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力去证明上帝是不存在的,不过是许多无神论者的兴趣所在,但是真正的问题不是在于上帝到底存不存在,而是在于一旦假设他不存在,人类将如何自处。《写给无神论者的宗教》主题在于一 …… [ 展开全部 ]
  • 作者:(英)阿兰·德波顿
  •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 定价:30.00元
  • ISBN:9787532757794
  • 2016-03-30 20:42:53 摘录自278页
    从世俗世界浪漫主义的角度看,商品化意味着多样化、高质量、纯真性的丧失。但就其最佳方面而言,商品化过程使得生命中捉摸不定、稍纵即逝却又意味深长的成分更容易地得到体察、更可靠地得到分享。我们固然不必秉持宗教的或者超自然的信条,但依然需要借助固定的仪式,来更好地品味诸如友谊、群体、感恩、超然等概念。我们且莫以为能够自行通达这些境界,大家还是要借助体制来提醒自己心中的这些需求,并且要借助体制以充满魅力的方式来满足这些需求,如此才能保证滋养我等心灵中最健忘、最缺乏自知的部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1
  • 2016-03-30 20:42:53 摘录自263页
    宗教的体制特征为我们提供了若干基本经验,其中之一就是,体制能够帮助人们正当地汇聚资金、才智、地位,由此而获得的实力和好处确为其他手段所望尘莫及。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6-03-30 20:42:53 摘录自262页
    在塑造并延续人们的态度和行为方面,体制的确能够产生广泛的影响力。与此相比,尽管书籍可以销售几百册乃至几十万册,把思想写到书中看来也算一个足够高尚的抱负,但书本这一媒介的影响范围终究十分有限甚至令人气馁。柏拉图在所著《理想国〉中便基于自身经验,颇为动情地表达了对智识者形单影只、势孤力薄的感叹。他说道,除非哲学家成为国王,即所谓哲学王,不然世界就无法走上正轨。换句话说,假如一个人想要改变局面,写书是远远不够的,思想家必须学会掌握体制的力量,惟其如此,个体的思想才有可能取得对世界无孔不入的影响力。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6-03-30 20:42:53 摘录自255页
    一个这样的庙堂可以专门敬奉大都市的勃勃活力,另一个可以专门敬奉渺无人烟的冰冻荒原那种沁人心脾的宁静,还有一个可以专门敬奉热带太阳的烂漫希望。这些庙堂将为那些本来隐逸不彰的当地精神提供一个寄身的家园,它们合在一起将启发我们要把旅行当作一种补救自身生存状态的手段,而不是一种单纯的娱乐或消遣的行为。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6-03-30 20:42:53 摘录自250页
    “静思庙堂”将为孤独的时光提供某种场所和理由。这里将是一个简朴素净的空间,给到访者提供的不过是一两条长凳、一片能望远的景色,还有一个建议,即应该努力释放那些平时一直被曰常活动所压制的烦人问题。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6-03-30 20:42:53 摘录自245页
    诚然,让一个人“感觉无足轻重",这在人类社会的平常生活中会是件痛苦的事。但是,由某种巨大、高尚、完美、明智的东西来让人感觉无足轻重,这会给我们带来智慧以及某种欣喜。有些教堂能够诱导我们放弃自我至上的心态,却一点也不会羞辱我们。在这些教堂里,我们可以放下平时的顾虑,正视自己的微不足道和庸碌平凡,而这种正视态度通常在直面他人的高压态势时我们绝不敢拿来尝试。我们可以对自我加以考察,好像在作远距离的观察,毫不介怀给本人的自尊所带来的伤痛,学着以超然的态度看待自己的最终命运,达观地面对宇宙并通达地接受宇宙之道。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6-03-30 20:42:53 摘录自238页
    天主教在为建筑的重要性进行申辩时,讲到了一个涉及我们身体机能的道理,颇为动人也颇为惊人。它的意思是,人类的苦恼在于会对周围事物过度敏感,我们会注意自己眼睛看到的一切并会受其影响。这个弱点新教也经常提到,却希望视而不见或者漠然处之。天主教提出的一个重要主张则是,我们需要在自己周围拥有好的建筑,这样才能成长为良善之人并且保持这一状态。’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6-03-30 20:42:53 摘录自219页
    艺术也是如此。即使是最为波澜壮阔的场景,如果刻画得毫无才气和想象力,则只会招致漠视与厌倦。因此,艺术家的任务是要找到新的方法,撑开他人的眼皮,使其能够欣然接受这些了无新意却又非同小可的理念。一部基督教艺术史就是由一波又一波的冲击所组成,一个个天才艺术家不断地冲击着早不新鲜的伟大真理,以保证观赏者能够一次次受到心灵的震颤,在圣母的谦卑、约瑟的忠诚、耶稣的勇气、犹太当局的残暴面前继续着自我完善的进程。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6-03-30 20:42:53 摘录自206页
    耶稣死亡时遭受了大概是任何人都前所未有的极度苦难,这一情节对于基督教故事的感染力具有根本性意义。因此,耶稣向所有人,不管他如何受到疾病和悲痛的折磨,都提供了证据,证明他们的苦难决非个人所特有。于是,即使不能解除他们的苦痛,也至少可以免除其冤屈不平的情绪,让其知道自己并不是被单独地挑出来领受独一无二的惩罚。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6-03-30 20:42:53 摘录自200页
    与此相反,基督教决不会通得大家去瞎猜艺术究竞是为了什么。它告诉我们,艺术就是一个媒介,旨在提醒人们何为重要的东西。艺术存在的意义就是要指导我们,如果希望成为清醒、善良、心智健全的人,应当崇拜什么,应当鞭挞什么。艺术是强制唤起记忆的一种机制,旨在提醒我们应当敬爱什么,感恩什么,回避什么,畏惧什么。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6-03-30 20:42:53 摘录自193页
    对部分无神论者而言,放弃宗教最难的一点是不得不放弃与宗教相随的艺术及其所包含的美丽与情感。然而,假如你当着众多无神论者的面表示此种遗憾,恐怕会被斥责为多愁善感乃至无病呻吟,有人还会不留情面地提醒道,世俗社会无论如何也已形成了自己的艺术,它完全可以有效地满足曾经由宗教所满足的审美要求。这些无神论者可能还会指出,在那些不再修建教堂的地方,我们甚至会建造一些宏伟的建筑,用以礼赞自己的视觉理想。为了得到设计这些建筑的机会,最优秀的设计师们竞相角逐。此类建筑物占据了城市最显赫的位置,吸引世界各地的崇拜者前来朝圣。一旦踏入这些令人肃然起敬的艺术殿堂,人们讲话的声音都会不由自主地降低为窃窃耳语。因此,人们通常这样打比方,说艺术傅物馆已成为我们新的教堂。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6-03-30 20:42:53 摘录自184页
    走到这一步,则我们离上帝给约伯的忠告就不远了。上帝的建议是,不要强调自己多么重要,受了多少委屈,也不要一心想着去改变个人的屈辱,我们应该努力去理解并且欣赏自己本质上的微不足道。在一个无上帝的社会里,生话中的重大危险就是,它缺乏对超然存在的提醒,因此,一旦遇到扫兴的事情乃至最终的毁灭,我们难免手足无措。既然上帝已死,人类便增加了站到心理舞台中央的风险,而这点对人类恰恰是有害的。人类想象着自己是自身命运的主宰,于是乎践踏大自然,忘却大地的节律,否认和否定死亡,不愿敬重自己抓不到手中的一切东西,直到最终在锋利的现实面前撞个头破血流。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6-03-30 20:42:53 摘录自181页
    对无神论者而言,《旧约>中最能给人宽慰的篇章之一应当是<约伯记>,该篇所关心的主题是,为什么坏事会发生到好人头上。值得玩味的是,对于这一问题,该篇拒绝提供立于信仰基础上的简单答案。相反,它提示道,我们这些人无法知道为什么事情按照既有的方式发生;我们也不应该总是把痛苦解读为惩罚;我们应当提醒自己,我等生活在一个充满神秘的宇宙中,个人的顺逆沉浮真有点无足轻重,特别是如果拉远视角来看问题,更可意识到,一己际遇简直不足挂齿。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6-03-30 20:42:53 摘录自173页
    悲观主义的世界观并不必然意味着生活将被剥去欢乐。悲天悯人者能够比其对立面拥有大得多的赞赏能力,因为,他们从来不会期望事情有什么太好的结果,故此每当偶尔有微小的成就划破其暗淡无光的视野时,他们可能会惊羡无比。相形之下,现代世俗乐观主义者由于其强烈的一切皆理所当然的心态,一般难以细细品味曰常生活中的任何灵光闪现,更何况他们还在忙着建设人间乐园呢。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6-03-30 20:42:53 摘录自171页
    宗教还是认识到我们心中存在热烈崇拜的欲望。它们知道我们需要信奉他人、膜拜他人、侍候他人,并在他人身上找寻我们本人所缺乏的至善至美。不过,宗教坚持认为这些崇拜对象任何时候都应当是神而不是人。因此,宗教向我们分派了永远朝气蓬勃、楚楚动人、德高望重的神灵来牧守我们的生活,同时日复一曰地提醒我们,人类相对而言还是无品位、有缺陷的动物,需要给予宽恕和耐心,而这个细节很容易淹没在婚后一浪高过一浪的吵闹声中。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