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的毛细管作用

《权力的毛细管作用》聚焦于明清嬗代之际的思想史和学术史。全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藉考察讲经会、省过会、日谱、人谱等面相,探讨明季清初道德意识的呈现方式及转化,和道德理想如何 …… [ 展开全部 ]
  • 作者:王汎森
  •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定价:95
  • ISBN:7301261489
序论
  • 少年奥卡
    2017-12-26 21:51:37 摘录
    道光年间(鸦片战争之后),北京有一大批官员发起了祭拜顾炎武的活动,这个祠祭活动持续了七八十年。本文是以顾炎武祠的建立为引子,借《国史儒林传》成书过程,重新检讨嘉、道年间思想文化历史中,顾炎武乃清朝第一儒者的论断是如何形成的;同时也讨论了在形成顾炎武崇拜的过程中,士大夫圈如何编织了一个似有若无的“全神堂”。而官方功令、政治忌讳之逐步松弛与士人世界相应的变化,以及官方意识形态、学术、思想、社会几种力量互相交织、转变的情形。

    为什么选择一种祭拜仪式作为了解这一段历史的入口?人类学家格尔茨( Clifford geertz,1926-2006)认为“文化”有部分是由一批模块或格式所组成。人们用它们来理解、诠释社会经验,人们也用它们来表演自己给自己看的仪式。维持这些模块、格式的稳定而又能表达个别之意思,是维持一个社会或文化秩序稳定的要素。人们往往透过对套语、格式的再现,及在其中所作的细微改变,来说出自己的语言,其情形
    如戴维斯在《档案中的虚构》( Natalie davis, Fiction in the archivesPardon tales and their tellers in sixteenth- century france)中所说的,犯人大多不识字,大多是由他人代为撰写认罪书( Pardon tale),而认罪书有定的故事模式,所以犯人们是用一些原先即已存在的故事模式在认罪,并乞求宽恕)。
    这跟梁萧说妓女表达她们的故事都是通过官方话语是一个意思。所以梁萧厉害的地方就是在于她通过文本的叙述来找当时的文本是怎样来描述这类人的,而不是这类人实际是什么样子的。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少年奥卡
    2017-12-26 21:30:14 摘录
    依我个人观察,清初以降逐渐形成四股力量的齐旋,一股是晚明以来已发展到相当成熟的生活逻辑、城市化、商业化、逸乐、流动,以及日渐
    复杂化的生活形态;一股是道德正统主义的力量,这股思想是认为即使当时的现实并非如此,但理想上应该朝道德正统主义迈进;一股是经典考证回向古代的势力;一股是因为异族统治者的不安全感所带来的政治压力。这四股力量往往交织在一起,像“风”一样吹掠而过,形成无处不在的影响。这种影响像毛细管作用般,在最微细的、最日常的、最私密的空间中也发挥了意想不到的力量。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