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哈佛中国史04•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
【内容简介】 《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是“哈佛中国史”丛书的第四卷。从10世纪唐代后期到宋帝国早期,中国发生的转变标志着中华帝国出现了历史上最具决定性的断裂——北方士
……
[ 展开全部 ]
族靠着谱牒的政治优势而形成的“旧世界”,在延续了几百年后最终在880—960年间的混乱和内战中消失了;随着士族的衰亡和士大夫阶级的出现,旧的治国之道被遗落。士大夫阶级受到儒家学说的熏陶并通过了科举考试,决心承担起重塑中国传统的责任。他们在政治、意识形态、哲学、文化、文学、艺术、科技上所取得的成就与那些改变了日常生活的、强大的经济力量结合在一起,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并界定宋代是一个转型朝代。 ――――――――― 哈佛中国史(全六卷) [加]卜正民(Timothy Brook)主编 01 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 [美]陆威仪(Mark Edward Lewis)著 王兴亮 译 02 分裂的帝国:南北朝 [美]陆威仪(Mark Edward Lewis)著 李磊 译 周媛 校 03 世界性的帝国:唐朝 [美]陆威仪(Mark Edward Lewis)著 张晓东 冯世明 译 方宇 校 04 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 [德] 迪特•库恩(Dieter Kuhn)著 李文锋 译 邵君安 校 05 挣扎的帝国:元与明 [加]卜正民(Timothy Brook)著 潘玮琳 译 06 最后的中华帝国:大清 [美]罗威廉(William T. Rowe)著 李仁渊 张远 译 ----------------- 【编辑推荐】 【西方著名汉学家写给大家的新宋史】 西方宋史研究的杰出学者、德国著名历史学家迪特•库恩教授凭一己之力、专门为大众读者撰写的新宋史,国内首次出版;代表50年来世界中国史全新研究成果,数十所世界一流高校中国史指定教材,英语世界宋史首选必读;简洁清晰,通俗易懂,为大众读者阅读宋史首选!宋史专家邓小南、李华瑞联袂推荐! ――――――――― 【全球史视野,跨学科跨领域的全新宋史】迪特•库恩教授立足世界看中国,从全球史的崭新视角真正做到跨学科跨领域解读宋朝历史,涵括地理学、人类学、社会学、城市史、环境史、医疗史、女性史、艺术史、科技史、物质文化史等多个学科领域,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地展现了儒家统治之下、转型之中的宋朝如何影响中国社会的道路选择。 ――――――――― 【高度评价宋代的历史地位,全面反映西方学界的宋史研究成果】长期以来国内对宋代的历史地位评价较低,而本书则较为全面反映了欧美学界对宋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高度评价,尤其突出了宋代的多功能的大都市发展、纸币的创制和使用、手工业技术进步三个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在当时世界范围的领先地位。 ――――――――― 【专题叙事,内容广博,优美晓畅】全书分为12个专题,以生动简练的语言,概括了两宋立国的时代背景、内外关系、政治格局,讲述了当时的社会文化、礼仪习俗、艺术世界,介绍了都市风貌的演进、生产领域和日常生活的变迁,涵盖丰富,涉及诸多领域,从人来人往的店铺与市场中出售货品过剩,到缠足的起源、为口腔卫生找寻空间、墓室构造,不仅是专业学者的案头必备,更是普通读者的宋史必读佳作。 ――――――――― 【关于套书】六卷本“哈佛中国史”丛书 《哈佛中国史》六卷本丛书,由国际著名汉学家卜正民教授领衔主编,集结罗威廉、陆威仪和迪特•库恩三位知名汉学家,萃集半个世纪以来西方最新的中国史研究成果,以全球史视野、多学科学识颠覆传统中国史叙述模式,倾十年之功写就,是继《剑桥中国史》之后最能代表西方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史研究全新成果和水准的多卷本中国通史。 《哈佛中国史》丛书站在风起云涌的21世纪,从全球史角度重写“世界中国史”,引导世界重新思考当下中国。丛书上自公元前221年秦朝一统天下,下至20世纪初清朝终结,分为六个帝国时代——秦汉古典时代、南北朝大分裂、世界性帝国唐朝、宋朝的社会转型、气候变迁影响下元明帝国的兴衰,以及成就斐然、盛况空前的大清王朝,进而串起2000年中华文明跌宕起伏的荣辱命运。 《哈佛中国史》丛书专为普通读者而作,语言生动活泼,文风简明精悍,结构精致合理,极富故事性和启发性,是一套给大众读者的权威、简洁、清晰、独特的全新中国通史。 《哈佛中国史》丛书出版后获得很多赞誉,被称为“多卷本中国史的黄金标准”,堪称哈佛大学出版社的典范之作,已被芝加哥大学、康奈尔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数十所世界知名大学指定为中国史课程教材。 ----------------- 【名人推荐】 ★我希望我们抱着生命经验之复杂的想法,而不是退回到“历史事件之所以发生就是因为它该发生”那一套统一的、早已建构出的历史叙述中。我们应该从自己所写时代的内部而非外部来呈现那些岁月,但同时,我们的写作也需要囊括该时期内中国所征服的地区,这就要求我们不仅从内部来观察,还要具备全局眼光,将影响该地区历史进程的非汉人形象更加具体。这套书仍保留的一个传统是按照朝代来划分中国历史。之所以这么做,部分是因为朝代变更往往意味着正式统治者的改变,由此人民的生活组织方式也改变了;更重要的是因为朝代的确提供了时间定位,方便人们明白自己在历史的何处徜徉。所以,读者会在这一套书中见证朝代兴衰,但也能更多地了解某个时代的经济、社会、文化,以及人民的日常生活,而不是像在故事书中那样只看到皇帝和大将军们的传奇故事。 ——主编卜正民,著名汉学家,“哈佛中国史”中文版总序 ★透过海外中国学家对“中国/历史”的叙述,我们不仅能看到“异域之眼”中的“中国史”,而且能看到塑造“中国史”背后的理论变化,也能看到重写“中国史”背后的世界/全球史背景。其实,当他们用流行于西方的历史观念和叙述方法来重新撰写中国史的时候,另一个“世界中的中国史”就产生了。 ——葛兆光,复旦大学教授,复旦大学教授,“哈佛中国史”推荐序 ★不似“剑桥中国史”皇皇十余卷深奥厚重,作者甚众,而是继“剑桥中国史”之后最能反映世界汉学最新研究成果、代表世界汉学最高水准,每个断代仅由一人一气呵成,专为普通读者走近、思考和理解中国而作。 ——包弼德,美国历史学家、哈佛大学教授 ★权威、详尽的六卷本“哈佛中国史”丛书一直被奉为多卷本中国史的黄金标准。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这套六卷本中国史以一种新鲜、紧凑、易读的方式涵盖了公元前2世纪到20世纪初期中国古代王朝兴起、发展和衰亡的历史进程。 ——独立学者查尔斯• W.海福特 ★这一精彩的由著名汉学家卜正民教授主编的“哈佛中国史”丛书,为哈佛大学出版社带来了至高的荣誉。它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中国。 ——历史学家乔纳森·米尔斯基 ★内容广博、行文晓畅是《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的重要特点。作者迪特·库恩在12章篇幅中,以生动简练的语言,概括了两宋立国的时代背景、内外关系、政治格局,讲述了当时的社会文化、礼仪习俗、艺术世界,介绍了都市风貌的演进、生产领域和日常生活的变迁。作者眼界通贯东西,视域开阔,态度切实,通篇征引丰富,环环递进。整体叙述前后呼应,突出了本书的核心议题,引导读者看到,这一时期“在理性、效率、前瞻性和经济活力的基础上”经历着中古历史的转型。宋代的新儒学思想家致力于为这一急剧转型的世界提供可行的出路,而脱胎于此的社会准则和价值观念,在之后的漫长岁月中,影响着中国社会的道路选择。 ——邓小南,宋史专家、北京大学教授 ★《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可以说是中国读者读到的第一部较为全面反映西方学界对宋代历史认识的著作。即使将来出自众人之手的《剑桥五代宋朝史》中译本出版,也不能完全取代这部书的价值,因为本书打上了作者迪特·库恩长期研究中国科技史、艺术史和宋史的鲜明特色及个性的烙印。这部出自西方学人的书却力图回到传统中国的认知上,亦即探究宋代历史是如何在儒家思想统领、影响下践行和发展的。单就域外学者努力解析中国文化密码,尽力还原一个真实的宋朝而言,这是一部值得一读的好书。 ——李华瑞,宋史专家、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作为研究宋朝历史最重要的历史学家之一,迪特·库恩拿出了一本经验丰富、信息详实,在物质文化与科技史方面尤为突出的作品。库恩有力地描绘出了当时许多领域的景象:京城的变迁,教育与考试,商业,宋朝财政系统,对宗教信仰的生动讨论,自然现象的研究,公共空间中的私人生活,等等。对于想要深入了解中华帝国中期的历史和文化的读者,库恩的这本《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保证会是你最合适的选择。 ——史乐民(Paul Jakov Smith),汉学家、哈佛大学教授 ★研究深入,论述清晰,库恩广泛地涉及了诸多领域,从人来人往的店铺与市场中出售货品过剩,到缠足的起源、为口腔卫生找寻空间、墓室构造……即使已然精通这一时期的学者也能从中学到许多。与此同时,这本书也非常适合那些刚开始研究中国历史的读者。 ——谢康伦(C. Schirokauer,汉学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每个教中国历史的人书架上都应该有一本《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并时常翻阅……库恩对于物质文化的关注非常新鲜,他由此而论证了宋代中国的重要性。 ——伊沛霞(Patricia Ebrey),汉学家、华盛顿大学教授
[ 收起 ]
作者:[德] 迪特·库恩
出版社:三辉图书/中信出版社
定价:68
ISBN:7508665007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28 )
评价 (1 )
科举考试制度
海扬尘
2018-11-14 11:22:19 摘录
宋代的科举制度给那些聪明而又有上进心但祖上没有当过官的应试者提供了升官的好机会。北宋时,科举功名出身的官员占了总官员数的40%,而在唐朝这个比例只有15%。晚唐时期,69%的高官要么出身于世家大族,要么出身于官宦世家,而到北宋时,这个数字只有19%。柯睿格(E.A. Kracke Jr.)研究了1148年和1256年两份进士题名录,他发现通过科举考试的应试者中,约有57%的人祖上三代未曾为官过。
但我们必须明白,从根本上来讲,科举制度的主要目的并非旨在帮助聪慧的寒门子弟向上流动,因此与其说科举制度是社会工程中的一个精英工具,不如说它其实是被设计出来以确保社会上层垄断地位的一个制度。假定整个宋代任官的人数为220万,在每个年份约有2万人出任官职,这将意味着1100年时,1.01亿人口中只有0.02%的人在官僚体系中出任官职。获得最高功名(进士)的官员大约有5000人,占人口的0.005%。这个比例在整个13世纪一直保持稳定。1200年左右,当总人口降到6300万时,州试、省试通过的人数比例已经上升到了0.102%。相比于人口总数,官员的数字意味着在王朝的任何一个时期,有几百个甚至可能是上千个家族占据着绝对支配地位。宋代的社会不平等是很普遍的,但也被广泛接受,这贯穿了整个中国历史,直到20世纪西方意识形态对它产生影响才逐渐消退。
郝若贝(Robert M.Hartwell)和其他学者重新研究了柯睿格的数据,扩大了家族的范围,将包括叔伯、叔伯祖父等在内的因素都考虑进去,他们得出结论,几乎所有宋代功名获得者在官场中都有亲属或亲戚。家中没有士大夫的富裕家庭——例如商人——通过将女儿嫁给有士大夫的家庭而爬上社会阶梯的上层。对那些出身寒微却有天赋的士子来说,科考中举使他们备受富裕阶层家的女儿的青睐。根据这个解释,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通婚,成为宋代社会阶层向上流动的关键。
一个士子可能住在乡镇中,生活贫苦,但一旦科举高中,他就成了最优秀、最有影响力、最有权势的人。欧阳修描述了11世纪时一个中举的士子返乡时的情景:“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此人情之所荣,而今昔之所同也。盖士方穷时,困厄闾里,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若季子不礼于其嫂,买臣见弃于其妻。一旦高车驷马,旗旄导前,而骑卒拥后,夹道之人,相与骈肩累迹,瞻望咨嗟;而所谓庸夫愚妇者,奔走骇汗,羞愧俯伏,以自侮罪于车尘马足之间,此一介之士,得志于当时。”
科举制度的主要目的并非旨在帮助聪慧的寒门子弟向上流动,不如说它其实是被设计出来以确保社会上层垄断地位的一个制度。这句话该如何理解?是像《傲慢与偏见》里所说的那样,达西和伊丽莎白家虽地位悬殊,但双方仍同在“绅士”阶层中。几乎所有宋代有功名者在官场都有亲戚,这是不是意味着即使家境贫寒,至少这些考生仍是读书人出身,并不是每日耕作不止的农民。所以,“为与士大夫治天下”,寒门子弟仍是地主阶级的一分子,真正跨越阶级的流动是不存在的。因为学习和参加考试都是需要金钱的,寒门子弟至少在家族中能找到投资者。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海扬尘
2018-11-14 10:57:47 摘录
7世纪时唐朝的皇帝首先提升了科举制度的重要性,目的是为了抑制军事贵族的政治权力。进士是最高学位,然而在7世纪上半叶,即唐高祖在位时期,宰相中出身于进士的只有7%;在7世纪下半野,即武则天在位时期,这个比例上升到了40%。然而90%的唐代官员并不是通过科举考试取得官职的,而是通过成熟完善的察举制来获得官位的。
在宋代,参加科举考试的举子人数已不像唐朝那样以千计数,此时每年有数十万人参加科举考试。一级考试是州试,由地方官在初秋主持进行。通过这个考试的应考者将获得在地方州县学和私塾担任教师的资格,可以担任谷仓、庙宇的管理者,或者做地方官的僚佐。到12世纪中期,每年约有10万人参加州试;而到13世纪中期,每年应试的人数已经达到惊人的40万,甚至更多。首次参加州试的应试者,不仅要提交由县衙所发的担保证明,还要确保本人在官学或私塾里学满至少300天。如果是以前未通过州试的应考者报考,他还必须在官学或私塾额外再学100天才可报考。
造成宋代科举考试应试者压力较重的原因,除了备考期较长、州试比较严格外,还有就是对考试通过者的数额有着严格的限制。1009年,宋真宗对通过科举考试者的名额进行了限定。他很欣赏这种选拔精英的方式,因此他要确保只有最优秀的应试者才能取得功名。1106年,只有3%的人(8万人中通过了2334人)通过州试。从1090年福州的州试中,我们可以看到对通过人数的严格限定,当时该州府3000人应考,最终只有40人通过,这意味着每75个应考者中只有一人获得功名(举人)。13世纪时,对考试录取名额的限制变得越来越严格了,应试者中只有1%或者更少的人最终通过考试。北宋末期,每年通过州试的人数仅约1.5万人,只占1亿人口的0.015%。州试的通过者成了名副其实的精英。
……
到11世纪中期时,有5000到10000名在不同年份通过了州试的应考者参加某一规定年份举行的省试。他们之中只有很小比例的人通过考试。1002年,应试者中只有1.5%(14562人中有219人)被赐予进士功名。而1109年这个比例上升到10%以上(7000人中有731人),南宋时期的比例平均在6.5%左右。
州试1%到3%的通过率,然后省试平均6.5%的通过率。合计每次省试进士的录取率约为0.13%。等于每一万个考生里出十三个进士。怪不得是天之骄子。河南2018年高考理科考生365686名,我表外甥第49名。按照这个比例,前560名都可以在进士之列了。不过,这只是人生的第一个重大考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推荐序/葛兆光
中文版总序/卜正民
导言
第1章混乱的时代
禁 佛
乡村的盗匪
五代十国
契丹帝国(大辽)
党项王国(西夏)
第2章模范的统治者
王朝的建立
统一疆土
中央集权
印刷和政治
文 治
第3章从改革到衰落
早期的范仲淹“小规模”改革
王安石的“大规模”改革
辽的衰落和金的兴起
北宋的灭亡
第4章南宋
共处之路
金的汉化
宋朝的辉煌和苦难
蒙古的崛起
“上帝之鞭”
宋朝的垂死挣扎
最后的崩溃
第5章儒释道三教
振兴儒学
系统化儒学的创建者朱熹
宋代的道教和佛教
新儒学与佛教
祖先崇拜和孝道
辽、金的佛教
转型中的儒学和佛教
第6章教育与科举考试
科举考试制度
教育制度
进士考试
古文运动
仕途、俸禄和特权
第7章人生礼仪
宋朝的婚姻制度
女性的教育和财产权
契丹和女真的婚姻制度
汉人的丧葬习俗
契丹和女真的丧葬风俗
婚礼、丧葬礼和汉人的文化认同感
第8章探索内在和外在世
诗词——展示内心变化的艺术
绘画中反映的自然与日常生活
格物之理
第9章京城的转变
长安,天子之都
开封,都市典范的变化
杭 州
长安、开封和杭州的命运
第10章生产领域的变化
农业生产8
纺织机械和水磨坊
货物和人员运输
自然资源的开采
第11章货币与赋税
纸 币
纸 钞
通货膨胀与钱币借贷
两税法
宋代的赋税负担
异族政权的财政政策
第12章公共领域中的私人生活
家庭与居家布置
个人交通
卫生与梳妆
缠 足
衣 饰
娱乐与浮世
医疗保健与福利
结语
致谢
统治者年表
宋代度量单位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推荐序/葛兆光
中文版总序/卜正民
导言
第1章混乱的时代
禁 佛
乡村的盗匪
五代十国
契丹帝国(大辽)
党项王国(西夏)
第2章模范的统治者
王朝的建立
统一疆土
中央集权
印刷和政治
文 治
第3章从改革到衰落
早期的范仲淹“小规模”改革
王安石的“大规模”改革
辽的衰落和金的兴起
北宋的灭亡
第4章南宋
共处之路
金的汉化
宋朝的辉煌和苦难
蒙古的崛起
“上帝之鞭”
宋朝的垂死挣扎
最后的崩溃
第5章儒释道三教
振兴儒学
系统化儒学的创建者朱熹
宋代的道教和佛教
新儒学与佛教
祖先崇拜和孝道
辽、金的佛教
转型中的儒学和佛教
第6章教育与科举考试
科举考试制度
教育制度
进士考试
古文运动
仕途、俸禄和特权
第7章人生礼仪
宋朝的婚姻制度
女性的教育和财产权
契丹和女真的婚姻制度
汉人的丧葬习俗
契丹和女真的丧葬风俗
婚礼、丧葬礼和汉人的文化认同感
第8章探索内在和外在世
诗词——展示内心变化的艺术
绘画中反映的自然与日常生活
格物之理
第9章京城的转变
长安,天子之都
开封,都市典范的变化
杭 州
长安、开封和杭州的命运
第10章生产领域的变化
农业生产8
纺织机械和水磨坊
货物和人员运输
自然资源的开采
第11章货币与赋税
纸 币
纸 钞
通货膨胀与钱币借贷
两税法
宋代的赋税负担
异族政权的财政政策
第12章公共领域中的私人生活
家庭与居家布置
个人交通
卫生与梳妆
缠 足
衣 饰
娱乐与浮世
医疗保健与福利
结语
致谢
统治者年表
宋代度量单位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
编辑书摘
书摘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写点笔记吧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
这条书摘是属于哪一章节的?
推荐序/葛兆光
中文版总序/卜正民
导言
第1章混乱的时代
禁 佛
乡村的盗匪
五代十国
契丹帝国(大辽)
党项王国(西夏)
第2章模范的统治者
王朝的建立
统一疆土
中央集权
印刷和政治
文 治
第3章从改革到衰落
早期的范仲淹“小规模”改革
王安石的“大规模”改革
辽的衰落和金的兴起
北宋的灭亡
第4章南宋
共处之路
金的汉化
宋朝的辉煌和苦难
蒙古的崛起
“上帝之鞭”
宋朝的垂死挣扎
最后的崩溃
第5章儒释道三教
振兴儒学
系统化儒学的创建者朱熹
宋代的道教和佛教
新儒学与佛教
祖先崇拜和孝道
辽、金的佛教
转型中的儒学和佛教
第6章教育与科举考试
科举考试制度
教育制度
进士考试
古文运动
仕途、俸禄和特权
第7章人生礼仪
宋朝的婚姻制度
女性的教育和财产权
契丹和女真的婚姻制度
汉人的丧葬习俗
契丹和女真的丧葬风俗
婚礼、丧葬礼和汉人的文化认同感
第8章探索内在和外在世
诗词——展示内心变化的艺术
绘画中反映的自然与日常生活
格物之理
第9章京城的转变
长安,天子之都
开封,都市典范的变化
杭 州
长安、开封和杭州的命运
第10章生产领域的变化
农业生产8
纺织机械和水磨坊
货物和人员运输
自然资源的开采
第11章货币与赋税
纸 币
纸 钞
通货膨胀与钱币借贷
两税法
宋代的赋税负担
异族政权的财政政策
第12章公共领域中的私人生活
家庭与居家布置
个人交通
卫生与梳妆
缠 足
衣 饰
娱乐与浮世
医疗保健与福利
结语
致谢
统治者年表
宋代度量单位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
页码
×
删除
您确定要删除吗?
但我们必须明白,从根本上来讲,科举制度的主要目的并非旨在帮助聪慧的寒门子弟向上流动,因此与其说科举制度是社会工程中的一个精英工具,不如说它其实是被设计出来以确保社会上层垄断地位的一个制度。假定整个宋代任官的人数为220万,在每个年份约有2万人出任官职,这将意味着1100年时,1.01亿人口中只有0.02%的人在官僚体系中出任官职。获得最高功名(进士)的官员大约有5000人,占人口的0.005%。这个比例在整个13世纪一直保持稳定。1200年左右,当总人口降到6300万时,州试、省试通过的人数比例已经上升到了0.102%。相比于人口总数,官员的数字意味着在王朝的任何一个时期,有几百个甚至可能是上千个家族占据着绝对支配地位。宋代的社会不平等是很普遍的,但也被广泛接受,这贯穿了整个中国历史,直到20世纪西方意识形态对它产生影响才逐渐消退。
郝若贝(Robert M.Hartwell)和其他学者重新研究了柯睿格的数据,扩大了家族的范围,将包括叔伯、叔伯祖父等在内的因素都考虑进去,他们得出结论,几乎所有宋代功名获得者在官场中都有亲属或亲戚。家中没有士大夫的富裕家庭——例如商人——通过将女儿嫁给有士大夫的家庭而爬上社会阶梯的上层。对那些出身寒微却有天赋的士子来说,科考中举使他们备受富裕阶层家的女儿的青睐。根据这个解释,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通婚,成为宋代社会阶层向上流动的关键。
一个士子可能住在乡镇中,生活贫苦,但一旦科举高中,他就成了最优秀、最有影响力、最有权势的人。欧阳修描述了11世纪时一个中举的士子返乡时的情景:“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此人情之所荣,而今昔之所同也。盖士方穷时,困厄闾里,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若季子不礼于其嫂,买臣见弃于其妻。一旦高车驷马,旗旄导前,而骑卒拥后,夹道之人,相与骈肩累迹,瞻望咨嗟;而所谓庸夫愚妇者,奔走骇汗,羞愧俯伏,以自侮罪于车尘马足之间,此一介之士,得志于当时。”
在宋代,参加科举考试的举子人数已不像唐朝那样以千计数,此时每年有数十万人参加科举考试。一级考试是州试,由地方官在初秋主持进行。通过这个考试的应考者将获得在地方州县学和私塾担任教师的资格,可以担任谷仓、庙宇的管理者,或者做地方官的僚佐。到12世纪中期,每年约有10万人参加州试;而到13世纪中期,每年应试的人数已经达到惊人的40万,甚至更多。首次参加州试的应试者,不仅要提交由县衙所发的担保证明,还要确保本人在官学或私塾里学满至少300天。如果是以前未通过州试的应考者报考,他还必须在官学或私塾额外再学100天才可报考。
造成宋代科举考试应试者压力较重的原因,除了备考期较长、州试比较严格外,还有就是对考试通过者的数额有着严格的限制。1009年,宋真宗对通过科举考试者的名额进行了限定。他很欣赏这种选拔精英的方式,因此他要确保只有最优秀的应试者才能取得功名。1106年,只有3%的人(8万人中通过了2334人)通过州试。从1090年福州的州试中,我们可以看到对通过人数的严格限定,当时该州府3000人应考,最终只有40人通过,这意味着每75个应考者中只有一人获得功名(举人)。13世纪时,对考试录取名额的限制变得越来越严格了,应试者中只有1%或者更少的人最终通过考试。北宋末期,每年通过州试的人数仅约1.5万人,只占1亿人口的0.015%。州试的通过者成了名副其实的精英。
……
到11世纪中期时,有5000到10000名在不同年份通过了州试的应考者参加某一规定年份举行的省试。他们之中只有很小比例的人通过考试。1002年,应试者中只有1.5%(14562人中有219人)被赐予进士功名。而1109年这个比例上升到10%以上(7000人中有731人),南宋时期的比例平均在6.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