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战史二战战史大全集(超值白金版)》作者伊恩·韦斯特威尔和唐纳德·萨默维尔凭借个人深厚的军事素养、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当事人的访谈记录等,集多年之功,推出了这部全真插图 …… [ 展开全部 ]
  • 作者:
  • 出版社:
  • 定价:29.80元
  • ISBN:9787511327109
  • 2018-05-29 23:05:02 摘录
    在萨拉热窝暗杀事件后一个多星期,奥地利外交部保持沉默,但许多报刊和其他机构却鼓动反塞尔维亚情绪,维也纳的广告牌宣称:“所有塞尔维亚人必定灭亡。”
    近现代媒体的力量是令人吃惊的,包括美西战争在内都有媒体在推波助澜。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4-28 23:47:58 摘录
    奥匈帝国民族众多,语言混杂,一个军官不可能通晓帝国所有二十余种语言,发展到最后,甚至连排长也无法让他所搜罗来的那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人全部听懂他发令的地步,整个基层作战指挥趋于瓦解,整个帝国国防军——预期中的帝国主力部队——变成了一头患有神经末梢麻痹绝症的庞大怪兽,根本无法正常运转,更不要说作战了。到了1918年夏,战事对同盟国越来越不利,此时的奥匈帝国已经无法将这众多民族联合在一起了,其他成员也对帝国丧失了信心。
    奥匈帝国败战原因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4-27 22:11:36 摘录
    1859年的意大利独立战争使奥匈帝国失去在意大利的所有领地,1866年的普奥战争迫使奥地利退出德意志联邦,结束了哈布斯堡家族统领德意志各城邦的时代。内政方面,匈牙利对维也纳的统治也非常不满,国内其他许多地区民族主义思想也不断加强。随着在萨多瓦的战败,奥匈帝国恢复在德意志区域的影响力的希望化为泡影,之后开始努力向东南巴尔干方面扩展影响力,企图攫取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退出东欧后留下的以斯拉夫人为主体的地区,这就使得奥匈帝国和它几个世纪以来的亲密盟友——以斯拉夫人保护者和老大哥自诩的俄国——反目成仇,从此不得不把自己绑到德国的战车上,来对抗强大的沙皇俄国。
    奥地利与德国重新结盟的原因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4-27 22:09:04 摘录
    1859年的意大利独立战争使奥匈帝国失去在意大利的所有领地,1866年的普奥战争迫使奥地利退出德意志联邦,结束了哈布斯堡家族统领德意志各城邦的时代。内政方面,匈牙利对维也纳的统治也非常不满,国内其他许多地区民族主义思想也不断加强。随着在萨多瓦的战败,奥匈帝国恢复在德意志区域的影响力的希望化为泡影,之后开始努力向东南巴尔干方面扩展影响力,企图攫取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退出东欧后留下的以斯拉夫人为主体的地区,这就使得奥匈帝国和它几个世纪以来的亲密盟友——以斯拉夫人保护者和老大哥自诩的俄国——反目成仇,从此不得不把自己绑到德国的战车上,来对抗强大的沙皇俄国。
    奥地利与德国重新结盟的原因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4-27 22:08:31 摘录
    1859年的意大利独立战争使奥匈帝国失去在意大利的所有领地,1866年的普奥战争迫使奥地利退出德意志联邦,结束了哈布斯堡家族统领德意志各城邦的时代。内政方面,匈牙利对维也纳的统治也非常不满,国内其他许多地区民族主义思想也不断加强。随着在萨多瓦的战败,奥匈帝国恢复在德意志区域的影响力的希望化为泡影,之后开始努力向东南巴尔干方面扩展影响力,企图攫取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退出东欧后留下的以斯拉夫人为主体的地区,这就使得奥匈帝国和它几个世纪以来的亲密盟友——以斯拉夫人保护者和老大哥自诩的俄国——反目成仇,从此不得不把自己绑到德国的战车上,来对抗强大的沙皇俄国。
    奥地利与德国重新结盟的原因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4-27 22:08:01 摘录
    1859年的意大利独立战争使奥匈帝国失去在意大利的所有领地,1866年的普奥战争迫使奥地利退出德意志联邦,结束了哈布斯堡家族统领德意志各城邦的时代。内政方面,匈牙利对维也纳的统治也非常不满,国内其他许多地区民族主义思想也不断加强。随着在萨多瓦的战败,奥匈帝国恢复在德意志区域的影响力的希望化为泡影,之后开始努力向东南巴尔干方面扩展影响力,企图攫取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退出东欧后留下的以斯拉夫人为主体的地区,这就使得奥匈帝国和它几个世纪以来的亲密盟友——以斯拉夫人保护者和老大哥自诩的俄国——反目成仇,从此不得不把自己绑到德国的战车上,来对抗强大的沙皇俄国。
    奥地利与德国重新结盟的原因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3-25 20:47:49 摘录
    1912年10月,巴尔干半岛的黑山王国紧随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和希腊之后,也向土耳其宣战,引发了第一场巴尔干战争。巴尔干战争打破了欧洲各方势力的平衡局面,导致了地区局势的动荡不安,最终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3-24 16:34:16 摘录
    1911年,在非洲爆发了意大利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之间的的战争,这场战争又称为的黎波里塔尼亚战争或利比亚战争。它是意大利为夺取奥斯曼帝国的北非省份——的黎波里塔尼亚和昔兰尼加——而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意大利开创了使用飞机完成军事任务的首例,引起了世界各国的瞩目和效法,从而大大促进了军事航空事业的发展。
    意土战争——飞机第一次登上战争舞台。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3-24 16:34:07 摘录
    1911年,在非洲爆发了意大利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之间的的战争,这场战争又称为的黎波里塔尼亚战争或利比亚战争。它是意大利为夺取奥斯曼帝国的北非省份——的黎波里塔尼亚和昔兰尼加——而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意大利开创了使用飞机完成军事任务的首例,引起了世界各国的瞩目和效法,从而大大促进了军事航空事业的发展。
    意土战争——飞机第一次登上战争舞台。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3-24 16:33:37 摘录
    1911年,在非洲爆发了意大利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之间的的战争,这场战争又称为的黎波里塔尼亚战争或利比亚战争。它是意大利为夺取奥斯曼帝国的北非省份——的黎波里塔尼亚和昔兰尼加——而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意大利开创了使用飞机完成军事任务的首例,引起了世界各国的瞩目和效法,从而大大促进了军事航空事业的发展。
    意土战争——飞机第一次登上战争舞台。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3-24 16:32:11 摘录
    1911年,在非洲爆发了意大利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之间的的战争,这场战争又称为的黎波里塔尼亚战争或利比亚战争。它是意大利为夺取奥斯曼帝国的北非省份——的黎波里塔尼亚和昔兰尼加——而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意大利开创了使用飞机完成军事任务的首例,引起了世界各国的瞩目和效法,从而大大促进了军事航空事业的发展。
    意土战争——飞机第一次登上战争舞台。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3-21 23:04:19 摘录
    加利波利半岛登陆战役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大规模的登陆作战,其在战法运用、武器和兵种投入上,都具有了现代意义上的登陆作战的特色,被誉为“最具现代意义萌芽的登陆作战”。此役可以被称为“西亚病夫”土耳其的崛起之战,一直瞧不起土耳其的英军遭到了惨重损失,狼狈而归,英法联军唯一成功的是,他们在撤退时无一伤亡。这一战结束了英国“诗人将军”伊恩·汉密尔顿上将的军事生涯,丘吉尔被调离内阁,战役的直接后果是导致保加利亚加入了同盟国。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3-21 22:56:58 摘录
    奥斯曼帝国,是土耳其人建立的国家,创立者为奥斯曼一世,初居中亚,将伊斯兰教定为国教,极盛时的奥斯曼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包括整个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半岛、整个中东地区及北非的大部分,西达摩洛哥,东抵里海及波斯湾,北及奥匈帝国和罗马尼亚,南及苏丹,控制了整个西欧到东方的通道,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长期以来自认为自己的文明最优越,轻视工业和贸易,从18世纪后期开始,逐渐落后于欧洲,到了20世纪初,远远落后于西方列强,沦为半殖民地,被西方的殖民者称为“西亚病夫”。
    凡是轻视工业与贸易的,必不能得到长久发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