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炮、病菌与钢铁

为什么现代社会中的财富和权力的分配,是以今天这种面貌呈现,而非其他形式?为何越过大洋进行杀戮、征服和灭绝的,不是美洲、非洲的土著,而是欧洲人和亚洲人?各族群间的生活差异为 …… [ 展开全部 ]
  • 作者:(美)贾雷德·戴蒙德
  • 出版社:Shanghai Translation Publishing House
  • 定价:55.00元
  • ISBN:7532772322
第 九 章 斑马、不幸的婚姻和安娜·卡列尼娜原则 ………… 151
  • 星星过来看热闹
    2020-02-24 16:40:20 摘录
    凶险的性情。当然,几乎任何一种体形够大的哺乳动物都能杀人。猪、马、骆驼和牛都杀死过人。然而,有些大型动物性情还要凶险得多,比其他动物也危险得多。动辄杀人的倾向使许多本来似乎理想的动物失去了驯化的候补资格。

    一个明显的例子是灰熊。熊肉是昂贵的美食,灰熊体重可达170磅,它们主要吃素(虽然也是可怕的猎手),它们素食的范围很广,它们靠吃人的食物下脚而茁壮生长(从而在黄石公园和冰川国家公园造成
    了巨大的问题),它们生长的速度也比较快。如果灰熊能在圈养中表现良好,它们就会成为绝妙的产肉动物。日本的阿伊努人做过试验,习惯上把饲养灰熊的幼崽作为一种宗教仪式的一部分。然而,由于可以理解的原因,阿伊努人觉得还是小心为妙,在灰熊的幼崽长到一岁大时便把它们杀来吃掉。较长时间地饲养灰熊可能是自杀行为;我不知道有谁
    养过成年灰熊。

    容易受惊的倾向。大型食草类哺乳动物以不同的方式对来自描者或人类的危险作出反应。有几种在觉察到危险时会变得神经张动作敏捷,并且照例立即逃走。还有几种则动作迟缓,不那么影张在群集中寻求保护,在受到威胁时站在原地不动,不到必要时不会跑。大多数鹿和羚羊(驯鹿是显著的例外)属于前一种,绵羊和山羊则属于后一种。

    群居结构。几乎所有驯化的大型哺乳动物都证明它们的野生租知有3个共同的群居特点:它们生活在群体里;它们在群体成员中维持一种完善的优势等级;这些群体占据重叠的生活范围,而不是相互的领域。例如,一个野马群包括一匹公马、多达半打的母马和一些小驹。母马A支配着母马B、C、D和E;母马B顺从母马A,但支配母C、D和E;母马C顺从母马B和A,但支配母马D和E;以此类推群在行进时,其成员保持着一种固定不变的次序:公马殿后;级别的母马居前,后面跟随着它的小马驹,次序按年龄排列,最小的排在前面;其他母马按级别排列,每匹母马后面跟随着它的按年龄排列的马驹。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星星过来看热闹
    2020-02-24 16:36:51 摘录
    生长速度。为了值得饲养,驯化动物也必须生长迅速。这个要求把大猩猩和大象给排除了,虽然它们都吃素,绝对不挑食,而且身上的肉也多。有哪一个想要成为饲养大猩猩或大象的大牧场主会花上15年时间去等待他的牧群长到成年那么大?需要役用象的现代亚洲人发现把大象从野外捉来加以调教要省钱得多。

    圈养中的繁殖问题。我们人类不喜欢在众目睽睽之下性交;有些具有潜在价值的动物也不喜欢这样做。这就是对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猎豹的驯化尝试中途夭折的原因,虽然几千年来我们一直怀有驯化它的强烈兴趣。

    我在前面提到过,驯养的猎豹作为比狗不知强多少倍的猎兽,曾受到古埃及人、古亚述人和现代印度人的重视。印度莫卧儿帝国的一个皇帝圈养了1000头猎豹。尽管许多富有的王公贵族为此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但他们所有的猎豹都是从野外捉来后驯养的。这些王公贵族想要使猎豹在圈养中繁殖的努力都落空了,直到1960年现代动物园的生物学家才成功地使第一头猎豹在动物园里出生。
    驯化失败原因2.3.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星星过来看热闹
    2020-02-24 16:34:25 摘录
    日常食物。每一次某种动物在吃某种植物或另一种动物时,食物生物量转换为取食者生物量的效率远远低于100%:通常在10%左右。

    就是说,要花费100左右的玉米才能喂养出一头1000磅重的牛。如果你想要养一只1000磅重的食肉动物,你就得用10000磅旁重的食草动物去喂它,而这10000磅重的食草动物又需要用10000磅的玉米来饲养。即使在食草动物和杂食动物中,也有许多像树袋熊这样的动物在偏爱植物方面过分挑剔,要想成为饲养场里的牲畜实在不敢恭维。

    由于这种根本性的缺乏效率,没有一种食肉的哺乳动物为了充当食物而被驯化。(其所以未能得到驯化,不是因为其肉硬或无味:我们一直在吃食肉的野生鱼类,而我本人也能证明狮肉馅饼的美味。)最最勉强的例外是狗。狗本来是被驯化来看门和做打猎的伙伴的。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田园将芜胡不归
    2018-08-30 16:03:47 摘录
    现在,让我们再回到我在本章开始时提出的那个问题。从一开始,动物驯化的最令人困惑的特征之一是那种表面上的随意性:有些动物驯化了,而它们的近亲却没有得到驯化。除少数几种外,所有可以作为驯化候补者的动物都被安娜·卡列尼娜原则排除了。人类同大多数动物结了一种不幸的婚姻,这是由于许多可能的原因中的一个或多个原因造成的:动物的日常食物、生长速度、交配习惯、性情、容易受惊的倾向以及群居组织的几个不同的特点。只有很少一部分野生哺乳动物由于在上述所有这些方面都能协调一致而最终得以和人类结成美满的婚烟。
    欧亚大陆的民族碰巧比其他大陆的民族继承了多得多的可驯化的大型野生的哺乳类食草动物。这一结果及其为欧亚大陆社会带来的全部利益,来自嘴乳动物地理学、历史和生物学这3个基本实。首先,欧亚大陆由于其广大面积和生态的多样性,一开始就拥有最多的可供驯化的候补动物。其次,澳大利亚和美洲,而不是欧亚大陆或非洲,在更新世晚期动物灭绝的大规模浪潮中失去了它们大多数可供驯化的候补动物—这可能是因为前两个大陆的哺乳动物不幸首先突然接触到人类,而且这时已是我们的进化史的后期阶段,我们的狩猎技巧已经得到了高度的发展。最后,证明适合驯化的幸存的候补动物,在欧亚大陆要多于其他大陆。只要研究一下那些不曾驯化的候补动物,就可以看出使其中每一种失去驯化资格的一些特有原因。因此,托尔斯泰可能会赞同一位前辈作家圣马太①的真知灼见:“被传唤者众,而被选中者少。”
    好像是第一次真正知道安娜卡列尼娜原则的意思。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周萌
    2017-04-12 08:04:24 摘录
    可驯化的动物都是可以驯化的不可驯化的动物各有各的不可驯化如要你认为你以前读到过和这差不多的字句,那你就说对了,只要稍稍改动一下,那就成了托尔斯泰伟大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著名的第一句话。幸福的家庭都是幸福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托尔斯泰这句话的意思是,为了得到幸福,婚姻必须在许多不同方面都是成功的两性的吸引、对金钱的共识、对孩子的管教、宗教信仰、三亲六眷,以及其他重大问题。在所有这些基本方面只要有一个方面出了问题,就可使婚姻毁掉,即使这婚姻所有其他必要的幸福因素一样不少这个原则推而广之,可以用来了解婚姻以外的生活的其他许多方面。对于成功,我们往往是寻求容易的、单一因素的解释。然而,对于大多数重大的事情来说,成功实际上需要避免许多个别的可能的失败原因。安娜·卡列尼娜原则说明了动物驯化的一个特点,这个特点对人类历史产生了严重的后果——那就是,许多看似合适的大型野生哺乳动物,如斑马和西瑞,从来没有被驯化过,而成功驯化的动物几乎清一色地出产在欧亚大陆。
    有的时候成功与失败之间真的是只差那么一点点。进度条走到99%就因为差的那1%可能最终就失败了,这样的结果跟只有1%成功可能性所得到的最终结果可能并没有什么不同。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