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本书是克氏教诲的精选,诸多内容内地读者都不曾接触。对于尚未领略克氏智慧之光的人而言,它是最佳入门读物,深入浅出,完整详实。对于已经入门的读者而言,它是深化之书,厘清困惑,
……
[ 展开全部 ]
涤净烦忧。绝对值得再三阅读,细细品味。 你可曾安静地坐着,不专注于任何事物,也不费劲地集中注意力,而是非常安详地坐着?这时你会听到各式各样的声音,会听到远处的喧闹声以及近在咫尺的细微声响。这意味着你把所有的声音都听进去了。你会发现自己的心在不强求的情况下产生了惊人的转变。这份转变里自有美和深刻的洞识。 封底推荐 当他进入我的屋里时,我禁不住对自己说:“这绝对是菩萨无疑了!” —— 纪伯伦(Kahlil Gibran) 在我人生中,克里希那穆提曾深深地影响我,帮助我突破了重重的自我设限。 —— 迪帕克•乔普拉(Deepak Chopra) 克里希那穆提的话带给人一种非比寻常的亲切感:优美、富有诗意,其博大精深犹如浩瀚的虚空一般。 —— 杰克•康菲尔德(Jack Kornfield) 克里希那穆提的语言赤裸而富有启发性,它替代了障碍竞赛和捕鼠器,令日常生活变成一种喜悦的过程。 —— 亨利•米勒(Henry Miller) 听克里希那穆提演讲,就像在听佛陀传法,如此的力道,如此原创的大家之言。 —— 赫胥黎(Aldous Huxley) 一种深奥而新颖的自我认识之道,为个人解脱及成熟之爱带来更深的洞识。 —— 罗洛•梅(Rollo May) 我认为克里希那穆提为我们这个时代所带来的意义就是:人必须为自己思考,而不是被外在的宗教或灵性上的权威所左右。 —— 范•莫里森(Van Morrison) 克里希那穆提带给我深思的机会,并促使我去追求自己几乎不理解的东西。 ——约瑟夫•坎贝尔(Joseph Campbell)
[ 收起 ]
作者:〔印度〕克里希那穆提著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定价:36.80元
ISBN:9787544717205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21 )
评价 (1 )
查看所有书摘
按目录显示书摘
。ly
2018-05-18 09:52:12 摘录
如果你信上帝而另一个人不信,那么你的信仰就会造成你和这个人的对立。印度教、佛教或基督教都是借由信仰而组织成的,所以才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分裂。我们因为困惑无明,所以总想借着信仰来厘清心中的困惑。换句话说,我们把信仰强加在自己的困惑之上,并期待困惑能因此而消解掉。其实信仰只是一种对困惑无明的逃避,它不能帮助我们面对和了解眼前的事实。了解心中的困惑无明并不需要透过信仰,因为信仰只会造成我们与烦恼之间的隔阂。
信念不可能带来人与人的联结,它们永远会造成对立。因此行动若是奠基于信念、概念或理想,一定会造成四分五裂的情况。那么行动有没有可能不带着思想、时间感、算计、自我保护、谴责、辩解、否认等活动,我想你我都思考过这件事。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ly
2018-05-18 09:47:19 摘录
换句话说,我们为了将来而牺牲了当下。我们误以为错误的手段将带来正确的结果,而这个错误的手段正是由观念所建构的。我们建构了一些伟大的观念来合理化邪恶的行为,这显然是前所未有的现象。邪恶就是邪恶,它是不可能带来善果的。战争绝不是能够带来和平的一种手段。
觉知的本身是没有动机的,因此刻意去觉知,还算是觉知吗?如果我觉知是了得到某个东西,那么无论这个东西是善是恶,我的觉知都是一种分心或造成界分的活动。只有毫不费力地处在安静的觉知里,良善才会出现。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ly
2018-05-18 09:42:55 摘录
你有没有觉察过心中的二元对立?这种对立的活动是很明显的它所带来的痛苦则是压倒性的。是谁制造了这种状态?谁必须为这种状态负责?难道不是我们每一个人吗?只要一制造出善的观念必定会制造出恶的观念。善与恶都是我们的一部分,但也都跟我们无关。如果我们的思想和感觉很狭隘,充满着忌妒、贪婪和怨恨便是在强化邪恶的一面,进而受到它的搅。这种善恶对立的冲突永远伴随着我们,甚至已经变成了我们的一部分。
我们总是既想要又不敢要,既爱又恨,既渴望又抗拒。我们不断地在自己的思想和感觉中制造二元对立。只有当我们的心了解了渴欲的原因,才能超越善恶的对立。一旦了解了美德与过失的真相就能超越这二者。对立的双方是无法融合的,我们只能消解掉心中的渴欲才能超越它们。我们必须思考清楚每一种二元对立,彻底地去感受它们,尽可能地深入于意识的每一个层面。透过彻底的思考去深入地感受,你自然会有所领悟,这种领悟已经不再是渴欲或时间的产物了。
世上的善恶对立都是我们制造出来的,而恨似乎比善更能制造出同仇敌忾的向心力。智慧具足的人才能洞察到善与恶的肇因,他能借着深入的了解来解脱掉这种对立的思想及感觉。
超越二元对立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ly
2018-05-18 09:08:12 摘录
信仰是腐败的,因为藏身于信仰和道德教条背后的自我,会借由这些东西来膨胀自己,壮大自己。我们总以为信仰某个东西就是一种精神修为,若是没有任何信仰,你可能会被视为无神论者而遭到社会的谴责。某一个社会可能会谴责那些信神的人,另一个社会却可能谴责那些不信神的人,其实这两并没有差别。但宗教就这么演变成了一种跟信仰有关的事,而信仰又会对我们的心智产生影响,如此一来我们的心就永远也得不到自由了。但只有一颗自由的心才能发现实相或神是什么,这绝不是借由信仰而达成的,因为你的信仰只会投射出你所认为的神和实相。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ly
2018-05-18 09:00:55 摘录
一个刻意在追求美德的人是永远无法发现实相的,或许他是个品行端正的人,然而他绝不是一个通透实相、彻底了悟的人。实相必须变成你的存在,方能通透它。一个有美德的人往往富有正义感然而一个富有正义感的人是无法了悟实相的,因为美德对他而言只是一种自我包装或自我强化。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ly
2018-05-11 09:55:36 摘录
因此,了解自己,毫无拣择地觉察自己,不去诠释自我的活动,而只是观察念头的来龙去脉,才是最重要的事。如果你的观察是在累积一些东西——譬如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达成什么,等等——那么就不是在观察心念活动了。因此我们必须如实观察,并且要看见当下心中的真相。如果带着成见去看当下的真相,就会产生我应该怎么样、我不该怎么样的反应,如此一来,心中的真相就被障蔽住了。这样你什么也领悟不到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ly
2018-05-11 09:49:08 摘录
个人产生转化才能带来世界的转变,因为自我就是人类整体存在过程的一部分。若想转化自己,必须认识自己,缺少对自己的认识,你不可能有正确的思想,也不可能产生任何转变。你必须如实地认识自己,而不是希望自己能变成别的模样,后者只是虚而不实的理想罢了。认识自己需要极为警醒的心智,因为你每一个当下都在不断地改变。跟得上心念的变化,你就不会受制于任何教条、信仰或特定的行为模式。你必须有觉知才能认识自己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ly
2018-05-11 09:42:57 摘录
若想了解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的各种问题,就必须发展出自我认识的能力,而自我觉察是世上最困难的一件事。认识自己并不需要摆脱关系,活在孤立的状态里。你不能借由遗世孤立的修行来认识自己,也不能借由心理咨询、与僧人谈话或是阅读一些书籍来认识自己。自我认识很显然是一个永无止的过程,若想真的认识自己就必须在行动中、互动关系里觉察自己。你只能在关系互动的过程中,而非孤立退缩的状态里发现自己的真相。关系指的就是你跟社会妻子、丈夫、兄弟或别的人互动。若想发现自己的反应是什么,你的心必须保持警觉,敏于观察。
关于自我认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ly
2018-04-16 14:27:52 摘录
摧毁即是创造
你知道,摧毁就是一种创造。我们必须摧毁的不是建筑物、社会体制或经济制度,而是表层意识和潜意识底端的防卫倾向,以及被合理化的各种对安全感的需求。我们须拆解掉这一切,让自己变得不设防,因为只有不设防的心才能付出爱与温暖,然后才能了解野心和权威倾向是怎么一回事。你会开始认清在什么情况之下权威是必要的——
譬如警察执勤这样的权威就是必要的。若想了解权威的真相——精神上师、指导灵或其他形式的权威——心必须清醒而敏锐,头脑不能迟钝昏沉,然后你就会在毫无压力的情况下去学习求知、培养各种能力。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ly
2018-04-16 14:15:56 摘录
倾听内在的声音
发问者:当我在听你演讲时,我似乎了解了你话中的意思,但是一离开这里,我又弄不清楚了。我实在很想把你的话运用在我的生活里。
克氏:你应该听自己内在的声音而不是者的话。若是一味听从讲者的话语,他就会变成你的权威,进而左右你的理解——这是最恐怖的事,因为这么一来,你一定会建立起对权威的崇拜。因此你要做的事就是去倾听自己的声音。你在看到的是讲者描绘出的一幅图像,而这幅图像就是你的内在世界。这点若是厘清了,就可以看着自己的心,然后对自己说:“现在终于看见自己的真相了,但我并不想对它做什么。”这么一来,心中的烦恼就止息了。可是你如果说“我终于看见了自己的真相,我必须改变眼前的状态”,那么你就会按照自己的理解,设法去改变这个状态。当讲者在说话时,若是能静静地倾听自己的内心,那么从这份倾听之中就会出现清明的认知,你的心会因此而变得健全茁壮。它既不臣服,也不抗拒;它会变得活泼,变得全神贯注——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创造出新的世界。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ly
2018-04-16 14:13:33 摘录
放下心中的屏障,倾听万籁
你以何种方式在听?是不是透过自己的企图、欲望、恐惧、焦虑和各种的投射在听?是不是只听自己想听的那些能够带来慰藉满足和减轻痛苦的东西?如果你是透过欲望的屏障在听,那么很显然你听到的只可能是自己的独白和自己的欲求。还有别的聆听方式吗?其实你不但得听清楚别人在说什么,还得听见街上的噪音、鸟儿的啼声、一波波的海浪声、丈夫或妻子的说话声、朋友的嗓音以及小婴儿的哭声。只有不投射任何欲求,才能听得出声音里的意义因此你能不能放下心中的屏障,真的去倾听万籁?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玄妙奇峰
2017-09-17 13:54:24 摘录
十二月十二日
我不知道
如果一个人能说出“我不知道”,就代表他的内心已经有了真正的谦卑;里面不再有知识的傲慢,也不再想用知识来证明什么。很少有人能说出“我不知道”这句话,如果能说出口来,所有的恐惧自然会止息下来,因为这么一来记忆的活动就止息了。心不再向已知的领域里探索,不可思议的事就会发生。如果你能了解我所说的这一切,并且能真的体认到其中的真相,你就会发现当你说出“我不
知道”时,所有的局限都会消失,这时心会处在什么样的状态呢?
我们总是在追寻某个永恒的东西~~永恒指的是会延续下去的东西。我们发现自己身上的每样东西都在改变,譬如出生、老化与死亡,而我们的科学研究永远想建造出一个在已知领域中能够永续的东西。但是那个神圣的东西是超越时间的,你不可能在已知的领域里发现它。已知只能透过思想来运作,也就是记忆面对眼前的挑战而产生反应。如果我认清了这件事,并且很想知道如何才能停止思想,那么我该怎么办?很显然我只能觉察自己思考的整个过程,我必须认清念头不论多么细致、多么高尚或多么愚蠢低下,永远都是扎根在已知或记忆里的。如果很清楚地看到这一点,那么当心面对一个巨大的问题时,就会有能力说:“我不知道。”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YIZHAISHENG
2017-08-30 10:05:00 摘录
我认为,有一种完全不同的学习方式,我想在此稍微说下,但是要了解它,要以这种不同的方式去学习,你就必须彻底摆脱权威,否则你将只是被教导,并重复你所听到的,这就是了解权威本质的重要性之所在。权威妨碍学习——学习不像记忆一般,把知识积累起来。记忆总是以各种模式来反应的,其中没有自由。一个背负着知识和教导的重担、受着他已知的东西的重压的人,绝不是自由的,他或许非常博学多闻,但是
知识的积累妨碍了他的自由,因此他就没有学习的能力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1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西藏极乐世界纹身_张三丰
2017-07-07 17:42:52 摘录
十月二十五日
彻底的空寂
若想让意识产生突变,就必须拒绝所有的分析和追寻,不再受
任何事物的影响,但这是极为困难的事。心智如果看到自己的虚妄,
就会让虚妄的念头彻底安静下来,而又不知道什么是真实。如果你
知道什么是真实,就是在用想象出来的真实代替虚妄。如果你知道
自己将会得到什么,就达不到真正的弃世了。只有把已知的东西放
下而并不知道将会发生什么,才能真的做到弃世。
万缘放下的状态是绝对必要的,请仔细地听我说!如果你真的
处在万缘放下的状态,就会发现那真实不虚的境界,因为万缘放下
便是空掉意识里的已知事物。意识是奠基于知识、经验、种族传承
及记忆之上的,然后我们又透过这些东西来经验一切。经验永远属
于过去,它被当下的事物修正之后又延续到未来。这一切都是数个
世纪以来所储存的意识活动,它只能在机械化的日常生活里发挥作
用,但否定所有的科学知识也是很荒唐的事。若想为意识带来突变
彻底改变它的结构,你的心就必须彻底空掉。但是要达到彻底空寂
的状态,必须认清什么是虚妄不实。如果你已经进展到这种地步
就会发现空寂本身自然会带来意识上的突变。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点击加载更多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译 序 无法被定位的解放者 胡因梦
导 言 你就是这本《生命之书》 胡因梦
一 月 聆听•学习•权威•自我认识
你可曾安静地坐着,既不专注于任何事物,也不费力地集中注意力,而是非常安详地坐在那里?你会听到远处的喧
二 月 变成•信仰•行动•善与恶
阶级次第为自我膨胀带来了大好的机会。难道了解实相、体悟神性是必须落入阶级之分或修行位阶的吗?处心积虑
三 月 依赖•执著•关系•恐惧
一个总想依赖的心是不可能自由的。你会发现只有自由的心才是谦和的,一个谦和而自由的心才有能力学习。学习
四 月 欲望•婚姻•性•热情
如果没有热情,如何能有爱?缺少了热情,如何能有敏锐的感受力?敏锐的感受力意味着随时去感觉你身边的人,
五 月 智慧•感觉•语言•局限
你必须拥有一种对万事万物的感受力——对走过墙檐的野猫、脏乱、尘嚣、人类的贫苦无依,都有强烈的感受。你
六 月 能量•觉知•无拣择的觉察•暴力
如果你的内在有空间,那空间里一定有寂静—— 从寂静里会产生别的东西,然后才有能力聆听,有能力在不抗拒
七 月 快乐•哀伤•受创•痛苦
若想认识喜悦,你必须深入于内心。喜悦不是一种觉受,你的心必须非常精致才能体会到它,但这种精致并不是一
八 月 实相•事实•观与被观•眼前的真相
实相是无法累积的。凡是能累积的东西一定会被摧毁,它会逐渐衰萎。实相不可能衰萎,因为你会在每个当下的念
九 月 智能•思想•知识•心智
当心非常安静的时候,即使是一刹那,都可能产生一些了悟。实验一下你就会发现,当心非常安静的时候,便可能
十 月 时间•洞察•头脑•转化
只有当心安静下来的时候,才能真的聆听,这时心就不再产生立即的反应,亦即反应和听进来的话语之间有一段间
十 一 月 生活•死亡•重生•爱
我们目前的教育所以会如此腐败,就是因为它只教导我们如何功成名就,而没有教我们如何去爱我们的工作,因此
十 二 月 寂然独立•宗教•上帝•冥想
真正的宗教是一种至善的境界,那份爱就像河水一般,不停地流动着。处在那种状态里,你会发现你的心已经不再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译 序 无法被定位的解放者 胡因梦
导 言 你就是这本《生命之书》 胡因梦
一 月 聆听•学习•权威•自我认识
你可曾安静地坐着,既不专注于任何事物,也不费力地集中注意力,而是非常安详地坐在那里?你会听到远处的喧
二 月 变成•信仰•行动•善与恶
阶级次第为自我膨胀带来了大好的机会。难道了解实相、体悟神性是必须落入阶级之分或修行位阶的吗?处心积虑
三 月 依赖•执著•关系•恐惧
一个总想依赖的心是不可能自由的。你会发现只有自由的心才是谦和的,一个谦和而自由的心才有能力学习。学习
四 月 欲望•婚姻•性•热情
如果没有热情,如何能有爱?缺少了热情,如何能有敏锐的感受力?敏锐的感受力意味着随时去感觉你身边的人,
五 月 智慧•感觉•语言•局限
你必须拥有一种对万事万物的感受力——对走过墙檐的野猫、脏乱、尘嚣、人类的贫苦无依,都有强烈的感受。你
六 月 能量•觉知•无拣择的觉察•暴力
如果你的内在有空间,那空间里一定有寂静—— 从寂静里会产生别的东西,然后才有能力聆听,有能力在不抗拒
七 月 快乐•哀伤•受创•痛苦
若想认识喜悦,你必须深入于内心。喜悦不是一种觉受,你的心必须非常精致才能体会到它,但这种精致并不是一
八 月 实相•事实•观与被观•眼前的真相
实相是无法累积的。凡是能累积的东西一定会被摧毁,它会逐渐衰萎。实相不可能衰萎,因为你会在每个当下的念
九 月 智能•思想•知识•心智
当心非常安静的时候,即使是一刹那,都可能产生一些了悟。实验一下你就会发现,当心非常安静的时候,便可能
十 月 时间•洞察•头脑•转化
只有当心安静下来的时候,才能真的聆听,这时心就不再产生立即的反应,亦即反应和听进来的话语之间有一段间
十 一 月 生活•死亡•重生•爱
我们目前的教育所以会如此腐败,就是因为它只教导我们如何功成名就,而没有教我们如何去爱我们的工作,因此
十 二 月 寂然独立•宗教•上帝•冥想
真正的宗教是一种至善的境界,那份爱就像河水一般,不停地流动着。处在那种状态里,你会发现你的心已经不再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
编辑书摘
书摘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写点笔记吧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
这条书摘是属于哪一章节的?
译 序 无法被定位的解放者 胡因梦
导 言 你就是这本《生命之书》 胡因梦
一 月 聆听•学习•权威•自我认识
你可曾安静地坐着,既不专注于任何事物,也不费力地集中注意力,而是非常安详地坐在那里?你会听到远处的喧
二 月 变成•信仰•行动•善与恶
阶级次第为自我膨胀带来了大好的机会。难道了解实相、体悟神性是必须落入阶级之分或修行位阶的吗?处心积虑
三 月 依赖•执著•关系•恐惧
一个总想依赖的心是不可能自由的。你会发现只有自由的心才是谦和的,一个谦和而自由的心才有能力学习。学习
四 月 欲望•婚姻•性•热情
如果没有热情,如何能有爱?缺少了热情,如何能有敏锐的感受力?敏锐的感受力意味着随时去感觉你身边的人,
五 月 智慧•感觉•语言•局限
你必须拥有一种对万事万物的感受力——对走过墙檐的野猫、脏乱、尘嚣、人类的贫苦无依,都有强烈的感受。你
六 月 能量•觉知•无拣择的觉察•暴力
如果你的内在有空间,那空间里一定有寂静—— 从寂静里会产生别的东西,然后才有能力聆听,有能力在不抗拒
七 月 快乐•哀伤•受创•痛苦
若想认识喜悦,你必须深入于内心。喜悦不是一种觉受,你的心必须非常精致才能体会到它,但这种精致并不是一
八 月 实相•事实•观与被观•眼前的真相
实相是无法累积的。凡是能累积的东西一定会被摧毁,它会逐渐衰萎。实相不可能衰萎,因为你会在每个当下的念
九 月 智能•思想•知识•心智
当心非常安静的时候,即使是一刹那,都可能产生一些了悟。实验一下你就会发现,当心非常安静的时候,便可能
十 月 时间•洞察•头脑•转化
只有当心安静下来的时候,才能真的聆听,这时心就不再产生立即的反应,亦即反应和听进来的话语之间有一段间
十 一 月 生活•死亡•重生•爱
我们目前的教育所以会如此腐败,就是因为它只教导我们如何功成名就,而没有教我们如何去爱我们的工作,因此
十 二 月 寂然独立•宗教•上帝•冥想
真正的宗教是一种至善的境界,那份爱就像河水一般,不停地流动着。处在那种状态里,你会发现你的心已经不再
*
页码
×
删除
您确定要删除吗?
信念不可能带来人与人的联结,它们永远会造成对立。因此行动若是奠基于信念、概念或理想,一定会造成四分五裂的情况。那么行动有没有可能不带着思想、时间感、算计、自我保护、谴责、辩解、否认等活动,我想你我都思考过这件事。
觉知的本身是没有动机的,因此刻意去觉知,还算是觉知吗?如果我觉知是了得到某个东西,那么无论这个东西是善是恶,我的觉知都是一种分心或造成界分的活动。只有毫不费力地处在安静的觉知里,良善才会出现。
我们总是既想要又不敢要,既爱又恨,既渴望又抗拒。我们不断地在自己的思想和感觉中制造二元对立。只有当我们的心了解了渴欲的原因,才能超越善恶的对立。一旦了解了美德与过失的真相就能超越这二者。对立的双方是无法融合的,我们只能消解掉心中的渴欲才能超越它们。我们必须思考清楚每一种二元对立,彻底地去感受它们,尽可能地深入于意识的每一个层面。透过彻底的思考去深入地感受,你自然会有所领悟,这种领悟已经不再是渴欲或时间的产物了。
世上的善恶对立都是我们制造出来的,而恨似乎比善更能制造出同仇敌忾的向心力。智慧具足的人才能洞察到善与恶的肇因,他能借着深入的了解来解脱掉这种对立的思想及感觉。
你知道,摧毁就是一种创造。我们必须摧毁的不是建筑物、社会体制或经济制度,而是表层意识和潜意识底端的防卫倾向,以及被合理化的各种对安全感的需求。我们须拆解掉这一切,让自己变得不设防,因为只有不设防的心才能付出爱与温暖,然后才能了解野心和权威倾向是怎么一回事。你会开始认清在什么情况之下权威是必要的——
譬如警察执勤这样的权威就是必要的。若想了解权威的真相——精神上师、指导灵或其他形式的权威——心必须清醒而敏锐,头脑不能迟钝昏沉,然后你就会在毫无压力的情况下去学习求知、培养各种能力。
发问者:当我在听你演讲时,我似乎了解了你话中的意思,但是一离开这里,我又弄不清楚了。我实在很想把你的话运用在我的生活里。
克氏:你应该听自己内在的声音而不是者的话。若是一味听从讲者的话语,他就会变成你的权威,进而左右你的理解——这是最恐怖的事,因为这么一来,你一定会建立起对权威的崇拜。因此你要做的事就是去倾听自己的声音。你在看到的是讲者描绘出的一幅图像,而这幅图像就是你的内在世界。这点若是厘清了,就可以看着自己的心,然后对自己说:“现在终于看见自己的真相了,但我并不想对它做什么。”这么一来,心中的烦恼就止息了。可是你如果说“我终于看见了自己的真相,我必须改变眼前的状态”,那么你就会按照自己的理解,设法去改变这个状态。当讲者在说话时,若是能静静地倾听自己的内心,那么从这份倾听之中就会出现清明的认知,你的心会因此而变得健全茁壮。它既不臣服,也不抗拒;它会变得活泼,变得全神贯注——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创造出新的世界。
你以何种方式在听?是不是透过自己的企图、欲望、恐惧、焦虑和各种的投射在听?是不是只听自己想听的那些能够带来慰藉满足和减轻痛苦的东西?如果你是透过欲望的屏障在听,那么很显然你听到的只可能是自己的独白和自己的欲求。还有别的聆听方式吗?其实你不但得听清楚别人在说什么,还得听见街上的噪音、鸟儿的啼声、一波波的海浪声、丈夫或妻子的说话声、朋友的嗓音以及小婴儿的哭声。只有不投射任何欲求,才能听得出声音里的意义因此你能不能放下心中的屏障,真的去倾听万籁?
我不知道
如果一个人能说出“我不知道”,就代表他的内心已经有了真正的谦卑;里面不再有知识的傲慢,也不再想用知识来证明什么。很少有人能说出“我不知道”这句话,如果能说出口来,所有的恐惧自然会止息下来,因为这么一来记忆的活动就止息了。心不再向已知的领域里探索,不可思议的事就会发生。如果你能了解我所说的这一切,并且能真的体认到其中的真相,你就会发现当你说出“我不
知道”时,所有的局限都会消失,这时心会处在什么样的状态呢?
我们总是在追寻某个永恒的东西~~永恒指的是会延续下去的东西。我们发现自己身上的每样东西都在改变,譬如出生、老化与死亡,而我们的科学研究永远想建造出一个在已知领域中能够永续的东西。但是那个神圣的东西是超越时间的,你不可能在已知的领域里发现它。已知只能透过思想来运作,也就是记忆面对眼前的挑战而产生反应。如果我认清了这件事,并且很想知道如何才能停止思想,那么我该怎么办?很显然我只能觉察自己思考的整个过程,我必须认清念头不论多么细致、多么高尚或多么愚蠢低下,永远都是扎根在已知或记忆里的。如果很清楚地看到这一点,那么当心面对一个巨大的问题时,就会有能力说:“我不知道。”
我认为,有一种完全不同的学习方式,我想在此稍微说下,但是要了解它,要以这种不同的方式去学习,你就必须彻底摆脱权威,否则你将只是被教导,并重复你所听到的,这就是了解权威本质的重要性之所在。权威妨碍学习——学习不像记忆一般,把知识积累起来。记忆总是以各种模式来反应的,其中没有自由。一个背负着知识和教导的重担、受着他已知的东西的重压的人,绝不是自由的,他或许非常博学多闻,但是
知识的积累妨碍了他的自由,因此他就没有学习的能力了。
彻底的空寂
若想让意识产生突变,就必须拒绝所有的分析和追寻,不再受
任何事物的影响,但这是极为困难的事。心智如果看到自己的虚妄,
就会让虚妄的念头彻底安静下来,而又不知道什么是真实。如果你
知道什么是真实,就是在用想象出来的真实代替虚妄。如果你知道
自己将会得到什么,就达不到真正的弃世了。只有把已知的东西放
下而并不知道将会发生什么,才能真的做到弃世。
万缘放下的状态是绝对必要的,请仔细地听我说!如果你真的
处在万缘放下的状态,就会发现那真实不虚的境界,因为万缘放下
便是空掉意识里的已知事物。意识是奠基于知识、经验、种族传承
及记忆之上的,然后我们又透过这些东西来经验一切。经验永远属
于过去,它被当下的事物修正之后又延续到未来。这一切都是数个
世纪以来所储存的意识活动,它只能在机械化的日常生活里发挥作
用,但否定所有的科学知识也是很荒唐的事。若想为意识带来突变
彻底改变它的结构,你的心就必须彻底空掉。但是要达到彻底空寂
的状态,必须认清什么是虚妄不实。如果你已经进展到这种地步
就会发现空寂本身自然会带来意识上的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