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冯友兰于194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受聘担任讲座教授,讲授中国哲学史。其英文讲稿后经整理写成《中国哲学简史》,于1948年由美国麦克米兰公司出版。此书一出,立即成为 …… [ 展开全部 ]
  • 作者:冯友兰
  •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 定价:38.00元
  • ISBN:9787801872166
  • 2018-12-19 14:02:10 摘录
    “非人者,必有以易之。……是故子墨子曰:兼以易
    别。然即兼之可以易别之故何也?曰:藉为人之国若为其国,夫谁独举其国以攻人之国者哉?为彼者犹为己也。为人之都若为其都,夫谁独举其都以伐人之都者哉?为彼犹为己也。为人之家若为其家,夫谁独举其家以乱人之家者哉?为彼犹为己也。
    然即国都不相攻伐,人家不相乱贼,此天下之害
    与?天下之利与?即必曰天下之利也。姑尝本原若众利之所自生,此胡自生?此自恶人、贼人生与?即必曰非然也,必日从爱人、利人生。分名乎天下爱人而利人者,别与?兼与?即必曰兼也。然即之交兼者,果生天下之大利者与?是故子墨子曰:兼是也
    这样,墨子以功利主义的论辩证明“兼爱”的原则是完全正确的,仁人以利世除害为宗旨,就必须以“兼爱”作为处世为人的标准。如果天下人都能这样做,“以兼为正。是以聪耳明目相为视听乎,是以股肱毕强相为动宰乎,而有道肆相教诲。是以老而无妻子者,有所侍养以终其寿;幼弱孤童之无父母者,有所放依以长其身。今唯毋以兼为正,即若其利也。”(同上)这是墨子的理想世界;他认为,唯有实行兼爱,才能创造出这个理想世界。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11-27 18:52:22 摘录
    金岳霖教授在一篇未发表的论文中说:“中国哲学家,在不同程度上,都是苏格拉底,因为他把伦理、哲学、反思和知识都融合在一起了。就哲学家来说,知识和品德是不可分的,哲学要求信奉它的人以生命去实践这个哲学,哲学家只是载道的人而已,按照所信奉的哲学信念去生活,乃是他的哲学的一部分。哲学家终身持久不懈地操练自己,生活在哲学体验之中,超越了自私和自我中心,以求与天合一。十分清楚,这种心灵的操练一刻也不能停止,因为一旦停止,自我就会抬头,内心的宇宙意识就将丧失。因此,从认识角度说,哲学家永远处于追求之中;从实践角度说,他永远在行动或将要行动。这些都是不可分割的。在哲学家身上就体现着‘哲学家’这个字本来含有的智慧和爱的综合。他像苏格拉底一样,不是按上下班时间来考虑哲学问题的;他也不是尘封的、陈腐的哲学家,把自己关在书斋里,坐在椅中,而置身于人生的边缘。对他来说,哲学不是仅供人们去认识的一套思想模式,而是哲学家自己据以行动的内在规范;甚至可以说,一个哲学家的生平,只要看他的哲学思想便可以了然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8-28 16:29:17 摘录
    既然哲学以内圣外王之道为主题,研究哲学就不是仅仅为了寻求哲学的知识,还要培养这样的品德。哲学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它是生命的体验。它不是一种智力游戏,而是十分严肃的事情。金岳霖教授在一篇未发表的论文中说:“中国哲学家,在不同程度上,都是苏格拉底,因为他把伦理、哲学、反思和知识都融合在一起了。就哲学家来说,知识和品德是不可分的,哲学要求信奉它的人以生命去实践这个哲学,哲学家只是载道的人而已,按照所信奉的哲学信念去生活乃是他的哲学的一部分。哲学家终身持久不檞地操练自己,生活在哲学体验之中,超越了自私和自我中心,以求与天合一。十分清楚,这种心灵的操练一刻也不能停止,因为一日停止,自我就会抬头,内心的宇宙意识就将丧失。因此,从认识角度说,哲学家永远处于追求之中;从实践角度说,他永远在行动或将要行动。这些都是不可分割的。在哲学家身上就体现着‘哲学家’这个字本来含有的智慧和爱的综合他像苏格拉底一样,不是按上下班时间来考虑哲学间题的;他也不是
    尘封的、陈腐的哲学家,把自己关在书斋里、坐在椅中,而置身于人生的边缘。对他来说,哲学不是仅供人们去认识的一套思想模式,而是哲学家自己据以行动的内在规范,甚至可以说,一个哲学家的生平,只要看他的哲学思想便可以了然了。”
    中国哲学家类似于苏格拉底,以己生,载己道。一生都在追寻内圣外王,或者说是天人合一的圣人境界。中国哲学家不坐办公室,没有早九晚五。因而哲学家日常事必追寻行为与自身所持哲学观念一致。因而一个哲学家的生平只用看他的哲学思想便可以了然。与西方哲学家有极大区别。例如康德的神经质,黑格尔的自大,叔本华罗素与女人纷乱的情史。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8-28 16:23:21 摘录
    既然哲学以内圣外王之道为主题,研究哲学就不是仅仅为了寻求哲学的知识,还要培养这样的品德。哲学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它是生命的体验。它不是一种智力游戏,而是十分严肃的事情。金岳霖教授在一篇未发表的论文中说:“中国哲学家,在不同程度上,都是苏格拉底,因为他把伦理、哲学、反思和知识都融合在一起了。就哲学家来说,知识和品德是不可分的,哲学要求信奉它的人以生命去实践这个哲学,哲学家只是载道的人而已,按照所信奉的哲学信念去生活乃是他的哲学的一部分。哲学家终身持久不檞地操练自己,生活在哲学体验之中,超越了自私和自我中心,以求与天合一。十分清楚,这种心灵的操练一刻也不能停止,因为一日停止,自我就会抬头,内心的宇宙意识就将丧失。因此,从认识角度说,哲学家永远处于追求之中;从实践角度说,他永远在行动或将要行动。这些都是不可分割的。在哲学家身上就体现着‘哲学家’这个字本来含有的智慧和爱的综合他像苏格拉底一样,不是按上下班时间来考虑哲学间题的;他也不是
    尘封的、陈腐的哲学家,把自己关在书斋里、坐在椅中,而置身于人生的边缘。对他来说,哲学不是仅供人们去认识的一套思想模式,而是哲学家自己据以行动的内在规范,甚至可以说,一个哲学家的生平,只要看他的哲学思想便可以了然了。”
    中国哲学家类似于苏格拉底,以己生,载己道。一生都在追寻内圣外王,或者说是天人合一的圣人境界。中国哲学家不坐办公室,没有早九晚五。因而哲学家日常事必追寻行为与自身所持哲学观念一致。因而一个哲学家的生平只用看他的哲学思想便可以了然。与西方哲学家有极大区别。例如康德的神经质,黑格尔的自大,叔本华罗素与女人纷乱的情史。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8-28 16:23:03 摘录
    既然哲学以内圣外王之道为主题,研究哲学就不是仅仅为了寻求哲学的知识,还要培养这样的品德。哲学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它是生命的体验。它不是一种智力游戏,而是十分严肃的事情。金岳霖教授在一篇未发表的论文中说:“中国哲学家,在不同程度上,都是苏格拉底,因为他把伦理、哲学、反思和知识都融合在一起了。就哲学家来说,知识和品德是不可分的,哲学要求信奉它的人以生命去实践这个哲学,哲学家只是载道的人而已,按照所信奉的哲学信念去生活乃是他的哲学的一部分。哲学家终身持久不檞地操练自己,生活在哲学体验之中,超越了自私和自我中心,以求与天合一。十分清楚,这种心灵的操练一刻也不能停止,因为一日停止,自我就会抬头,内心的宇宙意识就将丧失。因此,从认识角度说,哲学家永远处于追求之中;从实践角度说,他永远在行动或将要行动。这些都是不可分割的。在哲学家身上就体现着‘哲学家’这个字本来含有的智慧和爱的综合他像苏格拉底一样,不是按上下班时间来考虑哲学间题的;他也不是
    尘封的、陈腐的哲学家,把自己关在书斋里、坐在椅中,而置身于人生的边缘。对他来说,哲学不是仅供人们去认识的一套思想模式,而是哲学家自己据以行动的内在规范,甚至可以说,一个哲学家的生平,只要看他的哲学思想便可以了然了。”
    中国哲学家类似于苏格拉底,以己生,载己道。一生都在追寻内圣外王,或者说是天人合一的圣人境界。中国哲学家不坐办公室,没有早九晚五。因而哲学家日常事必追寻行为与自身所持哲学观念一致。因而一个哲学家的生平只用看他的哲学思想便可以了然。与西方哲学家有极大区别。例如康德的神经质,黑格尔的自大,叔本华罗素与女人纷乱的情史。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8-28 16:21:05 摘录
    既然哲学以内圣外王之道为主题,研究哲学就不是仅仅为了寻求哲学的知识,还要培养这样的品德。哲学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它是生命的体验。它不是一种智力游戏,而是十分严肃的事情。金岳霖教授在一篇未发表的论文中说:“中国哲学家,在不同程度上,都是苏格拉底,因为他把伦理、哲学、反思和知识都融合在一起了。就哲学家来说,知识和品德是不可分的,哲学要求信奉它的人以生命去实践这个哲学,哲学家只是载道的人而已,按照所信奉的哲学信念去生活乃是他的哲学的一部分。哲学家终身持久不檞地操练自己,生活在哲学体验之中,超越了自私和自我中心,以求与天合一。十分清楚,这种心灵的操练一刻也不能停止,因为一日停止,自我就会抬头,内心的宇宙意识就将丧失。因此,从认识角度说,哲学家永远处于追求之中;从实践角度说,他永远在行动或将要行动。这些都是不可分割的。在哲学家身上就体现着‘哲学家’这个字本来含有的智慧和爱的综合他像苏格拉底一样,不是按上下班时间来考虑哲学间题的;他也不是
    尘封的、陈腐的哲学家,把自己关在书斋里、坐在椅中,而置身于人生的边缘。对他来说,哲学不是仅供人们去认识的一套思想模式,而是哲学家自己据以行动的内在规范,甚至可以说,一个哲学家的生平,只要看他的哲学思想便可以了然了。”
    中国哲学家类似于苏格拉底,以己生,载己道。一生都在追寻内圣外王,或者说是天人合一的圣人境界。中国哲学家不坐办公室,没有早九晚五。因而哲学家日常事必追寻行为与自身所持哲学观念一致。因而一个哲学家的生平只用看他的哲学思想便可以了然。与西方哲学家有极大区别。例如康德的神经质,黑格尔的自大,叔本华罗素与女人纷乱的情史。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8-28 16:20:45 摘录
    既然哲学以内圣外王之道为主题,研究哲学就不是仅仅为了寻求哲学的知识,还要培养这样的品德。哲学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它是生命的体验。它不是一种智力游戏,而是十分严肃的事情。金岳霖教授在一篇未发表的论文中说:“中国哲学家,在不同程度上,都是苏格拉底,因为他把伦理、哲学、反思和知识都融合在一起了。就哲学家来说,知识和品德是不可分的,哲学要求信奉它的人以生命去实践这个哲学,哲学家只是载道的人而已,按照所信奉的哲学信念去生活乃是他的哲学的一部分。哲学家终身持久不檞地操练自己,生活在哲学体验之中,超越了自私和自我中心,以求与天合一。十分清楚,这种心灵的操练一刻也不能停止,因为一日停止,自我就会抬头,内心的宇宙意识就将丧失。因此,从认识角度说,哲学家永远处于追求之中;从实践角度说,他永远在行动或将要行动。这些都是不可分割的。在哲学家身上就体现着‘哲学家’这个字本来含有的智慧和爱的综合他像苏格拉底一样,不是按上下班时间来考虑哲学间题的;他也不是
    尘封的、陈腐的哲学家,把自己关在书斋里、坐在椅中,而置身于人生的边缘。对他来说,哲学不是仅供人们去认识的一套思想模式,而是哲学家自己据以行动的内在规范,甚至可以说,一个哲学家的生平,只要看他的哲学思想便可以了然了。”
    中国哲学家类似于苏格拉底,以己生,载己道。一生都在追寻内圣外王,或者说是天人合一的圣人境界。中国哲学家不坐办公室,没有早九晚五。因而哲学家日常事必追寻行为与自身所持哲学观念一致。因而一个哲学家的生平只用看他的哲学思想便可以了然。与西方哲学家有极大区别。例如康德的神经质,黑格尔的自大,叔本华罗素与女人纷乱的情史。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8-28 16:14:48 摘录
    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前。
    王阳明,别诸生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8-28 16:04:24 摘录
    许多人认为,中国哲学是一种入世的哲学,很难说这样的看法完全对或完全错。从表面看,这种看法不能认为就是错的,因为持这种见解的人认为,中国无论哪一派哲学,都直接或间接关切政治和伦理道德。因此,它主要关心的是社会,而不关心宇宙;关心的是人际关系的日常功能,而不关心地狱或天堂;关心人的今生,而不关心他的来生。《论语》第十一章十一节记载,有一次,孔子的学生子路问孔子“敢问死?”孔子回答说:“未知生,焉知死?”孟子曾说:“圣人,人伦之至也。”(《孟子·离娄章句上》)这无异于说,圣人是道德完美的人。就表面看,中国哲学所说的圣人是现世中的人,这和佛家所描述的释迦牟尼或基督教所讲的圣徒,迥然异趣;特别是儒家所说的圣人,更是如此。这便是引起中国古代道家嘲笑孔子和儒家的原因。
    中国哲学与西方之异,异在人们并不热衷于追求彼岸世界。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乃是中国人伦的基石之一。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8-28 16:01:39 摘录
    历稽载籍,良史必有三长:才,学,识。学者,史料精熟也识者,选材精当也;才者,文笔精妙也。著小史者,意在通俗,不易展其学,而其识其才,较之学术巨著尤为需要。
    史与小史简史之区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2-14 16:15:58 摘录
    科学的进步,宗教的退后。科学解放了生命中为生存的活动,人们更有时间、更有必要思考生命的意义,这时候哲学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