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西方哲学史(上卷)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是一部很有特色的讨论西方哲学史的著作。其叙述年代从希腊文明的兴起一直到现代的逻辑分析哲学。罗素这部西方哲学史的全名是《西方哲学史及其与从古代到现代的政
……
[ 展开全部 ]
治、社会情况的联系》。该书的写作目的是要揭示“哲学乃是社会生活与政治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并不是卓越的个人所作出的孤立的思考,而是曾经有各种体系盛行过的各种社会性格的产物与成因”。故在这部哲学史中,罗素特别对他认为对西方哲学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辟专章作了较详细的论述。比如在此书中他专门分章讨论了雅典和罗马帝国与文化的关系、犹太人的宗教发展、黑暗时期的罗马教皇制、意大利文艺复兴,以及一些通常被认为与哲学并无太大关联的人物如拜伦等。在该书中,罗素特别强调了哲学家们是由其特定的时代所造成的这一基本观点,并特别注意各种思想之间的历史的关联。 阅读此书不仅可以对西方主要的哲学家及其思想有一个大体的了解,还可以了解西方历史上的一些重要的事件、人物、发展阶段及其与特定的哲学之间的关联。
[ 收起 ]
作者:[英] 罗素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定价:25.00
ISBN:4294967295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21 )
评价 (1 )
美国版序言
红红
2018-06-28 10:29:31 摘录
这种论证的本质便是:当你思想的时候,你必定是思想到某种事物;当你使用一个名字的时候,它必是某种事物的名字。因此思想和语言都需要在它们本身以外有某种客体。而且你既然可以在一个时刻而又在另一个时刻同样地思想着一件事物或者是说到它,所以凡是可以被思维的或者可以被说到的,就必然在所有的时间之内都存在。因此就不可能有变化,因为变化就包含着事物的产生与消灭。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红红
2018-06-28 10:24:38 摘录
巴门尼德在历史上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他创造了种形而上学的论证形式,这种论证曾经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后来大多数的形而上学者的身上直迄黑格尔为止,并且包括黑格尔本人在内。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红红
2018-06-20 11:24:14 摘录
诗人们曾经悲叹着,时间有力量消灭他们所爱的一切对象。
时间枯萎了青春的娇妍,
时间摧残了美人的眉黛,
它饱餐自然真理的珍馐,
万物都在等待着它那镰刀来割刈。
他们通常又补充说,他们自己的诗却是不可毁灭的。
时间的手掌尽管残酷,然而我期待
的诗篇将传之永久,万人争诵。
那天夜里我看见了“永恒”
像是一个纯洁无端的大光环,
它是那样地光辉又寂静;
在它的下面“时间”就分为时辰和岁月,
并被一些天体追赶着,像是庞大的幽灵在移动;全世界和世上的一切
就都在其中被抛掉。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红红
2018-06-20 11:20:32 摘录
追求一种水恒的东西乃是引人研究哲学的最根深蒂固的本能之一。它无疑地是出自热爱家乡与躲避危险的愿望;因而我们发现生命面临着灾难的人,这种追求也就来得最强烈。宗教是上帝与不朽这两种形式里面去追求永恒。上帝是没有变化的,没有任何转变的阴影;死后的生命是水恒不变的。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红红
2018-06-20 10:34:57 摘录
有两件事情必须牢记,即:一个人的见解与理论只要是值得研究的,那么就可以假定这个人具有某些智慧;但是同时,大概也并没有人在任何一个题目上达到过完全的最后的真理。当一个有智慧的人表现出来一种在我们看来显然是荒谬的观点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努力去证明这种观点多少总是真的,而是应该努力去理解它何以竟会看起来似乎是真的。这种运用历史的与心理的想象力的方法,可以立刻开阔我们的思想领域;而同时又能帮助我们认识到,我们自己所为之而欢欣鼓舞的许多偏见,对于心灵气质不同的另一个时代,将会显得是何等之愚蠢。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红红
2018-06-19 16:07:29 摘录
在思想的领域内,清醒的文明大体上与科学是同义语。但是毫不掺杂其他事物的科学,是不能使人满足的;人也需要有热情艺术与宗教。科学可以给知识确定一个界限,但是不能给想象确定一个界限。在希腊哲学家之中,正像在后世哲学家中一样,有些哲学家基本上是科学的,也有些哲学家基本上是宗教的;后者大部分都直接地或间接地受到巴库斯宗教的影响。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红红
2018-06-19 16:03:58 摘录
文明人之所以与野蛮人不同,主要的是在于审慎,或者用一个稍微更广义的名词,即深谋远虑。他为了将来的快乐,哪怕这种将来的快乐是相当遥远的,而愿意忍受目前的痛苦。这种习惯是随着农业的兴起而开始变得重要起来的;没有一种动物,也没有一种野蛮人会为了冬天吃粮食而在春天工作,除非是极少数纯属本能的行动方式,例如蜜蜂酿蜜,或者松鼠埋栗子。在这种情况下,并没有深谋远虑;它只有一种直接行动的冲动,这对一个人类观察者来说,显然在后来证明了是有用的。唯有当一个人去做某一件事并不是因为受冲动的驱使,而是因为他的理性告诉他说,到了某个未来时期他会因此而受益的时候,这时候才出现了真正的深谋远虑。打猜不需要深谋远虑,因为那是愉快的;但耕种土地是一种劳动,而并不出干自发的冲动就可以做得到的事。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红红
2018-06-19 15:57:08 摘录
近代作家根据人类学而得的结论是:荷马绝不是原著者,而是一个删定者,他是一个+八纪式的古代神话的诠释家,怀抱着一种上层阶级文质彬彬的启蒙理想。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白夜
2018-01-21 23:46:51 摘录
柏拉图有一段最有名的文章,他把这个世界比做是一个洞我们在洞穴里面只能看到外面明朗世界的各种现实的暗影,而这是恩培多克勒所预示过的;它起源于奥尔弗斯派的教义。
也有些人—大抵是那些通过许多次的投生而得免于罪恶的人—最后终于达到了与诸神同在的永恒幸福:
但是最后他们在人间出现,作为先知、歌者、医生和君主;从此他们荣耀无比地上升为神,与其他诸神同享香火、同享供奉,免于人间的灾难,不受命运的摆布,也再不可能受到伤害。
这一切里面,似乎很少有什么是奥尔弗斯教义和毕达哥拉斯
主义所不曾包括的东西。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白夜
2018-01-18 22:51:45 摘录
追求一种永恒的东西乃是引人研究哲学的最根深蒂固的本能之一。
当初选择新闻,爱的是无穷的变幻。 问过老师为什么亚里士多德和奥古斯丁都追求永恒,老师说确实有这样一种倾向,我说这合理吗?他说我认为这不合理。我没有再问下去。该再问一句的呀,永恒消除不确定性,您怎么认为不合理呢? 人爱变幻,也希望有些可以依附的永恒。 我不知道是不是多元主义的思维已经植入我脑海太深, 毕竟在后现代主义看来,一切都是建构的。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白夜
2018-01-01 23:52:45 摘录
与自己心里的愿望作斗争是艰难的。无论他所希望获得的是什么,都是以灵魂为代价换来的。
赫拉克利特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白夜
2018-01-01 23:34:52 摘录
一个人的见解与理论只要是值得研究的,那么就可以假定这个人具有某些智慧;但是同时,大概也并没有人在任何一个题目上达到过完全的最后的真理。当一个有智慧的人表现出来一种在我们看来显然是荒谬的观点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努力去证明这种观点多少总是真的,而是应该努力去理解它何以竟会看起来似乎是真的。这种运用历史的与心理的想象力的方法,可以立刻开阔我们的思想领域;而同时又能帮助我们认识到,我们自己所为之而欢欣鼓舞的许多偏见,对于心灵气质不同的另一个时代,将会显得是何等之愚蠢。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白夜
2018-01-01 23:31:19 摘录
研究一个哲学家的时候,正确的态度既不是尊崇也不是蔑视,而是应该首先要有一种假设的同情,直到可能知道在他的理论里有些什么东西大概是可以相信的为止;唯有到了这个时候才可以重新采取批判的态度,这种批判的态度应该尽可能地类似于一个人放弃了他所一直坚持的意见之后的那种精神状态。蔑视便妨害了这一过程的前一部分,而尊崇便妨害了这一过程的后一部分。
他真的是提到好多我的困惑,假设的同情❤️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白夜
2018-01-01 23:28:20 摘录
战士、君子、财阀、独裁者,各有其自已的善与真的标准。君子在哲学理论方面曾经有过长期的当权时代,因为他是和希腊天才结合在一起的,因为沉思的德行获得了神学的保证,也因为无所为而为的真理这一理想庄严化了学院的生活。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2
条评价
白夜
2017-12-18 23:55:28 摘录
这种正义的观念—即不能逾越永恒固定的界限的观念—是一种最深刻的希腊信仰。神衹正像人一样,也要服从正义。但是这种至高无上的力量其本身是非人格的,而不是至高无上的神。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美国版序言
英国版序言
绪论
卷一 古代哲学
第一篇前苏格拉底哲学家
第一章 希腊文明的兴起
第二章 米利都学派
第三章 毕达哥拉斯
第四章 赫拉克利特
第五章 巴门尼德
第六章 恩培多克勒
第七章 雅典与文化的关系
第八章 阿那克萨哥拉
第九章 原子论者
第十章 普罗泰戈拉
第二篇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第十一章 苏格拉底
第十二章 斯巴达的影响
第十三章 柏拉图见解的来源
第十四章 柏拉图的乌托邦
第十五章 理念论
第十六章 柏拉图的不朽论
第十七章 柏拉图的宇宙生成论
第十八章 柏拉图哲学中的知识与知觉
第十九章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第二十章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
第二十一章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
第二十二章亚里士多德的逻辑
第二十三章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
第二十四章希腊早期的数学与天文学
第三篇 亚里士多德以后的古代哲学
第二十五章希腊化世界
第二十六章犬儒学派与怀疑派
第二十七章伊壁鸠鲁派
第二十八章斯多葛主义
第二十九章罗马帝国与文化的关系
第三十章普罗提诺
卷二 天主教哲学
导言
第一篇教父
第一章 犹太人的宗教发展
第二章 基督教最初的四个世纪
第三章 教会的三位博士
第四章 圣奥古斯丁的哲学与神学
第五章 公元五世纪和六世纪
第六章 圣边奈狄克特与大格雷高里
第二篇 经院哲学家
第七章 黑暗时期中的罗马教皇制
第八章 约翰·司各脱
第九章 公元十一世纪的教会改革
第十章 回教文化及其哲学
第十一章 公元十二世纪
第十二章 公元十三世纪
第十三章 圣托马斯·阿奎那
第十四章 弗兰西斯教团的经院哲学家
第十五章 教皇制的衰落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美国版序言
英国版序言
绪论
卷一 古代哲学
第一篇前苏格拉底哲学家
第一章 希腊文明的兴起
第二章 米利都学派
第三章 毕达哥拉斯
第四章 赫拉克利特
第五章 巴门尼德
第六章 恩培多克勒
第七章 雅典与文化的关系
第八章 阿那克萨哥拉
第九章 原子论者
第十章 普罗泰戈拉
第二篇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第十一章 苏格拉底
第十二章 斯巴达的影响
第十三章 柏拉图见解的来源
第十四章 柏拉图的乌托邦
第十五章 理念论
第十六章 柏拉图的不朽论
第十七章 柏拉图的宇宙生成论
第十八章 柏拉图哲学中的知识与知觉
第十九章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第二十章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
第二十一章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
第二十二章亚里士多德的逻辑
第二十三章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
第二十四章希腊早期的数学与天文学
第三篇 亚里士多德以后的古代哲学
第二十五章希腊化世界
第二十六章犬儒学派与怀疑派
第二十七章伊壁鸠鲁派
第二十八章斯多葛主义
第二十九章罗马帝国与文化的关系
第三十章普罗提诺
卷二 天主教哲学
导言
第一篇教父
第一章 犹太人的宗教发展
第二章 基督教最初的四个世纪
第三章 教会的三位博士
第四章 圣奥古斯丁的哲学与神学
第五章 公元五世纪和六世纪
第六章 圣边奈狄克特与大格雷高里
第二篇 经院哲学家
第七章 黑暗时期中的罗马教皇制
第八章 约翰·司各脱
第九章 公元十一世纪的教会改革
第十章 回教文化及其哲学
第十一章 公元十二世纪
第十二章 公元十三世纪
第十三章 圣托马斯·阿奎那
第十四章 弗兰西斯教团的经院哲学家
第十五章 教皇制的衰落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
编辑书摘
书摘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写点笔记吧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
这条书摘是属于哪一章节的?
美国版序言
英国版序言
绪论
卷一 古代哲学
第一篇前苏格拉底哲学家
第一章 希腊文明的兴起
第二章 米利都学派
第三章 毕达哥拉斯
第四章 赫拉克利特
第五章 巴门尼德
第六章 恩培多克勒
第七章 雅典与文化的关系
第八章 阿那克萨哥拉
第九章 原子论者
第十章 普罗泰戈拉
第二篇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第十一章 苏格拉底
第十二章 斯巴达的影响
第十三章 柏拉图见解的来源
第十四章 柏拉图的乌托邦
第十五章 理念论
第十六章 柏拉图的不朽论
第十七章 柏拉图的宇宙生成论
第十八章 柏拉图哲学中的知识与知觉
第十九章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第二十章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
第二十一章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
第二十二章亚里士多德的逻辑
第二十三章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
第二十四章希腊早期的数学与天文学
第三篇 亚里士多德以后的古代哲学
第二十五章希腊化世界
第二十六章犬儒学派与怀疑派
第二十七章伊壁鸠鲁派
第二十八章斯多葛主义
第二十九章罗马帝国与文化的关系
第三十章普罗提诺
卷二 天主教哲学
导言
第一篇教父
第一章 犹太人的宗教发展
第二章 基督教最初的四个世纪
第三章 教会的三位博士
第四章 圣奥古斯丁的哲学与神学
第五章 公元五世纪和六世纪
第六章 圣边奈狄克特与大格雷高里
第二篇 经院哲学家
第七章 黑暗时期中的罗马教皇制
第八章 约翰·司各脱
第九章 公元十一世纪的教会改革
第十章 回教文化及其哲学
第十一章 公元十二世纪
第十二章 公元十三世纪
第十三章 圣托马斯·阿奎那
第十四章 弗兰西斯教团的经院哲学家
第十五章 教皇制的衰落
*
页码
×
删除
您确定要删除吗?
时间枯萎了青春的娇妍,
时间摧残了美人的眉黛,
它饱餐自然真理的珍馐,
万物都在等待着它那镰刀来割刈。
他们通常又补充说,他们自己的诗却是不可毁灭的。
时间的手掌尽管残酷,然而我期待
的诗篇将传之永久,万人争诵。
那天夜里我看见了“永恒”
像是一个纯洁无端的大光环,
它是那样地光辉又寂静;
在它的下面“时间”就分为时辰和岁月,
并被一些天体追赶着,像是庞大的幽灵在移动;全世界和世上的一切
就都在其中被抛掉。
也有些人—大抵是那些通过许多次的投生而得免于罪恶的人—最后终于达到了与诸神同在的永恒幸福:
但是最后他们在人间出现,作为先知、歌者、医生和君主;从此他们荣耀无比地上升为神,与其他诸神同享香火、同享供奉,免于人间的灾难,不受命运的摆布,也再不可能受到伤害。
这一切里面,似乎很少有什么是奥尔弗斯教义和毕达哥拉斯
主义所不曾包括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