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四年来首部作品。“佛法能够解决你们的所有问题。” 宗萨仁波切在《八万四千问》前言中写道:“当我和中国朋友们吃饭或喝咖啡时,他们并没有把我当 …… [ 展开全部 ]
  • 作者: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 出版社: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 定价:45.00元
  • ISBN:9787807097396
  • 2019-12-28 06:53:29 摘录
    ①十四根本戒(英 Fourteen Root Samayas):又称“十四根本堕”( fourteen rooDownfalls)。为新译派( Sarma tradition)十四条主要的三昧耶,包括:(1)证毁全刚上师;(2)违犯佛陀的教言;(3)嗔恨金刚师兄:(4)舍弃对众生的意心;(5)舍弃愿菩提心或行菩提心;(6)诋毁经典与密续的教法;(7)为根器不成熟者宣说密法;(8)伤害自身身体;(9)舍弃空性;(10)与恶友为伴(11)对空性不起信解;(12)令信士对教法生厌;(13)违背三昧耶誓言;(14)
    诋毁女性。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12-23 08:00:04 摘录
    1.轮回真的存在吗?
    轮回的意思是“不断地循环往复”。但是究竟是什么在不断地循环往复呢?是无明①、行及其结果(根据十二缘起支的教法)—每一支创造下一支。作为结果,轮回以一种既有序又混乱的方式,如此生动地、痛苦地、触手可及而又多姿多彩地存在着。轮回以那种方式存在
    着,就像一场噩梦。事实上,轮回的存在是如此系统以致我们甚至忘记了它是一个幻觉。轮回就是这样强有
    力地存在和运转,所以这不是我们应该开玩笑的事情。①无明(英 Ignorance):看待有情众生及外在器世界的错误方式,即认为器情世
    界为真实、独立、坚固和俱生的存在。②十二缘起(英 Twelve Interdependent Originations):广义上指轮回存在的过程。外在世界及有情众生被过去行为模式的习气以及习气与不协调的心理状态的相互作用推动,在痛苦中轮回,这个过程被认为依赖于十二个连续的支点,即十二缘起支( twelve links of dependent origination),包括:(1)无明、(2)行、(3)识、(4)名色、(5)六处、(6)触、(7)受、(8)爱、(9)取、(10)有、(1)
    生、(12)老死。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12-23 07:42:01 摘录
    ①轮回(梵 Samsara):众生在六道中生、死、投生的循环,其性质是痛苦常和无明的。轮回也指凡夫被无明、二元分别、业和烦恼遮蔽心性的状无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12-23 07:41:38 摘录
    即便是有时善良而慈悲的人也会发现,一直保持这种状态并充满耐心是非常困难的。例如,我自认是很有耐心的,但巴黎的出租车司机以世界最差闻名,他们粗暴地对待乘客,好像搭乘是免费的一样。一天晚上我在巴黎坐出租车,开车的是位粗鲁无礼的司机。他开得很快,然后猛踩刹车,以致我受了伤。我很生气,失去了耐心,却不知
    能做什么,我正好坐在后排,于是就地小便了。
    所以,即便是像我一样,生下来就是佛教徒,也不
    是一直都有耐心的。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12-23 07:27:49 摘录
    6.用物质主义的方式来探索因缘会误导我们吗?
    绝大多数中国人并不是一点儿都不相信因缘,而是
    只相信自己能够明显感知的物质的因缘。
    所以他们相信,如果有很多钱,或者有个好丈夫或者晋升为高官,你就会幸福。但事实并不总是这样。很多有钱人没有时间欣赏金盏花的黄颜色;一个好丈夫可能有勃起障碍;一个有权有势的高官可能有具“壁橱
    里的骷髅”①,日后将会回来缠扰他。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12-23 07:26:59 摘录
    ①法身(焚 Dharmala):字义为“实相之身”( Absolute or Truth Boc)。或佛后证悟的功德显示为佛的三身,即法身( Dharmala)、报身( Sambbosaka)和化身( Nirmanakaya)。此三身不仅相关于我们心识本质的三个面向,也相关于一切
    现象。我们感知的外在事物为化身,其体性为报身,自性为法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12-23 07:17:04 摘录
    ①缘起(英 Interdependent arising/ Interdependent origination):一切现象皆各由其特殊因缘之聚集而生的自然法则。一切现象,皆非无因而显现,亦非由无因之造物主所创造。一切事物均完全依于因缘和合而生;没有因缘,事物是不可能出现的。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12-23 07:15:32 摘录
    ①胜义谛:真理分为二谛:世俗谛( Relative Truth)及胜义谛( Ultimate Truth)。世俗谛描述事物显现的相对性真理,胜义谛描述真实无谬的实相的绝对真理。这两个层面的真理在四大哲学流派及金刚乘中有不同的定义,渐进地深入并接近事物的实相。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12-23 07:06:39 摘录
    希望至少对一部分人而言,这本小书能发挥另外种作用。和世界上其他地方一样,中国在不断改变。伴随着新形式的信息技术的传播,讽刺的是,过量的信息供给却使很多年轻人似乎比从前更加疏离。全球数以百万计的人日益激烈地挣扎着,为了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给自己找一处容身之地—一不仅指一份好工作还包括找到一种办法来弄明白自己究竟是谁。为了寻求身份认同,我们甚至听说数以千计的人去参与极端组织。因此,要指导人们在这个世界上找到一个稳妥健全之地,有效信息就显得日益关键。希望书中的对话至少能够为
    些满怀着热诚探索真理的人们开启大门。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12-23 07:02:26 摘录
    对我而言,这恰好证实了佛陀说过的话——无论我们人类发明了多少办法来让事物变得更简单易行、功能强大、可测度、可称量,无论我们做什么,不确定性带来的焦虑感永远不会消失。事实上,我们在物质上越富有,
    我们的不安全感和不确定性就越强烈和凸显。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6-19 01:16:10 摘录
    5.佛学中关于十二缘起的教授不是很好懂,也很难记住。仁波切可否用通俗一些的话开示轮回过程?
    十二缘起(梵文叫 nidhanas),是非常重要同时也非常复杂的教授。它深奧而精妙地展示了因果是如何运转的—一个因如何产生果,然后这个果又如何变成另一个果的因。因果循环的持续就是我们所说的轮回,而因果循环的终止则叫做涅槃°。
    所以十二缘起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图解,让我们从根本原因上来着手处理我们所经历的痛苦与问题。简单地表述,当我们看到某个物体,比如说一个橘子,首先我们把橘子看成一个整体,而不是果皮、果汁、果肉、果

    ①涅槃(梵 Nirvana):梵文字义为“寂灭”( Extinguished),指证悟。净化一切苦及苦因(即寂灭)后的寂静状态。广义来讲,涅榮涵括了小乘和大乘中不同层次的证悟(如声闻、缘觉或佛)。当涅榮或证悟仅指脱离轮回(即小乘的目标),这并不等同于获得佛果。因此佛果也被称为“无涅”( Non-Abiding
    nura),即既不住于轮回也不住于涅榮的状态


    核等组成部分。并且,我们把橘子看成是一个独立的存在,而不是依存于橘子树、阳光、土壤、采摘者等一系列因缘的存在。在我们的经验中,橘子好像是永恒的实体,而不是一个会腐败发霉,或者会和唾液混合在一起被消化掉,然后变成大小便排出体外的暂时存在的现象。所以,基本上你对于那个叫做橘子的现象有着错误的概念而那就是产生轮回痛苦的核心错觉。
    这一误解导致了十二缘起中的下一支—行支。旦你有了“橘子是整体的、独立的和永恒的存在”这种错觉,下一支缘起就会生起。那个错觉让你产生诸如渴求橘子、希望得到橘子、害怕得不到橘子等情绪,以及
    尝试得到橘子的行为。所有这些把你带向橘子的生,橘子的生转而把你带向橘子的死。
    当然,这只是表达甚深十二缘起的一种简要而概括的方式。

    所以,切断因果之链的策略是,首先分析,失去或者得不到橘子的痛苦从哪里来—来自想要得到橘子的渴望与行为。随着更加深入地分析,我们认识到,这种渴望本身始于一种错觉,即把某种事物看成一个叫做橘子的存在,所以我们尝试着手解决这个错觉。

    一旦这个错觉停止,对于橘子的希望和恐惧就不会再生起,渴望和执着之链也随之停止,橘子的生与死也就会停止。于是,一旦你从把橘子认为是真实存在的错觉中解脱出来,就不会再有更多的转世重生。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12-10 18:14:05 摘录
    在死亡过程中发生什么完全取决于不同的情况——死亡原因、死亡方式,以及你有多少准备,换句话说,也就是你关于死亡有多少认识。死亡是生命不可避免的一大部分。事实上,在佛教里,死亡随时都在发生。
    当你有了正确的认识并有所准备,你至少就准备好了可以放下俗事,放下你的计划、野心、目标、担忧与争执。如果你不相信有来世,那么基本上你就像一滴水蒸发了一样,或许就没什么好想的。但是如果你死后依然延续下去——不是身体,而是你的意识在延续,那么让自己有所准备就是再合理不过的了。
    我们可以训练自己的心识,使之习惯处于善良、慈悲、有创造性、清醒和理智的状态中。当然,如果你追寻某种精神之道,你可以影响自己的心识,让它更具精神性。对修行者来说,死亡像一种提醒,同时也是一个机会。对不修行的人来说,死亡是我们拒绝承认的、忌讳的事情。所以,为死亡做好准备比较好,那样我们会生活得更加完整。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12-10 08:12:49 摘录
    不仅是艺术,甚至政治、经济以及其他一切——当我们怀着正确的动机去开始努力的那一刻,我认为就已经是一种成功了。成功不能以完成的工作来衡量,而应该用是否以正确的动机开始来衡量。如果一项工作以正确的动机开始,即使连百分之一都没有完成,大乘佛教也会把它视为是成功的。不管怎样,“工作完成了”是什么意思呢?工作永远也做不完,而且也不应该做完。所以我认为艺术家、喇嘛、僧侣、政治家、警察、护士和军人——所有人都必须努力让自己的工作和正确的动机相吻合。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12-10 08:00:10 摘录
    佛教的力量来源于对思辨与批判性思维的珍视。一直如此。如果你了解古代那些伟大的大学,比如那烂陀,就会很清楚,佛陀本人提倡批判性思维。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其他地方,人们始终不应该忘记这一点。对于佛教的存续来说,对思辨与批判性思维的这种承许可能比慈善活动更加重要。与布施免费汤羹的寺院相比,我更喜欢一个有正规学术课程、能够学习批判性思维的寺院。
    正如我之前所说,年轻人应该认识到,成为佛教徒不一定意味着必须成为僧侣,或者放弃拥有的一切去加入一个寺院。他们仍然可以听摇滚、跳舞、享受生活。当然,成为佛教徒以后,即便可能没有能力帮助他人,但至少要努力做到不伤害别人。他们可以继续自己的职业生涯,同时追随佛法。认识到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12-10 07:52:57 摘录
    中国有些新现象,我认为真的很好。过去的中国佛教徒可能更加重视虔诚心,但现在的中国人更具批判精神。然而即便带着所有这些批判性的思考,中国人对佛教还是感觉很熟悉、很亲近。佛教正在中国盛行。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