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一九七四年大地版后记)
-
我和音乐之间的关系,还需要交代一下。意象与节奏,原来是诗之感性的两个要素。节奏感与音调感可能因人而有小异,但是诗人而缺乏一只敏感的耳朵,是不可思议的。音调之高低,节奏之舒疾,句法之长短,语气之正反顺逆—这些,都是诗人必须常加试验并且善为把握的。这个我还是认同的。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次+1
-
西方的观念,认为诗应狂放不羁,至于散文,则是种“文雅的艺术”( a civil art)。中国的诗观比较讲究温柔敦厚,中年的沉潜和少年的激越同样受到重视。一般说来,中国的诗人进入成熟期,都比较旷达而自然,不像叶慈那样既惊且怒,也不像布朗宁那样虚张声势。西方还是热烈一些。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