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白金升级版),ISBN:9787547206256,作者:(美)派克 著
作者:[美] M·斯科特·派克
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
定价:29.00元
ISBN:9787547206256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21 )
评价 (1 )
查看所有书摘
按目录显示书摘
青风心理咨询
2020-06-30 13:29:06 摘录
父母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破头皮
2019-01-20 16:34:10 摘录
《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
作者用四个章节来描述如何让心智成熟,
第一章节关于规矩,其中如何使人自律,作者提出了深刻的见解,即首先我们要自信,要相信自己是有价值的,那么我们的时间也是有价值的,因此我们会对自己的时间加以善用。
书中提到四条规矩:先苦后甜、承担责任、忠于事实、保持平衡。忠于事实体现在我们需要不断地修订人生地图,即随着接触到新的知识,我们需适时改变我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面对陌生的人、事、物,需要让昔日的经验、当前的需求、未来的期待一并出席。为了体验新鲜事物的独特性,必须以包容一切的姿态,说服既有的成见和观念暂时退位,让陌生,新奇的事物进入感官世界。不然的话,都将是对过去经验的一再重复。
在爱这一章节,作者定义爱是为了促进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断拓展自我界限的一种意愿。真正的爱即双方都能够拥有独立的人格,而不是过度依懒。
心智成熟最大的障碍就是懒惰,我们总是逃避必要的痛苦,惯于选择平坦的道路,我们总是说服自己,让自己的懒惰合理化。我们必须深度思考,自我反省,点滴的认知和经验,会慢慢汇聚起来,人生之路将会清晰地出现在眼前。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沧浪
2018-08-03 18:47:52 摘录
很我们自称为别人着想,可能只是为了逃避责任,满足自己的愿望: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出自个人的意愿,核心动机是满足自我的需求;不管为别人做什么事,真正的原因都是为了自己。
确实如此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沧浪
2018-07-28 21:32:23 摘录
对爱还有一种常见的误解,就是将依赖当成了爱
拒绝依赖,可以依靠,但不要依赖,离开任何人之后都要能完成自己的事情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沧浪
2018-07-28 21:16:29 摘录
由于真正的爱是一种扩展自我的体验,所以,它与自我界限密切相关。在爱的过程中,我们感觉自己的灵魂朝着心爱的对象延伸,我们渴望给对方滋养,希望对方能够成长。被自我界限之外的对象吸引,想把激情乃至生命献给对方,心理学家把这种态称之为“精神贯注”。
我们贯注的对象,就是我们所爱的人或事物。当我们贯注身之外的对象时,我们在心理上已经把对象包容在我们里面了
爱是将自我界限打开,将对方融入其中,而越是融入,自我界限拓展越大,最后是自我界限与世界平齐,与外在世界没有区别后彻底打开,‘神性与人性合一’,天人合一 坠入情网是自我界限崩溃后暂时打开,崩溃所指是暂时的,但崩溃后维持了呢?所说崩溃,便难以维持。但崩溃又可以成为真正打开的切入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沧浪
2018-07-28 20:59:34 摘录
坠入情网并不是自我界限的拓展,而是自我界限某一部分暂时性的崩溃。拓展自我界限需要的是足够的努力,坠入情网却无需努力。当最初的激情终结,自我界限必然恢复原状
暂时崩溃,暂时和别人连接,暂时将自己和别人连接到一起?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沧浪
2018-07-28 20:38:53 摘录
对于他们而言,世界充满险恶,自我界限是一把保护伞,孤独和寂寞反而能给他们带来安全感。但大部分人还是渴望摆脱寂寞,冲出自我界限的牢笼。坠入情网,意味着自我界限的某一部分突然崩溃,使我们的“自我”与别人的“自我”合而为一。我们突然冲出自我界限的牢笼,情感就像决堤的洪流,声势浩大地涌向所爱的人,于是寂寞消失了,代之以难以言喻的狂喜之感:我们跟爱人结合在了一起!
自我界限的崩溃带来的是与外界的交流?恋爱将自我扩大?也就是说恋爱使自我延伸拓展,那失恋是自我的撕裂?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沧浪
2018-07-01 22:31:53 摘录
识到,自我反省对于我们的生存至关重要。反省内心世界带来的痛苦,往往大于观察外在世界带来的痛苦,所以很多人逃避前者而选择后者。实际上,认识事实对于我们的非凡价值,将使痛苦显得微不足道。自我反省的快乐,甚至远远大于痛苦。忠于事实,意味着敢于接受外界的质疑和挑战,由此确定我们的地图是否与事实符合。如果不这样做,我们就等于把自己关进了牢房,反复呼吸自己释放的恶臭空气。修订地图带来的痛苦使我们倾向于选择逃避,不容许别人质疑我们的地图。我们对孩子说:“不许顶嘴,我们是你们的父母,在家里我们说了算。”我们对配偶说:“我们]就这样维持现状吧。你说我的不是,我就会得天翻地覆,让你后悔莫及。”我们上了年纪以后,就对家人和夕人说:“我又老又弱,你为什么还要跟我过不去?我这么大年岁可你居然对我指手画脚!我的晚年活得不开心,都是你的责任。我们当了老板,就对雇员说:“据说你有胆量怀疑我,还要向我抄
走出舒适区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点击加载更多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前言
第一部分 规矩
问题和痛苦
先苦后甜
子不教,谁之过
问题的解决与时间
承担责任
神经官能症与人格失调
逃避自由
忠于事实
移情:过时的地图
迎接挑战
隐瞒真相
保持平衡
抑郁的价值
放弃与新生
第二部分 爱
爱的定义
坠入情网
浪漫爱情的神话
再谈自我界限
依赖性
缺少爱的精神贯注
“自我牺牲”
爱不是感觉
努力与关怀
失落的风险
独立的风险
投入的风险
冲突的风险
爱的规矩
爱与独立
爱与心理治疗
爱的神秘性
第三部分 成长与信仰
信仰与世界观
科学的信仰
凯茜的案例
马西娅的案例
特德的案例
婴儿与洗澡水
第四部分 恩典
健康的奇迹
潜意识的奇迹
好运的奇迹
恩典的定义
进化的奇迹
开始与结束
熵与原罪
邪恶的问题
意识的进化
力量的本质
俄瑞斯忒斯的传说
对恩典的抗拒
迎接恩典降临
后记
附录 周年版序言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前言
第一部分 规矩
问题和痛苦
先苦后甜
子不教,谁之过
问题的解决与时间
承担责任
神经官能症与人格失调
逃避自由
忠于事实
移情:过时的地图
迎接挑战
隐瞒真相
保持平衡
抑郁的价值
放弃与新生
第二部分 爱
爱的定义
坠入情网
浪漫爱情的神话
再谈自我界限
依赖性
缺少爱的精神贯注
“自我牺牲”
爱不是感觉
努力与关怀
失落的风险
独立的风险
投入的风险
冲突的风险
爱的规矩
爱与独立
爱与心理治疗
爱的神秘性
第三部分 成长与信仰
信仰与世界观
科学的信仰
凯茜的案例
马西娅的案例
特德的案例
婴儿与洗澡水
第四部分 恩典
健康的奇迹
潜意识的奇迹
好运的奇迹
恩典的定义
进化的奇迹
开始与结束
熵与原罪
邪恶的问题
意识的进化
力量的本质
俄瑞斯忒斯的传说
对恩典的抗拒
迎接恩典降临
后记
附录 周年版序言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
编辑书摘
书摘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写点笔记吧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
这条书摘是属于哪一章节的?
前言
第一部分 规矩
问题和痛苦
先苦后甜
子不教,谁之过
问题的解决与时间
承担责任
神经官能症与人格失调
逃避自由
忠于事实
移情:过时的地图
迎接挑战
隐瞒真相
保持平衡
抑郁的价值
放弃与新生
第二部分 爱
爱的定义
坠入情网
浪漫爱情的神话
再谈自我界限
依赖性
缺少爱的精神贯注
“自我牺牲”
爱不是感觉
努力与关怀
失落的风险
独立的风险
投入的风险
冲突的风险
爱的规矩
爱与独立
爱与心理治疗
爱的神秘性
第三部分 成长与信仰
信仰与世界观
科学的信仰
凯茜的案例
马西娅的案例
特德的案例
婴儿与洗澡水
第四部分 恩典
健康的奇迹
潜意识的奇迹
好运的奇迹
恩典的定义
进化的奇迹
开始与结束
熵与原罪
邪恶的问题
意识的进化
力量的本质
俄瑞斯忒斯的传说
对恩典的抗拒
迎接恩典降临
后记
附录 周年版序言
*
页码
×
删除
您确定要删除吗?
作者用四个章节来描述如何让心智成熟,
第一章节关于规矩,其中如何使人自律,作者提出了深刻的见解,即首先我们要自信,要相信自己是有价值的,那么我们的时间也是有价值的,因此我们会对自己的时间加以善用。
书中提到四条规矩:先苦后甜、承担责任、忠于事实、保持平衡。忠于事实体现在我们需要不断地修订人生地图,即随着接触到新的知识,我们需适时改变我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面对陌生的人、事、物,需要让昔日的经验、当前的需求、未来的期待一并出席。为了体验新鲜事物的独特性,必须以包容一切的姿态,说服既有的成见和观念暂时退位,让陌生,新奇的事物进入感官世界。不然的话,都将是对过去经验的一再重复。
在爱这一章节,作者定义爱是为了促进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断拓展自我界限的一种意愿。真正的爱即双方都能够拥有独立的人格,而不是过度依懒。
心智成熟最大的障碍就是懒惰,我们总是逃避必要的痛苦,惯于选择平坦的道路,我们总是说服自己,让自己的懒惰合理化。我们必须深度思考,自我反省,点滴的认知和经验,会慢慢汇聚起来,人生之路将会清晰地出现在眼前。
我们贯注的对象,就是我们所爱的人或事物。当我们贯注身之外的对象时,我们在心理上已经把对象包容在我们里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