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肠子的小心思》是德国图书界的黑马,口嫌体正直的德国人,一面对粑粑说着“不要不要”,一面看得好污好欢乐。原来,德国人觉得理所当然的马桶竟是痔疮的罪魁祸首;如 …… [ 展开全部 ]
  • 作者:"【德】朱莉娅·恩德斯"
  • 出版社: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 定价:38.00元
  • ISBN:9787553755175
  • 2020-02-28 18:28:20 摘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4-15 20:37:59 摘录
    对这个病和这个病的成因到现在我们都还不是很了解。大部分这方面的药物都是通过降低大脑中过量的某种信号物质来达到效果,这个物质就是多巴胺。而弓形虫自带的基因可以影响脑子里多巴胺的生成。并不是所有精神分裂症患者都感染了弓形虫,弓形虫也不可能是造成精神分裂症的唯一原因,但是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弓形虫宿主所占的比例比在正常人群中的比例要高出一倍。

    理论上,弓形虫可以影响到我们对恐惧、气味的感知和行为。从交通事故、自杀倾向和精神分裂症的比例来看,弓形虫并不真的只是个老老实实的寄居客。这些发现要想应用到日常问诊用药中,还要假以时日,因为有些猜想还要被证实,治疗方案也还要再好好地研究下。这种漫长的科学认证有时候需要以生命为代价,从发现抗生素到在药房里可以买到它耗费了好几十年的时间;但是这个周期也是无法避免的,有的时候甚至还应该再长一点,这样就不会有安眠药 ConterganL3如此骇人听闻的事发生了。

    弓形虫对我们的影响比我们以前所知道的要大得
    多。这个发现开启了一个医学研究的新时代,一个连猫
    屎都有发言权的时代—一生活里看似不相关的事情之间
    其实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的饮食、宠物和体内微
    生物的世界拼出来的又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图片?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4-15 13:47:49 摘录
    假说三:肠道细菌决定胃口

    2013年的时候有人提出了一个很大胆的假说,大概的意思就是,肠菌可以影响它主人的胃口。也就是说,如果晩上10点你突然想吃一条夹满焦糖花生且有巧克力包衣的士力架,之后又忍不住吃了一袋薯片,这不一定是你聪明的脑袋在作怪哦。吃了三天减肥餐后超级渴望吃个巨无霸汉堡的很可能也不是你的脑袋,而是你肚子里焦躁难耐的细菌们。不知道它们用了什么甜言蜜语,总之我们就是难以抗拒它们的要求。

    要理解这一假说,我们得一起仔细琢磨一下“吃饭”这件事。面对厚厚的菜单,你是怎么决定选哪道菜的?估计大多数人都是看当时的兴趣和心情。那一顿饭吃多少呢?当然是吃饱为止。吃饭的两个要素兴趣和饱腹感,理论上细菌都有办法影响到。至于说到胃口,估计细菌也有一定的发言权。虽然这些都还在假说阶段,但还是挺靠谱的,因为对我们来说一顿饭吃什么、吃多少可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对于细菌来说可就是性命攸关。它们和人类一起共同进化了三百万年,这么长的时间它们应该也找到了融入人类世界、自
    己主宰自己命运的方法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4-15 07:11:38 摘录
    在西方人的饮食中,有90%的营养来自吃进去的食物,10%来自细菌每天的给养。也就是说,每十顿饭里就有一顿是纯来自细菌的供给的,甚至有些细菌,每天的任务就是给我们喂饭。所以我们每天吃什么,真的不是无所谓的事;哪些细菌负责给我们喂饭,也真的不是无所谓的事。我再解释得清楚点,体重这个问题,可不仅仅关系到你吃了多少卡路里,还关系到那些每天和你同吃同喝的细菌兄弟都是谁。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4-14 14:57:27 摘录
    细菌们不但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自己制造些装备,它们还会向外界借一些装备。比如日本人的肠道细菌就跟它们住在海里的细菌兄弟们借了一个基因,专门为了吃寿司时好分解海苔用。所以说我们肠道里究竟都住了何方神圣,配了什么宝物,往往取决于我们的饮食习惯和需求

    一个纯种欧洲人,享受完寿司自助餐,回家却会便秘。这种事一点儿也不奇怪,因为他肚子里没有“海苔消化菌”啊。而且看家的肠道细菌是代代相传下来的,不管你追溯到他家第几代祖宗,肚子里都不会找出一个海苔消化菌来。“要是能跟日本人借用点这种细菌多好啊!”“或者我多吃点寿司,以后我生了小孩,小孩子是不是就有这个菌了?”想法是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因为这决定权不完全在你手里,细菌也要挑它喜欢的地方才肯待下来啊。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4-14 14:06:25 摘录
    肠道发出的信号可能会抵达大脑很多不同的区域,但不是全部。比如它们绝不会抵达位于后脑勺的视觉皮层,要不然我们就能看到肠道里发生的各种事了。但是它们可能会到达的区域有岛叶、边缘系统、前额叶皮质、杏仁核、海马体或者前扣带皮层。现在我要不顾神经学家的反对,用“人话”把刚才列举的区域再说遍,它们分别是负责自我感知、感情处理、道德感、恐惧感、记忆和积极性的区域。当然,这不代表我们的道德感是由肠道决定的,但是肠道确实可能会对它产生定影响。至于是不是真的能影响到、影响力有多大、怎么个影响法,这些都只能在实验室里一点一点摸索咯。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4-14 13:23:58 摘录
    从嘴巴到胃的路途虽然仅仅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却是从主观的感知世界到自主神经控制的无意识世界的必经过渡,需要两个世界最大限度地集中注意力和团队合作。团队的默契合作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练成的,而是打娘胎里就开始练习了。作为练习,胎儿每天在子宫里都会吞咽下大概半升的羊水,即使有时候失败了也没什么大碍,因为胎儿整个(包括肺)都是浸在水里的,所以自然也不用担心会被“呛到”。

    成年人每天会吞咽600~2000次,有20多组肌肉参与其中,一般完成率都很高。但是人年纪大了后会越来越容易被呛到,这是因为协作共事的肌肉们开始配合得有些懈怠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4-13 22:24:12 摘录
    不但如此,果糖不耐症还会影响到我们的情绪。糖分可以促进很多营养物质从肠道里进入血液,比如果糖和色氨酸(氨基酸的一种)就是一对难兄难弟。如果果糖没法被正常吸收,肠道中的果糖浓度太高,色氨酸的吸收也会严重受到干扰,而色氨酸又是合成神经递质血清素所必需的原料。血清素就是大名鼎鼎的“幸福荷尔蒙”,体内缺乏血清素的话可能导致抑郁。因此,如果患有果糖不耐症却长期得不到诊断,并发抑郁的可能性也会很高。医学界也是在不久前才发现这种关联的,并且才刚刚将它运用到日常诊断中。

    这里很自然地又引申出另一个问题,要是没有果糖不耐症的话,吃太多果糖也会导致情绪低落吗?对于超过一半的人来说,每天50克果糖是个临界值(大约相当于5个梨子或者8根香蕉或者6个苹果),超过50克,葡萄糖转运蛋白就超负荷了,其结果很可能会招致一系列健康问题,比如腹泻、肚子痛、胀气,长此以往甚至会使人有抑郁倾向。美国当今的人均果糖摄入量高达每天80克,而相较之下,我们父母那辈吃的果糖大多来自蜂蜜、水果和少量加工食物,平均每天摄取的果糖仅有16~24克。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4-13 22:05:05 摘录
    身体里的糖原储备差不多只要出去慢跑一圈就会被消耗掉。准确地说,差不多就是你脑子里面出现“怎么突然间跑得这么费力了呢?”的时间点。所以,营养生理学家建议,如果想消耗脂肪,至少需要运动1小时以上。只有当你开始觉得体力不济的时候,能量现货(糖原)被消耗得差不多了,身体才会舍得开启轻易不会动用的能量储备(脂肪)。你可能会想,为什么不直接从我的肚腩下手,这边的能量储备随你用。但就算你再怎么想,身体也不会听你的,因为我们的细胞可是爱死了脂肪。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4-13 22:03:32 摘录
    在这里我补充一点血糖的小知识:糖分进入血液,血糖升高,为了达到最健康的平衡状态,身体会本能地做出反应。这时身体会分泌出大量的激素,尤其是胰岛素。一次性进入血液的糖分越多,身体就会反应得越激烈。而在激烈战斗之后,身体很快又会感到疲倦。对身体来说,糖分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原料,假如它可以慢慢地进入血液、慢慢地被吸收,那身体就可以把它更好地利用起来,为细胞小火添柴,或者用来合成自身的多糖结构,比如小肠细胞上鹿角形状的糖萼。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4-13 17:25:45 摘录
    疲劳感会干扰我们的大脑,让我们没法专心工作,但对于小肠来说这却是件大好事。要知道,只有身体处在放松状态的时候,小肠才能最高效地工作,因为此时它可以指挥、动用体内大部分的能量,而且血液里也不会充满“压力荷尔蒙”。所以从消化的角度来看,吃完饭可以偷得片刻清闲的小职员,可要比压力山大、精神紧绷的高级经理成功得多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4-13 17:22:39 摘录
    每根小肠绒毛里都包含了一根很小的毛细血管,用来负责运送吸收了的营养分子。所有的毛细血管会汇总起来,把吸收的养分输往肝脏接受质量审核。一旦发现有毒有害物质,肝脏会把它就地消灭,防止它混迹在大部队中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如果吃得太多,肝脏还能帮我们把过剩的养分储存下来,这里是人体的第一个能量仓库。

    离开肝脏后,养分满满的血液会直奔心脏,心脏再马力十足地把它泵向全身上下的细胞。拿一个糖分子来说,它可能被运送到任何一个需要它的细胞里,比如右乳房的皮肤细胞,在那里它被吸收,与氧气燃烧,产生能量用以维持细胞的活力。在产生能量的过程中还会有一些其他副产物:热量及少量的水分。我们的身体里,每时每刻无数的细胞里都在发生着这样的能量反应,正是它们的副产物让我们的体温恒定在36~37摄氏度之间。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4-13 17:17:19 摘录
    现在我们再折回来说说胃囊奇特的形状吧。胃一侧短一侧长,整体看是个弯曲倾斜的囊状,这一奇特形状使胃的内里产生很多皱褶。虽然,在消化器官里胃的颜值低了些,驼背弯腰还满脸皱纹,但是人家丑有丑的道理。当我们吃饭的时候,喝下的液体流出食道后可以顺着胃右边较短的一侧直接抵达小肠的入口,固体的食物吞下后则会被扔给胃较长的一侧。胃就是通过这样的分工来有效工作的,可以直接进入下一环节的走一边,需要进一步消化分解的走另一边。所以胃可不是随随便便长歪的,它这样做是为了能够同时容纳两位消化专家,一位擅长对付液体,另一位更精通于对付固体。两位专家合二为一就成了我们的胃。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4-13 17:13:23 摘录
    看看食道的路线图,你不觉得这家伙也太没方向感了吗?明明最直接的路径是径直插进胃的顶端,可它非要绕到胃的右侧从那儿接上。非也!人家这么做可是为了曲线救国。这个食道和胃的连接处被外科大夫称为贲门。尽管绕了一点弯路,但这完全是值得的,因为我们走路迈每一步时都会自动绷紧腹部肌肉,这时腹部的压力差不多是平时的两倍。当我们大笑或者咳嗽时,腹部的压力甚至会增加到四倍。这个压力会由下往上传给胃。假设食道正正地接在胃上方,那就出大事了,饭后百步走,每一步都会把刚才吃下去的给挤上来。多亏了贲门的侧面设计和胃囊巧妙的倾斜角度,自腹部上来的压力得以被分散掉很多,最后落在食管上的压力只有很小一部分。所以你大可放心,即使你笑得再放肆,也最
    多就是笑出个屁来,笑到吐还闻所未闻。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4-13 16:57:04 摘录
    这两块括约肌各事其主,分别效命于两大神经系
    统。外括约肌服务于较为高级的主观意识,如果大脑认
    为现在还不是上厕所的时候,外括约肌就会忠实地听从
    指挥,尽力缩紧,严防死守。内括约肌则隶属于不受主
    观意识控制的体内世界,它才不在乎你身处何方,想不
    想留下仙气,只要是对身体有益处的事,它就坚决执
    行。要是全听它的,估计到处都屁声阵阵、仙气飘飘
    了。

    所幸两块括约肌配合紧密,让我们避免了“大便无
    法自理”的尴尬。当便便到达内括约肌时,它会反射性
    地张开。但是它可不会一下就大开绿灯,不给外括约肌
    点准备时间,它会先试探性地放出一支小分队去侦查
    下情况。在两块括约肌之间布满了传感细胞,它们会
    先分析一下小分队的性质,比如是固态的还是气态的,再将信息上传至大脑。这时大脑会收到信号:“军情紧急”或者“没什么,就是个幌子”。同时,大脑会借助耳朵、眼睛传来的信息,并综合以往的经验对外界环境做出评估,并制定相应措施。数秒内,大脑便做出初步决策,并把它下达给外括约肌:“我观察过了,你现在
    可是在阿姨的客厅里,最多只能让气体部分悄悄通行
    固体部分要守住!”
    好好笑……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