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重新理解创业
易到用车创始人/顺为资本投资合伙人周航,首度复盘20年创业经历,全方位坦陈创业得与失。这不是一本创业成功手册,却是思想的一次出走。 20年创业经历的咀嚼与反思,从战略、品
……
[ 展开全部 ]
牌、竞争,到流量、领导力、团队管理等,多角度多维度的重新认知,如李开复所言,“都是真刀真枪打出来的经验,值得每一位创业者多读几遍,吸收内化”。 雷军、李开复、徐小平作序,梁建章、张志东、曾鸣推荐。
[ 收起 ]
作者:周航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定价:58.00
ISBN:7508695305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21 )
评价 (1 )
长肉:学会留住牛人 131
byebye1977
2018-11-20 21:28:39 摘录
还有一个深层次的问题:当我们在思考公司需要什么样的
人的时候,也许很多人心里最想说的话是:我们公司需要一个更称职的CEO。这对领导层来说是一个更大的挑战,可我们需要直面,并且深层追间下去,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最后给员工一个真诚的回应。
一个公司的发展,除了战略和资金,最重要的就是人。可你为什么在“人”这件事上,投入的精力不多,方法不对,却又不愿突破,甘心流于平庸?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无论时代发展变化多快,都必须为企业做好长久打算,尤其在“人”的考虑上,之后再慢慢走。只有这样,你做的一切才会是为了企业的长久发展考虑,而不是短期效益。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byebye1977
2018-11-20 21:22:45 摘录
把人才招入公司,再给他们一个丛林环境适应生存,其实是资本过度造成的资源浪费,结局不会太好。反之,应该用充分的精力帮助人才在组织中获得成功,而不是挑剔他们:你们拿了我这么高的薪资,理所当然地就应该表现优秀。如果是这样的心态,新人在公司的存活率会很低。
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想:组织千辛万苦费了大把力气才把这
个人招进来,如果最终没留下他,本质上是你的错。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byebye1977
2018-11-20 21:19:31 摘录
帮助人才在新的公司环境中“活下来”,本质上是一个共同成长的关系。很多公司不注重这个阶段,把大量的精力都花在做事上。一个牛人到了新的职场环境,说严重点,就和上刀山下火海一样,一方面有老同事的挑剔、挑战和排挤,另一方面还要做事情来证明自己。这其实是最懒也最简单粗暴的做法。用一个项目去试一个新人,如果他能成长,当然很完美,但这样的概率也许只有5%。难道我们的责任不是让更多的优秀人才有50%的成功率,而不是那5%的成功率吗?
这样的代价往往很高。首先,你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去留住这5%的人,他们肯定很贵。其次,在公司能够活下来的人寥寥无几,等到公司真正业务大发展的时候,就会发现人才捉
襟见肘。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推荐序一 认知和思考最好的体现是面向未来的行动/雷军 VII
推荐序二 反思是为了更好地前行/李开复 XI
推荐序三 我与周航的四个故事/徐小平 XV
前 言 XXI
第一章 重新理解战略
概念先行还是问题驱动 003
甄别需求的真伪 006
完美的宏大和简陋的快捷 010
战略的维度 013
战略思考要摆脱战斗模式 018
第二章 重新理解竞争
先行者姿态 024
成功带来的认知局限 028
竞争是生死问题 030
真正的竞争来自另一个维度 031
创新窒息 033
竞争是全方位的战争 035
竞争的核心问题 038
第三章 重新理解品牌
过去,我们怎么看品牌? 044
重新理解品牌 046
回归原点做品牌 048
做品牌的两个主张 051
口碑是最好的传播 053
用一以贯之的真诚去解决问题 057
第四章 重新理解流量
流量永远是稀缺的 064
产品本身决定了流量的关键问题 067
后流量时代 074
第五章 重新理解钱
关于钱的四点反思 082
选择投资人:不博弈,双赢 089
退出与套现 096
第六章 重新理解领导力
领导力首先是做自己 102
你只能领导你喜欢的人 105
寻找与你最相匹配的领域 107
第七章 领导者的自我成长
归功于外,归因于己 114
领导者要成长就要“复盘” 115
学会示弱 117
学会向别人求助 119
避免怕输的心态 120
第八章 如何打造一个团队
长心:寻找志趣相投的合伙人 126
搭骨架:寻找信任你的初创员工 128
长肉:学会留住牛人 131
集体面试:缓解团队更迭带来的矛盾 134
复盘:团队整合的核心方法 137
第九章 重新理解企业成长
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143
最小化启动 145
加速度比初速度更重要 148
没有绝对的坚持 150
基业长青 152
第十章 如何应对低谷
低谷时期常见的三种做法 160
低谷时期的三条建议 162
第十一章 突破瓶颈
保持清醒的认识,不要全盘否定过去 170
战略摸索期应如何调整 173
找到创业的初心 176
第十二章 重新理解未来
看到和看穿 184
找到独特的小切口 186
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思考需求的本质 188
创新没有边界 190
顺应时代的趋势 192
结语 学习做一个卓越的投资人 195
后记 为了再来:重新理解创业 205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推荐序一 认知和思考最好的体现是面向未来的行动/雷军 VII
推荐序二 反思是为了更好地前行/李开复 XI
推荐序三 我与周航的四个故事/徐小平 XV
前 言 XXI
第一章 重新理解战略
概念先行还是问题驱动 003
甄别需求的真伪 006
完美的宏大和简陋的快捷 010
战略的维度 013
战略思考要摆脱战斗模式 018
第二章 重新理解竞争
先行者姿态 024
成功带来的认知局限 028
竞争是生死问题 030
真正的竞争来自另一个维度 031
创新窒息 033
竞争是全方位的战争 035
竞争的核心问题 038
第三章 重新理解品牌
过去,我们怎么看品牌? 044
重新理解品牌 046
回归原点做品牌 048
做品牌的两个主张 051
口碑是最好的传播 053
用一以贯之的真诚去解决问题 057
第四章 重新理解流量
流量永远是稀缺的 064
产品本身决定了流量的关键问题 067
后流量时代 074
第五章 重新理解钱
关于钱的四点反思 082
选择投资人:不博弈,双赢 089
退出与套现 096
第六章 重新理解领导力
领导力首先是做自己 102
你只能领导你喜欢的人 105
寻找与你最相匹配的领域 107
第七章 领导者的自我成长
归功于外,归因于己 114
领导者要成长就要“复盘” 115
学会示弱 117
学会向别人求助 119
避免怕输的心态 120
第八章 如何打造一个团队
长心:寻找志趣相投的合伙人 126
搭骨架:寻找信任你的初创员工 128
长肉:学会留住牛人 131
集体面试:缓解团队更迭带来的矛盾 134
复盘:团队整合的核心方法 137
第九章 重新理解企业成长
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143
最小化启动 145
加速度比初速度更重要 148
没有绝对的坚持 150
基业长青 152
第十章 如何应对低谷
低谷时期常见的三种做法 160
低谷时期的三条建议 162
第十一章 突破瓶颈
保持清醒的认识,不要全盘否定过去 170
战略摸索期应如何调整 173
找到创业的初心 176
第十二章 重新理解未来
看到和看穿 184
找到独特的小切口 186
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思考需求的本质 188
创新没有边界 190
顺应时代的趋势 192
结语 学习做一个卓越的投资人 195
后记 为了再来:重新理解创业 205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
编辑书摘
书摘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写点笔记吧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
这条书摘是属于哪一章节的?
推荐序一 认知和思考最好的体现是面向未来的行动/雷军 VII
推荐序二 反思是为了更好地前行/李开复 XI
推荐序三 我与周航的四个故事/徐小平 XV
前 言 XXI
第一章 重新理解战略
概念先行还是问题驱动 003
甄别需求的真伪 006
完美的宏大和简陋的快捷 010
战略的维度 013
战略思考要摆脱战斗模式 018
第二章 重新理解竞争
先行者姿态 024
成功带来的认知局限 028
竞争是生死问题 030
真正的竞争来自另一个维度 031
创新窒息 033
竞争是全方位的战争 035
竞争的核心问题 038
第三章 重新理解品牌
过去,我们怎么看品牌? 044
重新理解品牌 046
回归原点做品牌 048
做品牌的两个主张 051
口碑是最好的传播 053
用一以贯之的真诚去解决问题 057
第四章 重新理解流量
流量永远是稀缺的 064
产品本身决定了流量的关键问题 067
后流量时代 074
第五章 重新理解钱
关于钱的四点反思 082
选择投资人:不博弈,双赢 089
退出与套现 096
第六章 重新理解领导力
领导力首先是做自己 102
你只能领导你喜欢的人 105
寻找与你最相匹配的领域 107
第七章 领导者的自我成长
归功于外,归因于己 114
领导者要成长就要“复盘” 115
学会示弱 117
学会向别人求助 119
避免怕输的心态 120
第八章 如何打造一个团队
长心:寻找志趣相投的合伙人 126
搭骨架:寻找信任你的初创员工 128
长肉:学会留住牛人 131
集体面试:缓解团队更迭带来的矛盾 134
复盘:团队整合的核心方法 137
第九章 重新理解企业成长
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143
最小化启动 145
加速度比初速度更重要 148
没有绝对的坚持 150
基业长青 152
第十章 如何应对低谷
低谷时期常见的三种做法 160
低谷时期的三条建议 162
第十一章 突破瓶颈
保持清醒的认识,不要全盘否定过去 170
战略摸索期应如何调整 173
找到创业的初心 176
第十二章 重新理解未来
看到和看穿 184
找到独特的小切口 186
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思考需求的本质 188
创新没有边界 190
顺应时代的趋势 192
结语 学习做一个卓越的投资人 195
后记 为了再来:重新理解创业 205
*
页码
×
删除
您确定要删除吗?
人的时候,也许很多人心里最想说的话是:我们公司需要一个更称职的CEO。这对领导层来说是一个更大的挑战,可我们需要直面,并且深层追间下去,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最后给员工一个真诚的回应。
一个公司的发展,除了战略和资金,最重要的就是人。可你为什么在“人”这件事上,投入的精力不多,方法不对,却又不愿突破,甘心流于平庸?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无论时代发展变化多快,都必须为企业做好长久打算,尤其在“人”的考虑上,之后再慢慢走。只有这样,你做的一切才会是为了企业的长久发展考虑,而不是短期效益。
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想:组织千辛万苦费了大把力气才把这
个人招进来,如果最终没留下他,本质上是你的错。
这样的代价往往很高。首先,你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去留住这5%的人,他们肯定很贵。其次,在公司能够活下来的人寥寥无几,等到公司真正业务大发展的时候,就会发现人才捉
襟见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