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香港建制派和泛民主派之间的政治辩论长期失焦,本应是香港社会讨论重心的本地政策议题却沦为双方政治和意识形态斗争的工具。因此,香港的政治话语中,最能引起激烈争论和有效辩论的往往不是那些重要的“在地”议题( local issues),反而是那些香港社会根本无力可及的空洞的国家层面的政治和意识形态问题。即使本地政策议题也常常出于政治斗争的需要而被无限上纲和泛政治化,得不到专业的深入讨论。最终形成的结果是——除非特区政府主动进行私下政治交易——基本上全部立法会议员都按阵营站队,关乎民生的本地政策问题被作为打击国家政权和现行政治体制的武器和工具。
第一,所谓“建制派”与“泛民主派”之间的划分标准本身就是不合理的在现代政治体系里,出现相对保守阵营和相对自由阵营的对立本来是选举政治的常态,但这样的阵营区分,通常是“议题主导型”,即:双方阵营的差别主要体现在针对各种具体政策议题的不同政纲。比如究竟是大政府还是小政府、增税还是减税、福利优先还是效率优先、支持堕胎还是反对堕胎,等等。
议题主导型的政党分野格局有利于选民在复杂的现代政治生活中作出较为便捷的判断和选择。但现代政治体系的政治阵营区分除非是在革命或者政变等特殊情形下——鲜见以对政权和政治体制的根本态度来划分界线。特别是在现代议会制度下,更少见主要反对党是以推翻现行体制、拒绝承认政权为政纲的。但不幸的是,香港对于建制和泛民的区分,基本是根据不同政党对于国家主体政治秩序的态度,以及对于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态度—即所谓“爱国爱港”问题来划分,而非基于对香港本地事务的不同政纲来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