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在常春藤盟校待了24年之后,耶鲁大学教授威廉·德雷谢维奇决定辞去自己的终身教职,离开这所常春藤名校。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感觉当前的美国精英教育已经陷入了误区 …… [ 展开全部 ]
  • 作者:[美]威廉·德雷谢维奇
  •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阳光博客
  • 定价:42.00
  • ISBN:9787510842252
  • 2021-02-03 02:02:43 摘录
    斯坦福狂鸭症
    一只悠闲的鸭子在湖面上逍遥自在地漂过,水面之上的平静掩盖了水面之下鸭掌的疯狂拨动。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02-03 02:00:45 摘录
    我们当今的名校大学生,对成就和成功有着一种被压迫式的追求:他们都觉得自己必须要以最高效的方式去完成自己的目标,从而再接着去追逐下一个更高更伟大的目标。这种被动的压迫和紧张导致了这些名校生不能从容地去发展一段深刻的感情,遗憾的是,这些深刻的感情是可以化解他们身上这种无时无刻追求成就的压迫感的。更糟糕的是,这种被动的压迫并非是建立深刻感情的唯一阻力,比它更具杀伤力的是名校生们内心的恐惧,他们害怕在他人面前示弱,担心自己成为一位众人眼中的屈服于压力的弱者,因此他们拒绝示弱。
    示弱是正确还是错误?什么时候正确,什么时候错误?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02-03 01:58:49 摘录
    大学给予了学生们自己决策的权利和自由,这种突如其来的自由需要的是强大的自理、自立和自控能力,但是很多学生并未对此做好充足的准备。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9-07 20:56:36 摘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9-07 20:53:33 摘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6-29 10:46:44 摘录
    在课堂上,我们对有些东西心知肚明,特别是最严肃、最发自内心的话却不能说:你想表达,生活就是一场悲剧;你想警告大家,我们的生活时刻处于千钩一发的状态;你想呼吁,我们在读的每一本书或讨论的每一个话题,都是在关注生命。但是你会觉得学校捆绑了你的手脚,甚至连你的嘴都变得被动,自己讲的话只能是引|用二手的信息。你可能担心自己讲的话地无声,根本没人理睬,因此你接受了这样的观点:在课堂上所讲的可以是你自己不相信的。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4-29 20:54:45 摘录
    常言道:真理难寻!那么艺术凭借什么通向真理呢?艺术要求我们花大量时间努力观察现象,并且花更多的时间和气力表达你对观察的理解。任何有过绘画写生经历的人对此都深有体会,在作画之前,首先要全身心地观察绘画的对象,几乎要看透它,胸有成竹后才可以动笔。比如,我们的对象是一杯水,常人的认知往往是功能性的,即它是解渴的工具,目光一扫而过。但是艺术家会观察其各个方面的特征:如杯子在
    盛水时的颜色,杯身上的指印,水面的凹凸部分的光泽,以及杯子所投射的半透明影子的形状等等。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4-29 09:39:44 摘录
    我经常会听到一些危言耸听的矛盾:“如果我主修音乐,如果我去参加那次自驾游,如果我休学,我父母将会杀’了我。”就这个矛盾我有个办法:先“杀”了他们。当然这是个比喻。斯坦福教授特里·卡塞尔( Terry Castle)在他的一篇名为《如何与父母决裂》( The Casefor Breaking Up with Your Parents)的论文中建议,要过上有意义的成年人生活,一个人有必要成为一次孤儿。

    次对家族传承的主动放弃,一次对反抗权威、暴露谎言或令父母失望的意愿的培养,是培养理智和情感独立的大前提,今天比过往任何其他时间尤甚。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4-29 09:21:52 摘录
    在传统社会里,个人的生命价值往往由外界信念架构,如个人在社区里的地位以及父母的工作性质,你根本就不需要也没有机会去思考某种精神,但是现代社会给予了个人思考和选择的自由,这既是一件礼物也是一个负担。自由可能带来恐慌和迷失,因此我们更容易选择放弃,让他人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去做,但无论如何,我们至少不能无视这种自由的存在。问题的核心不是我们不相信“寻找自我”和“追求梦想”的价值,而是我们并未培养出孩子寻找和追求的能力或者我们根本就不想让孩子寻找和追求。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4-29 09:18:23 摘录
    学术界就积极心理学课题已经做了充足的研究,其结论无外乎两点:在满足基础物质条件之上,一个人的幸福感来自健康的社交圈以及从事有意义的工作。这些阐述并非什么新闻,早在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宣称,人就是社交体,每个人的幸福来自他发挥出个人的能力之时。严格来讲,这种个人能力就是你所擅长的。当你所从事的工作直接对接你最强大的能力时,你的幸福感就自然而然从心中升起,转化成快乐和自主。
    如何让员工快乐与自主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4-29 09:03:43 摘录
    文学评论家德威特·麦克唐纳德( Dwight Macdonald)多年前曾说:“我们认为,一个人一辈子专注于诗歌写作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是我们会认为,一个人花一辈子推广百事可乐,与竞争对手可口可乐抢占市场则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不可思议的事情比比皆是。我曾经与一位极具天赋的年轻音乐家交好,而我却费尽口舌说服他,音乐能给人们]带来价值。我们会羡慕有人从名校退学创业,成为下一个马克·扎克伯格,但却不能理解有人完成大学教育仅仅是为了成为一名社会工作者。我们嘴边经常挂着“改变世界”或“回报社会”,但是这两者如果不能给你带来更高的声望或其他利益,那么我们所提倡的“利他主义”将会大打折扣。我们的高中生为了竞争名校,不惜一切展现自己的创造力和为他人服务的精神,但是没有人会“愚蠢”到以此作为职业追求。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4-29 09:00:50 摘录
    传统意义上的创新来自艺术类想象或者科技类想象,比如我们发明一种新的工具,一种新药或者一个APP软件。但是我们还有一种创新,那是一种“生活创新”,依赖于“精神想象力”。这里的“精神”并非“精神面貌”,不存在对与错,“精神想象力”意指一个人有能力摆脱固有的生活方式,以最大尺度去想象所有的可能性,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打个比方:当你来到一家星巴克咖啡厅时,你面对几个固定的选
    择:拿铁、卡布奇诺、摩卡或其他类似选择。但是你还有一个选择,那就是转身离开,因为有可能星巴克根本不能提供你真正想要的。同样的道理,当你迈入名校时,你面临着医学、金融、咨询和其他选择,但是你完全可以不在其中选择。你可以转身离开,留给自己一点儿时间思考。

    拥有“精神想象力”绝非丰易事,与“精神想象力”相关的是个人品质,而非理智,我们既不能通过学习,也不能通过竞赛获取精神想象力,因此很多精英学生对它感到陌生。发挥“精神想象力”,尤其是面对家人和朋友的阻力,我们需要巨大的勇气。有“精神想象力”的人的想法往往不会迎合社会,他们的选择或许会使周边的人感到不舒服或不安全,甚至会迫使周边的朋友质疑他们自己的选择或者他们自己曾经未能做出的抉择。
    精神想象力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4-28 09:34:44 摘录
    “教育是当你忘记了所学的一切之后所存活下来的那一部分。”虽然这是一种通俗的定义,但提出此观点的哈佛大学前校长詹姆斯·B柯南特的初衷是严肃的:我们在大学的大部分所学必然会慢慢淡忘,剩余的部分其实就是你自己
    也就只能这么安慰我在人民大学四年所受到的教育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4-28 09:29:16 摘录
    每当学习之前,我们先要“放空”。当来到大学时,你已经不是一张白纸。从你出生开始,你的所见所闻所想,包括现实故事、虚幻神话固有认知、价值观和神圣的言语等已形成了你的思维方式以及对世界的感知。引用阿兰·布鲁姆的话,“你的灵魂就是你生活的一面镜子”。执教大学新生多年,我注意到,大一学生似乎总是能够不假思索地在最短的时间內对我提出的任何事物给出自己的意见,不管他之前是否
    接触过该话题。他们的大脑犹如一个容纳着系列固有思想的化学容器,一旦接触到一个话题,个人的意见会迅速反应并从化学溶液里以固态形式沉淀下来,给话题披上一层膜。我后来发现这种现象不仅限于18岁青年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4-28 09:22:22 摘录
    诚然,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份工作,但是每个人更需要懂得生活。既然我们从实用主义角度去计算上大学的回报是什么,那么我们为何不可以去计算为人父母的回报,与自己的密友共度时光的回报,享受音乐的回报以及读书籍的回报呢?任何值得做的事情,是因为事情本身有意义。任何人要是告诉你教育的唯一目的就是培养职业能力,那么他已经把你贬低成一名高效的职员,一名容易动心的消费者个听话的顺民。之所以我们要去探究大学的目的是什么,就是因为我们要保证自己至少还能够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