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黑旗
《黑旗:ISIS的崛起》全书分为“扎卡维的崛起”“伊拉克往事”和“伊斯兰国”三卷。当1999年约旦政府特赦一批政治犯时,没人意识到其中那个名叫阿布•穆萨卜•扎卡维的男人,
……
[ 展开全部 ]
后来会成为世界最著名的恐怖组织的幕后策划者。 2006年扎卡维在美军空袭中身亡之后,扎卡维的继任者巴格达迪力图实现扎卡维生前关于建立一个极端而保守的伊斯兰国家的梦想。在邻国叙利亚混乱升级之际,巴格达迪把暴力带入这个国家,并且在伊拉克成立了伊斯兰国,开始了更加惨无人道的暴力恐怖行径。 作者沃里克还在书中介绍了伊拉克、约旦等阿拉伯国家对伊斯兰国的对策、措施及成效,指出布什与奥巴马两任总统在中东问题上的种种错误之举。最重要的是,本书指出了我们的希望所在——伊斯兰国正在播下自我毁灭的种子。
[ 收起 ]
作者:[美] 乔比·沃里克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定价:56
ISBN:7508668510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21 )
评价 (1 )
第十一章 他们比“基地”组织更凶残
无声磨叽
2017-08-22 09:36:11 摘录
得知此事,国王有些震怒。
“我的那番言辞完全符合实情。”阿卜杜拉在自传中表白,“未曾想到美国政府的某些人士竟然如此不能忍受不同意见。他们的某些支持者也有同样的毛病。美国人向来标榜言论自由,为何又接受不了不同的观点?”
阿卜杜拉眼中的事实异常严酷,伊拉克陷入烈焰炙烤,周围的其他国家也可能因此惹上祝融之灾。至于贾尤西等人,则差一点就成为那颗酿成灾祸的火种。还好情报局发现及时火势才没有蔓延开来。不过,整出事件的导演仍然逍遥法外。他躲在伊拉克,随时可能卷土重来。
翻译真棒!钟鹰翔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无声磨叽
2017-08-22 09:32:55 摘录
这样的意见,阿卜杜拉可不敢认同:“伊拉克妇女的生活比以前坏了10倍不止。萨达姆毕竟是世俗政权,在他治下男性和女性拥有平等地位。”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无声磨叽
2017-08-22 09:28:11 摘录
此前,阿卜杜拉已经多次表示,暴力局势不可能限于一国范围之内。伊拉克的诸多邻居很有可能受其连累。面对美方的高级官员,国王多次对美军入侵伊拉克的举动表示担忧。即便对方就是布什本人,阿卜杜拉也是多次实言相告。后来,美军闪电般击溃了萨达姆部队,却也未能打消阿卜杜拉二世的疑虑。相反,国王告诉友人,伊拉克战争很可能“引发一场数十年难以治愈的后遗症”。但是,就连阿卜杜拉本人也没料到情况竟如此惨烈。
对美方官员,阿卜杜拉渐渐也有些不大信任了。国王觉得这些人无法掌控战后的伊拉克局势。2003年7月,伊拉克国内还未曾乱作一锅粥。那时,阿卜杜拉和布什任命的伊拉克临时政府首领保罗·布雷默有过一次会面。布雷默想要立即解散萨达姆属下的部队,同时开除所有复兴党人的公职。不过,国王希望他能三思而行。后来,两人又在约旦的一次经济论坛上碰了面。这次,国王特地把布雷默拉到一边。据传,阿卜杜拉当时提出警告:“这个决定可能会引发严重后果,会让我们下不来台。”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lingdodoo
2017-03-03 16:58:17 摘录
对方应该在策划一起自杀式袭击,而且,这次袭击规模空前,因为恐怖分子使用的“化学脏弹”结合了化学武器与巨型炸弹的威力。“脏弹”一旦炸响,安曼市中心将会腾起一团杀人烟云。
“我们发现事情不妙的时候,他们差不多就要大功告成了。”穆塔兹回忆,“可以想见,爆炸之后这个区域将会毒气漫天,救护车完全无法进入。他们的所思所想实在让人毛骨悚然。他们比任何人都恶毒,他们比基地组织还凶残。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lingdodoo
2017-03-03 16:52:28 摘录
里面装的自然都是化学制剂。根据情报局人员的估计,这里的化学品足够让安曼市中心变得寸草不生。仓库的另一角还堆放了不少小茴香种弘这些东西可以大大增强增强炸弹的威力。
凶残的计划,已经超出想象。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lingdodoo
2017-03-03 16:46:54 摘录
要想开启极端分子的心锁,可能还得用上另一把钥匙。他们的宗教信仰异常排外,若被认作异端,任何人都难以从其心门而入。还好,穆塔兹(约旦反恐专员)对于《古兰经》的熟识程度,绝不下于任何自命虔诚的宗教极端分子。有时候,他会和审讯对象面对面而坐,进行“神学辩论”。辩论长达几个小时,辩题也是五花八门。有时候,穆塔兹会礼貌地请辞一阵,因为他要去某处清真寺完成祷告。而后,他会消失一段时间。当然,穆塔兹从未前去祷告。他往往会来到某家酒吧灌上两杯啤酒,提振一下自己的精神。
审讯这份工作,需要无比的耐心。耐心,大概是穆塔兹与生俱来的天赋。一次,他耐心等待了4个多月,最后等来了宗教极端分子态度的转变。
真是不简单,只能自己人攻克自己人。这一点,怪不得美国同行望尘莫及。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作者的话
出场人物
地图
引子
卷一 扎卡维的崛起
第一章 什么样的人用眼神就可以掌控一切?
第二章 他是个真正的领袖
第三章 同样的问题还会卷土重来
第四章 演习已经结束
第五章 为了“基地”,也为了扎卡维
第六章 战争一触即发
第七章 现在,他已红遍整个阿拉伯世界
卷二 伊拉克往事
第八章 昔日的胜利,今日的败局
第九章 你们认为这是一场叛乱?
第十章 我们正是要制造暴乱
第十一章 他们比“基地”组织更凶残
第十二章 屠场主人扎卡维
第十三章 了无希望的国度
第十四章 你抓得住他吗?
第十五章 这是我们的“9·11”
第十六章 大限将至
卷三 伊斯兰国
第十七章 人民希望推翻这个政权
第十八章 你说的那个“伊斯兰国”哪里?
第十九章 这个国家,由扎卡维奠基
第二十章 气氛开始改变
第二十一章 自此希望都已破灭
第二十二章 这叫部族革命
尾声
致谢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作者的话
出场人物
地图
引子
卷一 扎卡维的崛起
第一章 什么样的人用眼神就可以掌控一切?
第二章 他是个真正的领袖
第三章 同样的问题还会卷土重来
第四章 演习已经结束
第五章 为了“基地”,也为了扎卡维
第六章 战争一触即发
第七章 现在,他已红遍整个阿拉伯世界
卷二 伊拉克往事
第八章 昔日的胜利,今日的败局
第九章 你们认为这是一场叛乱?
第十章 我们正是要制造暴乱
第十一章 他们比“基地”组织更凶残
第十二章 屠场主人扎卡维
第十三章 了无希望的国度
第十四章 你抓得住他吗?
第十五章 这是我们的“9·11”
第十六章 大限将至
卷三 伊斯兰国
第十七章 人民希望推翻这个政权
第十八章 你说的那个“伊斯兰国”哪里?
第十九章 这个国家,由扎卡维奠基
第二十章 气氛开始改变
第二十一章 自此希望都已破灭
第二十二章 这叫部族革命
尾声
致谢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
编辑书摘
书摘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写点笔记吧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
这条书摘是属于哪一章节的?
作者的话
出场人物
地图
引子
卷一 扎卡维的崛起
第一章 什么样的人用眼神就可以掌控一切?
第二章 他是个真正的领袖
第三章 同样的问题还会卷土重来
第四章 演习已经结束
第五章 为了“基地”,也为了扎卡维
第六章 战争一触即发
第七章 现在,他已红遍整个阿拉伯世界
卷二 伊拉克往事
第八章 昔日的胜利,今日的败局
第九章 你们认为这是一场叛乱?
第十章 我们正是要制造暴乱
第十一章 他们比“基地”组织更凶残
第十二章 屠场主人扎卡维
第十三章 了无希望的国度
第十四章 你抓得住他吗?
第十五章 这是我们的“9·11”
第十六章 大限将至
卷三 伊斯兰国
第十七章 人民希望推翻这个政权
第十八章 你说的那个“伊斯兰国”哪里?
第十九章 这个国家,由扎卡维奠基
第二十章 气氛开始改变
第二十一章 自此希望都已破灭
第二十二章 这叫部族革命
尾声
致谢
*
页码
×
删除
您确定要删除吗?
“我的那番言辞完全符合实情。”阿卜杜拉在自传中表白,“未曾想到美国政府的某些人士竟然如此不能忍受不同意见。他们的某些支持者也有同样的毛病。美国人向来标榜言论自由,为何又接受不了不同的观点?”
阿卜杜拉眼中的事实异常严酷,伊拉克陷入烈焰炙烤,周围的其他国家也可能因此惹上祝融之灾。至于贾尤西等人,则差一点就成为那颗酿成灾祸的火种。还好情报局发现及时火势才没有蔓延开来。不过,整出事件的导演仍然逍遥法外。他躲在伊拉克,随时可能卷土重来。
对美方官员,阿卜杜拉渐渐也有些不大信任了。国王觉得这些人无法掌控战后的伊拉克局势。2003年7月,伊拉克国内还未曾乱作一锅粥。那时,阿卜杜拉和布什任命的伊拉克临时政府首领保罗·布雷默有过一次会面。布雷默想要立即解散萨达姆属下的部队,同时开除所有复兴党人的公职。不过,国王希望他能三思而行。后来,两人又在约旦的一次经济论坛上碰了面。这次,国王特地把布雷默拉到一边。据传,阿卜杜拉当时提出警告:“这个决定可能会引发严重后果,会让我们下不来台。”
“我们发现事情不妙的时候,他们差不多就要大功告成了。”穆塔兹回忆,“可以想见,爆炸之后这个区域将会毒气漫天,救护车完全无法进入。他们的所思所想实在让人毛骨悚然。他们比任何人都恶毒,他们比基地组织还凶残。
审讯这份工作,需要无比的耐心。耐心,大概是穆塔兹与生俱来的天赋。一次,他耐心等待了4个多月,最后等来了宗教极端分子态度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