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搞定I:无压工作的艺术(最新版)
本书是时间管理经典著作《搞定I》的最新版。 在今天这个信息量和工作量倍增的世界,一些老的工作方法已经失去了效用。每一个职场中人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体验:压力重重;太多事情都
……
[ 展开全部 ]
理不清头绪;似乎永远被各种任务和目标追赶着……时间管理大师戴维·艾伦将指导你走出规划和执行工作中的泥沼,通向高效、轻松的彼岸。要想让事情井井有条,关键便是——从容、放松。 《搞定I:无压工作的艺术》中我们可以学到:运用“执行、指派、延迟和放弃”原则来清空你爆满的工作篮。 实现对邮件、书面材料以及所有档案的完美管理。 合理规划和细分任务,让工作走上良性、高效运行的道路。
[ 收起 ]
作者:[美]戴维·艾伦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定价:42.00元
ISBN:750865479X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21 )
评价 (1 )
第一部分 通向从容之道
文青亲亲
2017-09-25 17:44:23 摘录
总体检视工作的“六层次法”
事情的重要性是决定你行动选择的基本根据。但是,并没有一个可靠的模型或工具能够帮你确定实际工作中各项任务的优先级别。为了明确到底哪些工作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必须首先搞懂我
们工作到底是为了什么。至少可以从个不同的层次对此进行审视。我们可以用视野即知觉距离的概念进行类比。就像从一幢建筑物里往外看,你会在不同
的楼层看到不同的景象。
5楼视野:目的和原则。
4楼视野:愿景。
3楼视野:目标。
2楼视野:关注点及责任范
1楼视野:当前项目。
地面:当前行动。
地面:当前行动在你的行动清单上,堆积着需要处理的一切事务:即使地球停止转动、你不再接收更多的任务和信息你大概也要处理超过100件这样的事项
1楼视野:当前项目当前需要完成的工作,通常数量在30-100项之间。这些都是你希望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取得成效的事情。
2楼视野:关注点及责任范围你的兴趣及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让你承担了之前的各种工作。在生活和工作的重点领域里,你希望各个方面都能取得一定的成果或者保持一定水准。这些并不是必须完成的事项,可以将其作为评估我们的经验和行动的标准,以使我们在工作和生活方面保持均衡和可持续发展。将这些责任和义务一并诉诸文字,并经常回顾检视,将有助于你更加全面地对自己的项目清单进行分析和评估。
3楼视野:目标在生活的不同领行你的义务,兑现
域,你希望有哪些新的体验?通过12年的努力,要为自己的工作开创一个什么样的新局面?
4楼视野:愿景展望未来3-5年的发展前景,你必定会从一个更加广阔的角度着眼:管理策略、周边环境发展的趋势、事业和生活转变的条件。内在的因素包括事业、家庭、财务以及生活质量诉求和考量方面的长期目标;外部因素包括技术进步、全球化进程、市场趋势及竞争等,而在这一层面的决策将会影响前述各个层面的内容。5楼视野:目的及原则这就是我们整个生活的全景。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张玉
2017-07-10 22:39:49 摘录
轻松自如地控制一切的关键是:
(1)明确判定工作的预期结果(目标)以及为达成结果所需要执行的下一步具体行动;
(2)把一切尚待解决的工作的提示信息安置在一个完善可靠的系统中,并定期回顾和检查。
这就是我所说的“横向”管理的重点。
横向管理的重点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张玉
2017-07-09 23:46:14 摘录
总体检视工作的“六层次法”
事情的重要性是决定你行动选择的基本根据。但是,并没有一个可靠的模型或工具能够帮助你确定实际工作中各项任务的优先级。为了明确到底哪些工作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必须首先搞懂我们
工作到底是为了什么。至少可以从六个不同的层次对此进行审视
我们可以用高度的概念进行类比:
(1)5万英尺以上:人生。
(2)4万英尺:3~5年的展望。
(3)3万英尺:1~2年的目标。
(4)2万英尺:责任范围。
(5)1万英尺:当前的项目/目标。
(6)跑道:目前的行动。
层次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1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张玉
2017-07-09 23:45:01 摘录
1.确定某一时刻具体行动的“四标准法”在星期三下午3点22分时,你如何选择下一步行动呢?你可以按顺序采用下面四个标准:
(1)情境
(2)有多少时间
(3)有多少精力
(4)重要性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张玉
2017-07-06 08:02:53 摘录
影响成功手机的因素
1每一件悬而未决的事情都必须存储在你的收集系统中
而不是在你的大脑里。
2.你应该尽可能地控制收集工具的数量,越少越好,够用即可。
3.你必须定期清空这些设备。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张玉
2017-07-06 08:00:48 摘录
收集工具
工作篮
纸质记事簿
电子记事簿
录音设备
电子邮件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张玉
2017-07-06 00:01:59 摘录
对行动的横向管理和纵向管理
你需要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来控制各种事务、项目和行动。“横向”控制是把你所涉及的所有行动都管理起来,保证毫无遗漏地加以执行。
相比之下,“纵向”控制则是指针对每个具体的主题或项目所进行的思考。
横向控制和纵向控制的目标是一致的:解除你精神上的负担并把事情做好。恰到好处的行动管理能够令你轻松自如地游历于工作和生活的广阔领域之中,同时,对项目的适度聚焦能让你彻底了解和掌控项目所需的具体环节。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张玉
2017-07-05 23:57:59 摘录
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
经过多年的观察,我发现自下而上的工作方法对提高个人工作效率最具实用价值,即从当前活动和任务的最底层入手来处理事务。
一般观点认为,最恰当的做事方法应该是自上而下地进行处理:首先确定个人的人生目标或公司的长期目标,然后定义工作的主要目标,最后把焦点集中到实施计划的细节问题上。然而实际情况是,大多数人总是陷于日常繁杂的事务中难以脱身,进而严重阻碍了他们去集中精力总揽大局,所以自下而上的方法反而更加行之有效。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张玉
2017-07-05 23:56:19 摘录
管理你的行动
首先,培养一个习惯:在大脑中不留任何事情。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张玉
2017-07-05 23:51:03 摘录
为什么有些事情总是萦绕在你的心头
1、你还没有明确地认定它们的预期结果是什么。
2、你还没有确定你下一步的具体行动到底是什么。
3、你还没有把预期结果和即将采取行动的提示信息存入你所依赖的系统中去
为什么有些事萦绕在心头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张玉
2017-07-05 23:48:18 摘录
“知识工作”的本质
“知识工作”的真实本质和操作原则是:你对工作投入的思考,应该比你现在实际付出的多,但是比你所预想的要少。就像彼得·德鲁克所描写的那样:“在知识工作中,任务没有被完全没有的话这项工作的预期成果是什么?’
想要获得高收益一定要明确的认定预期结果。
然而事实上思考结果是促使希望转换为现实的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
知识工作的本质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张玉
2017-07-05 23:35:28 摘录
管理承诺时的基本要求
首先,如果这件事总占据着你的头脑,你的思维就会受阻。任何一件你认为没有完成的事情,都必须置于一个客观可靠的体系中,或者是我称之为“工作篮”的工具之中必须经常回访并且清理它。
第二,你必须明白你的工作到底是什么。你还必须作出判断需要采取什么行动来推动工作的进程。
第三,一旦决定了需要采取的行动方案,你必须在某一个你会经常查阅的体系中安排组织好这些行动的提示信息。
管理承诺时的基本要求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张玉
2017-07-05 23:28:51 摘录
现在,大多数人接手的大部分工作却都没有明确的界定。我所认识的大多数人,他们手头上都至少堆积着半打的事情需要立刻处理。即使他们搭上所有的时间苦苦努力,也不可能把一切都做到尽善尽美。很可能你也正面对着类似的困境:这次会议讨论是否透彻?这个培训计划是否会有效?主管人员的薪酬结构是否合理?正在起草的文章是否能鼓舞人心?即将召开的员工会议能否起到鼓舞士气的作用?公司的重组计划是否行之有效?此外,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要想更加出色地完成任务,我们都知道相关资料越多越好,那么现在你能够搜寻到多少相关资料呢?回答是:无穷无尽!另一方面,工作缺乏明确的界定导致每个人的工作量加大。今天,许多机构的运作都需要各部门之间互相交流、彼此合作。企业中各部门之间的壁垒正在削弱,任
何部门都需要查看其他平级部门的各种邮件。
为什么工作会茫然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第一部分 通向从容之道
第1章 新情况,新做法
像实干家一样思考问题,像思想家一样付诸行动。
第2章 掌控生活:横向管理工作流程的5个阶段
我们应该使任何事物都变得越简单越好,而不是比较简单。
第3章 控制项目:纵向管理项目计划的5个阶段
当着手处理平凡琐事的时候,必须着眼于大局,这样一来,所有的烦琐小事才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第二部分 远离压力,提高效率
第4章 准备工作:确定时间、空间和工具
提升个人工作效率的最佳手段之一,就是拥有你乐于使用的管理工具。
第5章 收集阶段:归拢材料
训练自己发现那些没有做到位的事情。
第6章 理清阶段:清空文件夹
文件夹是一个处理问题的站点,而不是一个存储容器。
第7章 组织阶段:建立好清单
在从局部管理向全局总揽的转化过程中,一个完整和同步的工作清单堪称一个主要的运作手段。
第8章 回顾阶段:保障系统的有效运行
只要你保证在适当的时间查阅适当的资料,每天仅仅几秒钟也就是回顾检查所需要的全部时间。
第9章 执行阶段:选择最合适的行动
你的工作是发现你的工作,然后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第10章 学会控制项目
准备行动、创造条件,对工作进行一些创造性的思考。然后,你能就把大多数人远远地抛在后面了。
第三部分 三个关键原则
第11章 原则一:养成收集的习惯
焦虑感和内疚感并非是由于承担太多的工作而造成的,这是由于你撕毁了同自己签订的协议而自然导致的后果。
第12章 原则二:确定“下一步行动”
无论问题有多么大、多么严峻,你总可以向解决它们的方向迈出小小的一步,从而根除掉束手无策的感觉。行动起
第13章 原则三:学会关注结果
没有明确任务的展望充其量只是一个梦想,而缺乏前景的任务只是痛苦和艰辛的劳作。同时拥有前景和任务才是世
第14章 GTD和认知科学
第15章 GTD精进之路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第一部分 通向从容之道
第1章 新情况,新做法
像实干家一样思考问题,像思想家一样付诸行动。
第2章 掌控生活:横向管理工作流程的5个阶段
我们应该使任何事物都变得越简单越好,而不是比较简单。
第3章 控制项目:纵向管理项目计划的5个阶段
当着手处理平凡琐事的时候,必须着眼于大局,这样一来,所有的烦琐小事才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第二部分 远离压力,提高效率
第4章 准备工作:确定时间、空间和工具
提升个人工作效率的最佳手段之一,就是拥有你乐于使用的管理工具。
第5章 收集阶段:归拢材料
训练自己发现那些没有做到位的事情。
第6章 理清阶段:清空文件夹
文件夹是一个处理问题的站点,而不是一个存储容器。
第7章 组织阶段:建立好清单
在从局部管理向全局总揽的转化过程中,一个完整和同步的工作清单堪称一个主要的运作手段。
第8章 回顾阶段:保障系统的有效运行
只要你保证在适当的时间查阅适当的资料,每天仅仅几秒钟也就是回顾检查所需要的全部时间。
第9章 执行阶段:选择最合适的行动
你的工作是发现你的工作,然后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第10章 学会控制项目
准备行动、创造条件,对工作进行一些创造性的思考。然后,你能就把大多数人远远地抛在后面了。
第三部分 三个关键原则
第11章 原则一:养成收集的习惯
焦虑感和内疚感并非是由于承担太多的工作而造成的,这是由于你撕毁了同自己签订的协议而自然导致的后果。
第12章 原则二:确定“下一步行动”
无论问题有多么大、多么严峻,你总可以向解决它们的方向迈出小小的一步,从而根除掉束手无策的感觉。行动起
第13章 原则三:学会关注结果
没有明确任务的展望充其量只是一个梦想,而缺乏前景的任务只是痛苦和艰辛的劳作。同时拥有前景和任务才是世
第14章 GTD和认知科学
第15章 GTD精进之路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
编辑书摘
书摘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写点笔记吧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
这条书摘是属于哪一章节的?
第一部分 通向从容之道
第1章 新情况,新做法
像实干家一样思考问题,像思想家一样付诸行动。
第2章 掌控生活:横向管理工作流程的5个阶段
我们应该使任何事物都变得越简单越好,而不是比较简单。
第3章 控制项目:纵向管理项目计划的5个阶段
当着手处理平凡琐事的时候,必须着眼于大局,这样一来,所有的烦琐小事才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第二部分 远离压力,提高效率
第4章 准备工作:确定时间、空间和工具
提升个人工作效率的最佳手段之一,就是拥有你乐于使用的管理工具。
第5章 收集阶段:归拢材料
训练自己发现那些没有做到位的事情。
第6章 理清阶段:清空文件夹
文件夹是一个处理问题的站点,而不是一个存储容器。
第7章 组织阶段:建立好清单
在从局部管理向全局总揽的转化过程中,一个完整和同步的工作清单堪称一个主要的运作手段。
第8章 回顾阶段:保障系统的有效运行
只要你保证在适当的时间查阅适当的资料,每天仅仅几秒钟也就是回顾检查所需要的全部时间。
第9章 执行阶段:选择最合适的行动
你的工作是发现你的工作,然后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第10章 学会控制项目
准备行动、创造条件,对工作进行一些创造性的思考。然后,你能就把大多数人远远地抛在后面了。
第三部分 三个关键原则
第11章 原则一:养成收集的习惯
焦虑感和内疚感并非是由于承担太多的工作而造成的,这是由于你撕毁了同自己签订的协议而自然导致的后果。
第12章 原则二:确定“下一步行动”
无论问题有多么大、多么严峻,你总可以向解决它们的方向迈出小小的一步,从而根除掉束手无策的感觉。行动起
第13章 原则三:学会关注结果
没有明确任务的展望充其量只是一个梦想,而缺乏前景的任务只是痛苦和艰辛的劳作。同时拥有前景和任务才是世
第14章 GTD和认知科学
第15章 GTD精进之路
*
页码
×
删除
您确定要删除吗?
事情的重要性是决定你行动选择的基本根据。但是,并没有一个可靠的模型或工具能够帮你确定实际工作中各项任务的优先级别。为了明确到底哪些工作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必须首先搞懂我
们工作到底是为了什么。至少可以从个不同的层次对此进行审视。我们可以用视野即知觉距离的概念进行类比。就像从一幢建筑物里往外看,你会在不同
的楼层看到不同的景象。
5楼视野:目的和原则。
4楼视野:愿景。
3楼视野:目标。
2楼视野:关注点及责任范
1楼视野:当前项目。
地面:当前行动。
地面:当前行动在你的行动清单上,堆积着需要处理的一切事务:即使地球停止转动、你不再接收更多的任务和信息你大概也要处理超过100件这样的事项
1楼视野:当前项目当前需要完成的工作,通常数量在30-100项之间。这些都是你希望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取得成效的事情。
2楼视野:关注点及责任范围你的兴趣及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让你承担了之前的各种工作。在生活和工作的重点领域里,你希望各个方面都能取得一定的成果或者保持一定水准。这些并不是必须完成的事项,可以将其作为评估我们的经验和行动的标准,以使我们在工作和生活方面保持均衡和可持续发展。将这些责任和义务一并诉诸文字,并经常回顾检视,将有助于你更加全面地对自己的项目清单进行分析和评估。
3楼视野:目标在生活的不同领行你的义务,兑现
域,你希望有哪些新的体验?通过12年的努力,要为自己的工作开创一个什么样的新局面?
4楼视野:愿景展望未来3-5年的发展前景,你必定会从一个更加广阔的角度着眼:管理策略、周边环境发展的趋势、事业和生活转变的条件。内在的因素包括事业、家庭、财务以及生活质量诉求和考量方面的长期目标;外部因素包括技术进步、全球化进程、市场趋势及竞争等,而在这一层面的决策将会影响前述各个层面的内容。5楼视野:目的及原则这就是我们整个生活的全景。
(1)明确判定工作的预期结果(目标)以及为达成结果所需要执行的下一步具体行动;
(2)把一切尚待解决的工作的提示信息安置在一个完善可靠的系统中,并定期回顾和检查。
这就是我所说的“横向”管理的重点。
事情的重要性是决定你行动选择的基本根据。但是,并没有一个可靠的模型或工具能够帮助你确定实际工作中各项任务的优先级。为了明确到底哪些工作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必须首先搞懂我们
工作到底是为了什么。至少可以从六个不同的层次对此进行审视
我们可以用高度的概念进行类比:
(1)5万英尺以上:人生。
(2)4万英尺:3~5年的展望。
(3)3万英尺:1~2年的目标。
(4)2万英尺:责任范围。
(5)1万英尺:当前的项目/目标。
(6)跑道:目前的行动。
(1)情境
(2)有多少时间
(3)有多少精力
(4)重要性
1每一件悬而未决的事情都必须存储在你的收集系统中
而不是在你的大脑里。
2.你应该尽可能地控制收集工具的数量,越少越好,够用即可。
3.你必须定期清空这些设备。
工作篮
纸质记事簿
电子记事簿
录音设备
电子邮件
你需要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来控制各种事务、项目和行动。“横向”控制是把你所涉及的所有行动都管理起来,保证毫无遗漏地加以执行。
相比之下,“纵向”控制则是指针对每个具体的主题或项目所进行的思考。
横向控制和纵向控制的目标是一致的:解除你精神上的负担并把事情做好。恰到好处的行动管理能够令你轻松自如地游历于工作和生活的广阔领域之中,同时,对项目的适度聚焦能让你彻底了解和掌控项目所需的具体环节。
经过多年的观察,我发现自下而上的工作方法对提高个人工作效率最具实用价值,即从当前活动和任务的最底层入手来处理事务。
一般观点认为,最恰当的做事方法应该是自上而下地进行处理:首先确定个人的人生目标或公司的长期目标,然后定义工作的主要目标,最后把焦点集中到实施计划的细节问题上。然而实际情况是,大多数人总是陷于日常繁杂的事务中难以脱身,进而严重阻碍了他们去集中精力总揽大局,所以自下而上的方法反而更加行之有效。
首先,培养一个习惯:在大脑中不留任何事情。
1、你还没有明确地认定它们的预期结果是什么。
2、你还没有确定你下一步的具体行动到底是什么。
3、你还没有把预期结果和即将采取行动的提示信息存入你所依赖的系统中去
“知识工作”的真实本质和操作原则是:你对工作投入的思考,应该比你现在实际付出的多,但是比你所预想的要少。就像彼得·德鲁克所描写的那样:“在知识工作中,任务没有被完全没有的话这项工作的预期成果是什么?’
想要获得高收益一定要明确的认定预期结果。
然而事实上思考结果是促使希望转换为现实的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
首先,如果这件事总占据着你的头脑,你的思维就会受阻。任何一件你认为没有完成的事情,都必须置于一个客观可靠的体系中,或者是我称之为“工作篮”的工具之中必须经常回访并且清理它。
第二,你必须明白你的工作到底是什么。你还必须作出判断需要采取什么行动来推动工作的进程。
第三,一旦决定了需要采取的行动方案,你必须在某一个你会经常查阅的体系中安排组织好这些行动的提示信息。
何部门都需要查看其他平级部门的各种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