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小说由两条线索构成:一条是安娜与卡列宁、伏伦斯基之间的家庭、婚姻和爱情纠葛;一条是列文和吉娣的爱情生活及列文进行 …… [ 展开全部 ]
  • 作者:[俄] 列夫·托尔斯泰
  •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 定价:98.00
  • ISBN:9787530213490
  • 2020-05-13 12:11:11 摘录
    人们往往把欲望的满足看成幸福。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05-13 12:10:22 摘录
    人都是为希望而活,因为有了希望,人才有生活的勇气。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05-13 12:09:23 摘录
    “水满则溢,月盈则亏”,这个世界从来只有更美,而没有最美。而最靠近完美的一刻,就是最容易走向相反的时刻。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05-13 12:07:51 摘录
    幸福的家庭有同样的幸福,而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06-15 15:19:33 摘录
    第一部。 Part 9

    四点钟光景,列文感到他的心砰砰直跳。他在动物园门口下车,沿着小径向山上溜冰场走去。他知道一定可以在那边找到吉娣,因为看见谢尔巴茨基家的马车停在入口处。
    这是一个严寒而晴朗的日子。入口处停着一排排私人马车、雪橇、出租马车,还可以看到许多宪兵。服装整洁的人群,帽子被灿烂的阳光照的闪闪发亮,在入口处和打扫得干干净净的甬道上,在俄国式雕花小木屋之间,熙来攘往。园里的老烨树,枝叶扶疏,被雪压的低垂下来,看上去仿佛穿着节日的新装。
    他认出她就在这里,不禁惊喜交集。她站在溜冰场的那一头,正在同一位太太谈话。她的服装和姿势都没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但列文一下子就在人群中认出她来,就像从荨麻丛中找出玫瑰花一样。一切都因她而生辉。她是照亮周围一切的微笑。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03-23 15:14:02 摘录
    第一部。 Part 8

    列文原想把结婚的打算告诉哥哥,并征求一下他的意见。他确实下了决心,可是一看见哥哥,听了他同教授的谈话,又听到哥哥询问农业(他们母亲遗下的田产还没有分,列文同时管理着两房产业)时那种居高临下的语气,不知怎的,他感到不能把决心要结婚的事告诉哥哥。他觉得哥哥不会像他所希望的那样看待这件事。
    尼古拉是列文的亲哥哥,柯兹尼雪夫异父同母的弟弟。他自甘堕落,荡光了大部分家产,在最荒唐的下层社会里混日子,同兄弟们都闹翻了。
    他想从此忘记这个不幸的哥哥,但又觉得这样做是卑鄙的。这两种思想在他心里斗争着。
    列文从柯兹尼雪夫的仆人那里打听到尼古拉的地址,本想立刻去看他,但经过一番考虑后,决定改到下午去。要做到心情平静,首先要解决促使他这次来莫斯科的那件事。列文从他哥哥那里出来,先到了奥勃朗斯基的官厅里去。他打听到了谢尔巴茨基家的情况,就坐上马车到可能找到吉娣的地方去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03-23 14:57:49 摘录
    第一部。Part 7

    列文乘早班车来到莫斯科,住在他同父异母的哥哥柯兹尼雪夫家里。他换好衣服,走进哥哥的书房,想立刻告诉他此行的目的,征求一下他的意见。但他发现书房里不只他哥哥一个人,还坐着一位著名的哲学教授。这位教授特地从哈尔科夫赶来,要和他解释他们之间由于一个重要哲学问题而发生的误会。教授那时正在同唯物论者展开激烈的辩论,而柯兹尼雪夫则兴致勃勃地观察着这场辩论。他读了教授最近发表的一篇论文,就写信给他表示不同意见。他责备教授对唯物论者过分让步。教授立刻赶来同他辩论。他们辩论的是一个时髦问题:在人类活动中,心理现象和生理现象之间有没有界限?如果有,又在哪里?
    柯兹尼雪夫迎接弟弟时,露出他那种对任何人一视同仁的亲切而冷淡的微笑。他给弟弟和教授作过介绍后,又继续他们的讨论。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03-23 14:40:29 摘录
    第一部。 Part 6

    奥勃朗斯基问到列文这次来莫斯科的目的时,列文脸红了,并且因为脸红而生自己的气,因为他不能回答说:“我是来向你姨妹求婚的。”虽然他正是为了这件事来的。
    列文家和谢尔巴茨基家都是莫斯科的贵族世家,彼此交谊深厚。他们的关系在列文读大学时更加深了。列文同陶丽和吉娣的哥哥,谢尔巴茨基公爵少爷,一起准备应考,一起进了大学。他经常出入谢尔巴茨基家,并且爱上了他们一家人。看来似乎有点奇怪,但列文确实爱上了他们一家,特别是他们家的姑娘。

    据说,女人往往会爱上丑陋而平庸的人。但他不信,因为平心而论,他自己觉得,他也只能爱美丽、神秘而不同凡响的女人。
    但是,在乡下独自待了两个月后,他相信这次恋爱同他青年时期所经历的不一样。这次的爱情使他得不到片刻的安宁。她不肯做他的妻子,这个问题不解决,他简直一天也活不下去。而他的绝望完全是由于他自己的推测,因为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他将遭到拒绝。他终于下定决心到莫斯科来求婚。要是成功,就结婚;或者…要是遭到拒绝,他无法想象他将会怎么样。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03-22 16:35:21 摘录
    第五部。Part 5

    奥勃朗斯基凭着一点小聪明,在学校里书念的不坏,但他常常偷懒,又喜欢淘气,因此毕业时名次还是排在末尾。他生活放荡,年资不高,却在莫斯科官厅里担任一个体面而且俸金优厚的官职。
    奥勃朗斯基的亲戚朋友极多,莫斯科和彼得堡几乎有一半人认识他。他生于煊赫的官宦世家。地位、租金、租赁权等尘世福利的支配者都是他的朋友,他们是不会把一个自己人忘记的。
    凡是认识奥勃朗斯基的人都喜欢他,不仅因为他善良乐天,诚实可靠,还因为在他的身上,在他英俊健康的外貌上。即使有时同他谈话并不特别有趣,但到了第二天或者第三天,遇见他还是很高兴。
    奥勃朗斯基赢得他的同事普遍尊敬的主要原因是: 第一,他由于知道自己的缺点,待人节物及其宽容; 第二,他的自由主义思想,他对人一视同仁,不问他们的身份和头衔;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他对职务总是很随便,从来不卖力,也从来不犯错误。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03-22 15:57:18 摘录
    主要人物。

    爱称 - 全称 - 人物关系

    安娜 - 安娜·阿尔卡迪耶夫娜 - 女主

    卡列宁- 阿历克赛·阿历山德罗维奇·卡列宁 - 安娜的丈夫

    伏伦斯基- 阿历克赛·基利洛维奇·伏伦斯基 - 安娜的情人

    斯基华 - 斯基邦·阿尔卡迪奇·奥勃朗斯基 - 安娜的哥哥

    陶丽 - 达丽亚·阿历山德罗芙娜 - 安娜的嫂子

    谢疗查- 谢尔盖·阿历克赛伊奇 - 安娜和卡列宁的儿子

    安妮 - 安娜和伏伦斯基的女儿


    柯斯嘉 - 康斯坦京·德米特里奇·列文 - 安娜哥哥的朋友

    吉娣 - 卡吉琳娜·阿历山德芙娜·谢尔巴茨基 - 列文的妻子 陶丽的妹妹

    谢尔盖·伊凡诺维奇·柯兹尼雪夫 - 列文异父同母的哥哥

    尼古拉·德米特里奇 - 列文同父同母的哥哥

    娜塔丽雅 - 吉娣的二姐

    阿尔谢尼 - 李伏夫 - 吉娣的二姐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03-22 15:37:45 摘录
    第一部。Part 4

    陶丽穿着短袄,站在打开的小衣柜前面找东西。她从前那头浓密的秀发,现在已变得稀疏难看,用发针盘在脑后。她面颊凹陷,那双惊惶不安的眼睛由于脸瘦而显得格外触目。房间里乱七八糟,到处摊着衣物。一听到丈夫的脚步声,她停下来,眼睛盯住门,竭力装出严厉而轻蔑的神气,但是装不像。她怕他,怕此刻同他见面。她正在试着做三天来已经试了十次的那件事:把准备带到娘家去的孩子们的东西和自己的东西清理出来,可她总是下不了这个决心。这会儿,她又像前几次那样对自己说,不能再这样因循下去了,得想出一些办法来惩罚他,羞辱羞辱他,哪怕只让他稍微尝尝他给她的痛苦滋味,也算是对他做了报复。她老是说要离开他,但又觉得这是不可能的。她无法不把他看作自己的丈夫,无法不再爱他。此外,她觉得既然在家里都照管不好五个孩子,一旦离开家,到了外面,就更管不好了。事实上,这几天最小的孩子已经因为吃了不干净的肉汤病了,另外几个孩子昨天一天简直没有吃上饭。她知道离开家是不可能的,但她还是欺骗自己,继续整理东西,装出要走的样子。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03-17 11:18:45 摘录
    第一部。 Part 3

    他看了信件。有一封是那个想买他妻子林产的商人写来的,他看了很不愉快。那座树林非卖不可,但现在同妻子还没有言归于好,这件事就根本谈不上。他感到最不愉快的是,这种金钱上的利害关系,竟会牵涉到当前他同妻子的和解问题。一想到他会受这种金钱关系的支配 — 为了出卖树林而非同妻子讲和不可,他就感到自尊心受到了伤害。

    他自言自语着,但内心却在说,除了虚情假意,不会有别的,他们的关系已无法补救,因为她不能再变得年轻美丽,富有魅力,而他也不能立刻成为对女人无动于衷的老人。现在除了虚情假意、说谎骗人却是违反他的本性的。

    他竭力给自己鼓气。他挺起胸膛,掏出一支烟,点着,吸了两口,就丢进螺钿烟灰缸里,然后迈着大步穿过阴暗的客厅,打开另一扇门,走进妻子的卧室。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03-16 11:15:25 摘录
    第一部。 Part 2

    奥勃朗斯基对待自己是诚实的。他不能欺骗自己,不能装作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悔恨。他今年三十四岁,是个多情的美男子;他的妻子比他只小一岁,却已是五个活着、两个死去的孩子的母亲。现在他不再爱她了,这一层他并不后悔。他后悔的是没有把那件事瞒过妻子。不过,他感觉到自己处境的为难,也替妻子、孩子和自己难过。他要是早知道这件事会让妻子如此伤心,也许会竭力把这罪孽瞒住,不让她知道。这个问题他从没认真考虑过,只模模糊糊地感到妻子早已知道他对她不忠实,不过装作没看见罢了。他甚至认为,她已经年老色衰,失去风姿,毫无魅力,纯粹成了个贤妻良母,理应对他宽宏大量,不计较什么。谁知正好相反。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03-15 19:46:05 摘录
    伸冤在我,我必报应。
    《新约全书·罗马书》第十二章十九节,全句为:亲爱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宁可让步,听凭主怒。 因为经上记着:主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03-15 13:52:23 摘录
    第一部。Part 1

    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个不同。

    奥勃朗斯基家里一片混乱。妻子知道丈夫同原先的法籍家庭女教师有暧昧关系,就向丈夫声明,她不能再同他生活在一起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