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李鸿章传
四十年来,中国大事,几无一不与李鸿章有关系。故为李鸿章作传,不可不以作近世史之笔力行之。著者于时局稍有所见,不敢隐讳,意不在古人,在来者也。——梁启超
作者:梁启超
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定价:10.00元
ISBN:7530624229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21 )
评价 (1 )
第十二章 结论
TMC B
2017-10-02 17:39:49 摘录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TMC B
2017-10-02 17:38:14 摘录
十九世纪列国皆有英雄,而我国独无一英雄?
则吾辈亦安得不指鹿为马,聊自解嘲,
翘李鸿章以示于世界曰: 此我国之英雄也。
呜呼! 亦适成为我国之英雄而已矣,
亦适成为我国十九世纪以前之英雄而已矣。
要而论之,
李鸿章有才气而无学识之人也,
有阅历而无血性之人也。
彼非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心,后彼弥缝偷安以待死者也。
彼于未死之前,当责任而不辞,然未尝有立百年大计以遗后人之志。
谚所谓做日和尚撞一日钟。中国朝野上下之人心,莫不皆然。
而李亦其代表人也。
虽然,今日举朝二品以上之大员,五十岁以上之达官,无一人能及彼者,此则吾所敢断言也。
嗟乎: 李鸿章之败绩,既已屡见不一见矣。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TMC B
2017-10-02 17:33:19 摘录
彼可谓支那人之代表人也。
彼纯然如凉血类动物,支那人之性也;
彼其事大主义,支那人之性也;
其容忍力之强,支那人之性也;
其硬脑硬面皮,支那人之性也;
其辞令巧妙,支那人之性也;
其狡狯有城府,支那人之性也;
其自信自大,支那人之性也;
彼无管仲之经世的识量,彼无孔明之治国的诚实,虽然,彼非如王安石之学究。彼其以逸待劳,机智纵横,虚心平气,百般之艰然纠纷,能从容以排解之,舍胜海舟外,殆末见有其比也。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TMC B
2017-10-02 17:29:49 摘录
支那之名人物李鸿章逝,东洋之政局,自此不免有寂寞,不独为清廷起乔雕柱折之感而已。
概而言之,谓李鸿章人物之伟大,事功之崇隆,不如谓其福命之过人也。
彼早岁得科第,入词馆,占清贵名誉之地位,际长发之乱,为曾国藩幕僚,任淮军统帅,赖戈登之力以平定江苏,及其平捻也,亦实承曾国藩之遗策,遂成大功,及为直隶总督,分天津教案,正当要挟狼狈之际,忽遇普法战起,法英俄美,皆奔走喘息于西欧大事,而此教案遂消沉于无声无形之间。迩来二十有五年,彼统制北洋,开府天津,综支那之大政,立世界之舞台,此实彼之全盛时代也。
虽然,彼之地位,彼之势力,非悉以侥幸而得之者。彼在支那文武百僚中,确有超卓之眼孔,敏捷之手腕,而非他人之所能及也。
彼知西来之大势,识外国之文明,思利用之以自强,此种眼光,虽先辈曾国藩,恐亦让彼一步,而左宗棠、曾国荃更无论也。
世界之人,殆知有李鸿章,不复知有北京朝廷。虽然,北京朝廷之于彼,必非深亲信者。不宁惟是,且常以猜疑憎城之眼待之,不过因外部之压迫,排难解纷,非彼莫能,故不得已而用之耳。况各省督抚,满廷群僚,其不释然于彼者,所在皆是。盖虽其全盛时代,而其在内之势力,固已甚微薄,而非如对外之有无限权力无限光荣也。
使彼而卒于中日战事以前,则彼为十九世纪之一伟人,作世界史者必大书特书而毋庸置疑也。
虽然,彼之大横著,有使人惊叹者。彼支那人也! 彼大支那人也!!! 彼无论如何之事
不惊其魂,不恼其心,彼能忍人所不能忍
无论如何失望之事,视之如浮云过窆
虽其内心或不能无懊恼乎,无悔恨乎,然其痕迹,从何处求之见之?
不观乎铁血宰相俾斯麦乎?一旦失意退隐,其胸中瞋恚之火,直喷出如焰。
而李鸿章则于其身上之事,若曾无足以挂其虑者然,其容忍力之伟大,吾人所尊敬膜拜而不能措者。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李鸿章之位置
中国历史与李鸿章之关系 本期历史与李鸿章之关系
第三章 李鸿章未达以前及其时中国之形势
李鸿章之家世 欧力东渐之势 中国内乱之发生 李鸿章与曾国藩之关系
第四章 兵家之李鸿章(上)
李鸿章之崛起与淮军之成立 当时官军之弱及饷源之竭 江浙两省得失之关系 常胜军之起 李鸿章与李秀成之劲
第五章 兵家之李鸿章(下)
捻乱之猖獗 李鸿章以前平捻诸将之失机 曾李平捻方略 东捻之役 西捻之役
第六章 洋务时代之李鸿章
洋务之治绩 北洋海陆兵力 李鸿章办理洋务失败之由
第七章 中日战争时代之李鸿章
中日战事祸胎 李鸿章先事之失机 大东沟之战 平壤之战 甲午九十月以后大概情形 致败之由 李鸿章之地位
第八章 外交家之李鸿章(上)
天津教案 法越之役 中日天津条约 议和日本停战条约及遇刺 中日和约及其功罪
第九章 外交家之李鸿章(下)
三国代索辽东 中俄密约 李鸿章历聘欧洲 任外交官时代 胶州之役 旅顺大连威海广州湾九龙之役 李鸿章出
第十章 投闲时代之李鸿章
日本议和后入阁办事 巡察河工 两广总督
第十一章 李鸿章之末路
义和团之起 李鸿章之位置 联军和约 中俄满洲条约 李鸿章甍逝 身后恤典
第十二章 结论
李鸿章与古今东西人物比较 李鸿章之轶事 李鸿章之人物
附录:李文忠公鸿章年谱/李书春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李鸿章之位置
中国历史与李鸿章之关系 本期历史与李鸿章之关系
第三章 李鸿章未达以前及其时中国之形势
李鸿章之家世 欧力东渐之势 中国内乱之发生 李鸿章与曾国藩之关系
第四章 兵家之李鸿章(上)
李鸿章之崛起与淮军之成立 当时官军之弱及饷源之竭 江浙两省得失之关系 常胜军之起 李鸿章与李秀成之劲
第五章 兵家之李鸿章(下)
捻乱之猖獗 李鸿章以前平捻诸将之失机 曾李平捻方略 东捻之役 西捻之役
第六章 洋务时代之李鸿章
洋务之治绩 北洋海陆兵力 李鸿章办理洋务失败之由
第七章 中日战争时代之李鸿章
中日战事祸胎 李鸿章先事之失机 大东沟之战 平壤之战 甲午九十月以后大概情形 致败之由 李鸿章之地位
第八章 外交家之李鸿章(上)
天津教案 法越之役 中日天津条约 议和日本停战条约及遇刺 中日和约及其功罪
第九章 外交家之李鸿章(下)
三国代索辽东 中俄密约 李鸿章历聘欧洲 任外交官时代 胶州之役 旅顺大连威海广州湾九龙之役 李鸿章出
第十章 投闲时代之李鸿章
日本议和后入阁办事 巡察河工 两广总督
第十一章 李鸿章之末路
义和团之起 李鸿章之位置 联军和约 中俄满洲条约 李鸿章甍逝 身后恤典
第十二章 结论
李鸿章与古今东西人物比较 李鸿章之轶事 李鸿章之人物
附录:李文忠公鸿章年谱/李书春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
编辑书摘
书摘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写点笔记吧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
这条书摘是属于哪一章节的?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李鸿章之位置
中国历史与李鸿章之关系 本期历史与李鸿章之关系
第三章 李鸿章未达以前及其时中国之形势
李鸿章之家世 欧力东渐之势 中国内乱之发生 李鸿章与曾国藩之关系
第四章 兵家之李鸿章(上)
李鸿章之崛起与淮军之成立 当时官军之弱及饷源之竭 江浙两省得失之关系 常胜军之起 李鸿章与李秀成之劲
第五章 兵家之李鸿章(下)
捻乱之猖獗 李鸿章以前平捻诸将之失机 曾李平捻方略 东捻之役 西捻之役
第六章 洋务时代之李鸿章
洋务之治绩 北洋海陆兵力 李鸿章办理洋务失败之由
第七章 中日战争时代之李鸿章
中日战事祸胎 李鸿章先事之失机 大东沟之战 平壤之战 甲午九十月以后大概情形 致败之由 李鸿章之地位
第八章 外交家之李鸿章(上)
天津教案 法越之役 中日天津条约 议和日本停战条约及遇刺 中日和约及其功罪
第九章 外交家之李鸿章(下)
三国代索辽东 中俄密约 李鸿章历聘欧洲 任外交官时代 胶州之役 旅顺大连威海广州湾九龙之役 李鸿章出
第十章 投闲时代之李鸿章
日本议和后入阁办事 巡察河工 两广总督
第十一章 李鸿章之末路
义和团之起 李鸿章之位置 联军和约 中俄满洲条约 李鸿章甍逝 身后恤典
第十二章 结论
李鸿章与古今东西人物比较 李鸿章之轶事 李鸿章之人物
附录:李文忠公鸿章年谱/李书春
*
页码
×
删除
您确定要删除吗?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则吾辈亦安得不指鹿为马,聊自解嘲,
翘李鸿章以示于世界曰: 此我国之英雄也。
呜呼! 亦适成为我国之英雄而已矣,
亦适成为我国十九世纪以前之英雄而已矣。
要而论之,
李鸿章有才气而无学识之人也,
有阅历而无血性之人也。
彼非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心,后彼弥缝偷安以待死者也。
彼于未死之前,当责任而不辞,然未尝有立百年大计以遗后人之志。
谚所谓做日和尚撞一日钟。中国朝野上下之人心,莫不皆然。
而李亦其代表人也。
虽然,今日举朝二品以上之大员,五十岁以上之达官,无一人能及彼者,此则吾所敢断言也。
嗟乎: 李鸿章之败绩,既已屡见不一见矣。
彼纯然如凉血类动物,支那人之性也;
彼其事大主义,支那人之性也;
其容忍力之强,支那人之性也;
其硬脑硬面皮,支那人之性也;
其辞令巧妙,支那人之性也;
其狡狯有城府,支那人之性也;
其自信自大,支那人之性也;
彼无管仲之经世的识量,彼无孔明之治国的诚实,虽然,彼非如王安石之学究。彼其以逸待劳,机智纵横,虚心平气,百般之艰然纠纷,能从容以排解之,舍胜海舟外,殆末见有其比也。
概而言之,谓李鸿章人物之伟大,事功之崇隆,不如谓其福命之过人也。
彼早岁得科第,入词馆,占清贵名誉之地位,际长发之乱,为曾国藩幕僚,任淮军统帅,赖戈登之力以平定江苏,及其平捻也,亦实承曾国藩之遗策,遂成大功,及为直隶总督,分天津教案,正当要挟狼狈之际,忽遇普法战起,法英俄美,皆奔走喘息于西欧大事,而此教案遂消沉于无声无形之间。迩来二十有五年,彼统制北洋,开府天津,综支那之大政,立世界之舞台,此实彼之全盛时代也。
虽然,彼之地位,彼之势力,非悉以侥幸而得之者。彼在支那文武百僚中,确有超卓之眼孔,敏捷之手腕,而非他人之所能及也。
彼知西来之大势,识外国之文明,思利用之以自强,此种眼光,虽先辈曾国藩,恐亦让彼一步,而左宗棠、曾国荃更无论也。
世界之人,殆知有李鸿章,不复知有北京朝廷。虽然,北京朝廷之于彼,必非深亲信者。不宁惟是,且常以猜疑憎城之眼待之,不过因外部之压迫,排难解纷,非彼莫能,故不得已而用之耳。况各省督抚,满廷群僚,其不释然于彼者,所在皆是。盖虽其全盛时代,而其在内之势力,固已甚微薄,而非如对外之有无限权力无限光荣也。
使彼而卒于中日战事以前,则彼为十九世纪之一伟人,作世界史者必大书特书而毋庸置疑也。
虽然,彼之大横著,有使人惊叹者。彼支那人也! 彼大支那人也!!! 彼无论如何之事
不惊其魂,不恼其心,彼能忍人所不能忍
无论如何失望之事,视之如浮云过窆
虽其内心或不能无懊恼乎,无悔恨乎,然其痕迹,从何处求之见之?
不观乎铁血宰相俾斯麦乎?一旦失意退隐,其胸中瞋恚之火,直喷出如焰。
而李鸿章则于其身上之事,若曾无足以挂其虑者然,其容忍力之伟大,吾人所尊敬膜拜而不能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