地挤出一股紫色的液体,把周围的海水全染得变了色,看着就像蓝莓汁或葡萄酒。不过可不能尝,这液体是有毒的!
    海粉虫——海兔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6-30 14:48:25 摘录
    海兔的生殖孔就在它的后背,卵自然就从这儿排出。上百万颗微小的卵,被裹在一根长长的细带子里,组成“卵群带”。不同种类的海兔,甚至同一只海兔吃的藻类不同,都会导致卵群带的颜色不同。

    后来乾隆年间的《本草纲目拾遗》写得更准确:“海粉随海菜之色而成,或晒晾不得法则黄。”
    海粉虫——海兔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6-27 17:40:03 摘录
    土鳖——石磺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6-27 17:22:23 摘录
    龙肠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6-27 17:16:44 摘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6-27 17:16:04 摘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6-27 17:13:43 摘录
    “水母没有眼睛,但人要捞水母时,水母就迅速沉入水下,这是因为水母身下常聚集着数十只虾,以水母表面的粘液为食。它们充当了水母的眼睛。”这样的传说在古代典籍中处处可见。《海错图》中的这幅画,就展现了这一情景。至今,浙江宁波的老人在自嘲视力不佳时,还会说“我这是海蜇皮子虾当眼’!”甚至还有“水母目虾”这么个成语,比喻人没有主见,人云亦云。
    水母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6-27 17:08:42 摘录
    《海错图》中记载,清代渔民为了避免海蜇化水,会用明矾处理,直到把“肥大甚重”的海蜇变得“薄瘦”后再出售。因为明矾会使海蜇迅速脱水,让蛋自质凝固,还能杀菌、除去触手里的毒性,就可以长期保存了。至今,明矾还是处理海蜇必不可少的用料。舟山渔民有谚:“海蜇不上矾,只好掼沙滩。”
    水母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6-27 17:02:32 摘录
    海豚用肺呼吸,长在它头顶的不是鳃,而是鼻孔。它“拜而复潜,潜而复起”,并不是在拜风,而是有多种原因:一是露出水面呼吸,二是玩要,三是用拍击水面的震动,赶走身上的寄生虫。寄生虫是海豚的大威胁,如不及时清除,会危害到它的回声定位系统和呼吸系统,使它搁浅。
    海豚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