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万四千问

【内容简介】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四年来首部作品。“佛法能够解决你们的所有问题。” 宗萨仁波切在《八万四千问》前言中写道:“当我和中国朋友们吃饭或喝咖啡时,他们并没有把我当 …… [ 展开全部 ]
  • 作者: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 出版社: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 定价:45.00元
  • ISBN:7807097396
077学修佛法与日常生活
  • 太一
    2018-12-05 07:43:44 摘录
    事实上,正如很多人知道的那样,“精神物质主义”一直以来都很流行。事实上,“精神物质主义”比“物质物质主义”要危险得多。这就是为什么,你会看到,一些大寺庙的住持和僧侣尽管被贴上了“出离者”的标签,却变得非常有钱有势,贪婪而傲慢。事实上,比起那些装作是出离者的僧侣和喇嘛,我会更喜欢阿尔卡彭,因为这些僧侣和喇嘛是如此虚伪,他们甚至相信自己是真的出离,而那样真的很危险。
    那么,一个人在什么条件和情况下应该出离呢?当你真的看到你所想出离的事物的过患与虚妄的一面,并对之感到真正的厌烦,就是该出离的时候了。事实上,那一刻你已经开始出离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太一
    2018-12-05 07:40:49 摘录
    我遇见一些人,他们信仰某种特别的路径,声称是基督教、佛教、道教等更多宗教的混合体。我认为这是一种很好的尝试,有着善良的意愿,但它不仅不会有效,而且对人类来讲是种伤害。最好是保持多样性,就像有中国菜、印度菜、法国菜,这样人们可以选择。如果以和谐的名义将它们混在一起,最终只会做出一道不好的菜肴。
    至于儒学,我的理解是,它更像一种关于怎样生活的社会伦理与礼仪。儒学对证悟不一定感兴趣,既然这样,我看不到重大的冲突,你可以信仰佛教,同时应用儒家的价值。一个道家学者和修行者在一起,在我看来也有很多助益,但没有必要把道家和佛教混为一谈,对这二者来说,那都是帮倒忙。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太一
    2018-12-05 07:35:12 摘录
    做一个精神性的人意味着能够面对真理,并且屈服于真理,不论处境是好是坏。当好的事情发生时,珍视它;当坏的事情发生时,不要无法自拔或太过慌乱、歇斯底里。这是皈依佛、法和僧本质上的含义。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太一
    2018-11-30 21:03:02 摘录
    我肯定很多人把佛教看成是逃避现实。事实上,很少有人能够从我们误认为是现实的那种幻觉中逃离。如果你能够从物质主义的幻觉中逃离,那你已经很有成就了。我们的先祖们,佛陀、寂天菩萨和其他菩萨,并不是无家可归的流浪汉。事实上,佛陀和寂天菩萨都是王子——国王的儿子,过着皇室生活,享受至高无上的奢华与舒适。然而他们把那些都看成虚幻而痛苦的,然后从中逃离。
    所以,当我们皈依佛时,我们正在从这一幻觉中逃离。我们得从承认自己有某些被政府、家庭和文化强加的特定的幻觉与衡量标准开始。特别是在这个物质主义的年代,我们以拥有多少来衡量自己、来被衡量,完全忘了自己真正是谁。结果是我们变得如此无聊、老套,所有的人都穿一样的衣服,每个人都有同样的虚幻的目标。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byebye1977
    2018-06-03 09:04:36 摘录
    很多时候,修行者会像一个带伤的人混迹于人群那样去和别人交往,总是会小心保护自己的伤口,不落入人们的游戏,却也不让他人烦恼。参与他们的游戏,但不沉迷其中,在这个过程中甚至可能启迪人们的灵感。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byebye1977
    2018-06-03 08:55:51 摘录
    做一个精神性的人意昧着能够面对真理,并且屈服于真理,不论处境是好是坏。当好的事情发生时,珍视它;当坏的事情发生时,不要无法自拔或太过慌乱、歇斯底里。这是皈依佛、法和僧本质上的含义。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