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是社会心理学领域的一部经典著作,是本书第一作者津巴多教授继畅销书《心理学与生活》之后的又一力作。 本书系统地总结了心理学在态度形成和改变方面 …… [ 展开全部 ]
  • 作者:[美]菲利普·津巴多、迈克尔·利佩
  •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 定价:68.00元
  • ISBN:9787115170835
  • 2020-08-06 17:12:20 摘录
    我们通常只接受已被我们认同的观点,这倾向被称为选择性曝光,选择性曝光主要与内置于我们生活结构和社会结构中的过滤系统有关,此外,在个别情况下,因为与态度矛盾的信息会造成认知不协调,所以我们会有意回避那些我们不愿了解的信息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08-06 17:00:05 摘录
    那些最频繁的在特定问题上寻找相同观点的人,就是那些已经具有自己观点的人。即使是立场最坚定的人,也会寻找社会比较他们更感兴趣的是证实自己的观点,而不是评价自己的观点。通过与制取相投者比较观点,终于某一立场的人,可以避免发现,支持对立观点的好理由,这些理由可能和他们坚守的立场相冲突,他们还可以获得一些额外的支持,自己的态度的理由,由此来增进他们的自信。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08-05 13:50:14 摘录
    认知不协调:
    如果想让别人如你所愿的那样去行动,那么你给予的强迫或奖赏越多,你就越有可能成功。
    另一方面,如果你的最终目标是让他人喜欢或者认同你强迫他们所做出的行为,那么你用于获得依从行为的诱因越少,效果越好。
    诱因越少,越多的个人态度将朝向又发了一从方向改变。
    认知不协调理论的逻辑:仅仅使用恰如其分的能使个体从事行为所需的力量,诱因应该刚刚足以获得依从,但却不足以作为能够证明态度与行为不一致的合理是自身的原因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08-05 10:06:25 摘录
    我们太喜欢根据人格特质和性格特质来理解行为,同时又太过于抵制把背景因素看作行为的基础,毫不奇怪,我们更倾向于关注情景中个体自身的因素,而较少关注造成个体现状的情景因素,实际上,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经验之一是人类行为更多的受到情景变量的影响,而不是像我们通常认为的那样,我们高估了我们个人特质在抵制不合意的情景性影响中的作用,同时也低估了情景因素,对我们做决定时造成的影响。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08-05 10:00:08 摘录
    一般的说行为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而人们在归因时,只会指向其中的一个或两个原因,除过分简单化以外,另一种常见偏差被社会心理学家称为显著性效应。显著性效应是指人们倾向于对那些最明显的和最吸引注意力的因素,赋予更大的权重。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07-18 07:10:24 摘录
    行为,意向,态度,情绪,认知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01-28 21:21:12 摘录

    自我归因、自我说服、自我辩解都能影响我们的思维、情感和行为

    这三者共同的关联是:关键的影响者是自我(个体自己内化的概念),而不是由外部说服者所引发的改变。


    性格归因
    我们可能会将原因归结于个体的性格或者他周围的情境(性格归因(或称内部归因)
    把所观察到的行为产生的原因归结于个体内部。进行性格归因就是假定行为反映了个体的某些独特属性。例如,根据个体的态度、宗教信仰或者品格与人格特质来解释某个人的努力工作

    相反,情境归因(或称外部归因)则把社会与客观环境中的某些因素视为导致个体行动的原因。例如,如果我们看到某个人努力工作,并根据他可能获得的金钱、分数或奖赏来解释这一行为,那么我们就在做情境归因。
    大部分情况下,我们都倾向于性格归因,而忽略了环境因素,所以总是有失偏颇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01-26 16:16:24 摘录
    互惠规则
    吃闭门羹,得好处。被称之为“闭门羹”技术
    (door- in-the- face technique)的方法是一种更加神奇的赢得顺从的方法,它似乎与互惠规则也有某种联系。该技术是这样一种策略,即首先提出一个几乎一定会被拒绝的、非常大的请求—门当着你的面砰然关上。然后,在请求被拒绝时,再提出一个小一点的请求。

    折扣技巧……与“闭门羹”技术具有某种相似性的另一种顺从策略也涉及互惠规则,但是这一策略并不需要在“答应”前做一个“拒绝”的反应。在一商品中加入一些东西会被视为是一种协商,使潜在的顾客感觉到必须通过购买这一“优惠”商品进行报答。

    在“闭门羹”效应和“折扣效应”中,互惠规则可能不是唯一起作用的因素。另外的一个因素是知觉对比。在与第一个大请求(或非优惠交易)相对比的情况下,第二个更小请求(或优惠交易)就会显得更小(或更物有所值)( Burger,1986)
    闭门羹 从大的请求变成小请求,接收方会因为愧疚第一次的拒绝而答应第二次 折扣技巧 在有比较的情况下,让你认为有利可图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01-26 16:00:06 摘录
    日常生活中的顺从情境。例如,你因为不知道如何在不伤害他人感情或能够保持礼貌的情况下,轻松而优雅地从电话推销员或上门推销者的推销中抽身而出,因此你不得不聆听他们的推销说辞。那些职业游说者们就是依靠这种反应来使他们的受众能够聆听他们关于捐献或者购买的信息。
    当面对这样的情境时,你可用的付策包括1)相信自己“似乎有什么不对劲”的直觉:(2)不要接受他人呈现给你的对当前情境的解释,他们追求的既定利益可能与你的有所不同(3)考虑一下“糟糕的情形”,并且按照这种可能性去行动;(4)制订出个逃脱计划,并且尽快实施;(5)不用顾虑别人会因你的行为而对你形成什么样的印象。请记住,当你处在一个安全情境中,如果你犯了错误,那么你任何时候都能够就此而道歉;(6)考虑上述逃脱计划的具体情境,并在脑海中进行一次预演,把它运用到你生活的不同情境中去
    如何拒绝别人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01-26 15:54:08 摘录
    我们没有注意到顺从情境中的一些关键性细节,因此没有发现这个人其实并不“合法”,或者命令或建议其实是错误的。除了规范性影响压力和信息性影响压力外,这种对规则的误用也正是发生在米尔格拉姆实验中教师角色身上的状况。权威的象征符号—实验者身上的白色实验室外套、他的名气、头衔、科学气氛—使参与者草率地运用了“服从权威”这个在米尔格拉姆实验中,情境的压力与冲突加速了服从规则的错误运用。人们
    会有很多例外情况的规则。
    启发式的服从 人为了节省分析的时间,根据经验规则或者启发法判断来做出服从的行为,但是也因为这个偷懒导致判断错误,盲目服从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10-30 17:15:53 摘录
    根据说服的认知反应观点,在人们接收信息的时候,思考是关键。正如安东尼·格林沃尔德( Anthony Greenwald,1968)所总结的那样,这一观点认为,我们通过把说服性信息与我们对有关问题的已有态度、知识和情感相联系从而对说服性信息做出反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形成了对说服性信息的思想或者“认知反应”,这种思想或“认知反应”既可能与该信息所倡导的观点相一致,也可能不一致。重要的是该认知反应中所包含的评价的性质(“嘿,那太好了!”“啊,那太愚蠢了”)。当信息所引发的认知反应与信息所倡导的观点相一致时,我们就会改变我们的态度以符合信息的立场。但是如果认知反应支持“另一方”—信息所引发的认知反应与信息所倡导的观点相悖一那么我们的态度将保持不变,甚至“反
    弹”,即背离信息所倡导的观点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10-30 16:38:42 摘录
    下:当选择的正确性十分重要时;当个体不必死守某一立场时(Frey,1986)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10-30 16:38:01 摘录
    对“新观点”的注意发生在两种条件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10-30 16:21:56 摘录
    媒体可能对公众的评价不会有太大的直接影响;但媒体通过设定评价的清单而发挥间接作用( Becker et al.,1975)。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10-30 16:19:26 摘录
    通过决定呈现哪些内容,那些控制了大众媒体的人不仅决定了呈现给公众的观点范围,而且也设定了人们形成自己观点时所使用的标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