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晚清到民国

长江三峡的曲折动荡,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中国自然史上的潮信地带。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二千年一遇的“社会文化大转型”的序幕。在史学大家唐德刚的慧眼中,“人文史观”一如“自然 …… [ 展开全部 ]
  • 作者:【美】唐德刚
  •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 定价:58.00元
  • ISBN:7503462256
三、为黄海血战平反
  • 壹浪山人
    2019-01-17 14:21:23 摘录
    总之,长话短说。建立现代海军,参加列强的军备竞赛,不是单纯的科技问题。牡丹虽好,还需绿叶扶持。只搞科技现代化,而我们的社会结构、政治组织、生活习惯、价值观念等,基本上还停滞在“中世纪”的落后状态,要科技先生独挑大梁来救国救民,是救不起来的。中山曰:“破坏难于建设!”但是不破不立。我们不把中世纪落后的遗传从身上甩掉,现代化的衣履是穿不上去的。老实说,日本人之胜于我者,便是他们善于模仿,把中世纪的东方习俗彻底丢掉,全盘西化,所以他们与西方科技也就一拍即合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壹浪山人
    2019-01-17 14:17:40 摘录
    笔者不学,尝一再强调我国现代化运动的“阶段性”。我国现代化运动的“第一阶段”便是洋务阶段,也就是科技现代化的阶段,甚至也可牵强地叫作“四化阶段”,而在这一阶段中最重要的一个人便是李鸿章。
    李鸿章搞“四化”最大的表现和成,便是他的宝贝北洋舰队一从无到有,老李在20年中把古老落后的中国
    在军事科技上提高到世界“八强之一”。成绩不差呢!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