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韩国首任女总统朴槿惠、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陈来推荐阅读 哲学史经验与个人哲学心得融为一体 畅销全球半个世纪的中国哲学入门书 ------------------------
……
[ 展开全部 ]
------------------------ 中国现代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于194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担任讲座教授,讲授中国哲学史,其英文讲稿经整理写成《中国哲学简史》,1948年由美国麦克米伦公司出版。此书一出,立即成为西方人了解和学习中国哲学的最佳入门书,60多年来又有多种外文译本出版,一直是世界著名大学的中国哲学通用教材。 此书将哲学史经验与个人哲学心得融为一体,以二十万字述几千年中国哲学史,简明,生动,出神入化,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由冯友兰的学生涂又光先生第一次根据英文本译成中文,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于1985年出版,成为当时学术界的畅销书。 21世纪初,我国当代著名学者赵复三先生重新翻译了此书,译文准确、通俗地传达了冯先生原著的精神。此插图修订版即以赵先生译文为底本,参照英文原版和涂译修订了明显的错误,并配以大量图片以期作为正文的延伸与补充,希望能够帮助读者理解书中的内容,增进阅读的乐趣。 ------------------------------------------------ 《中国哲学简史》完全不是大《中国哲学史》的缩写, 其书文笔轻畅,深人浅出,哲思敏睿,极富意蕴,是地道的大家手笔,可以说是冯友兰前期哲学史研究的力作。 ——陈来,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 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本是为西方读者了解中国哲学而用英文写就的,后有法、意、西、南、捷、日、朝、中文译本, 且出版后几十年来,一直是世界各大学学习中国哲学的通用教材。这样一本书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已自不待言,而尤为可贵者,其对于今日中国的读者亦不失为一本教益丰厚的文化经典。 ——单纯,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国际儒学研究》主编 资料是古代的,眼光却是现代的;运用史料时是史家,探讨问题时却是哲学家。冯友兰先生轻松驾驭着中国哲学史和西方哲学史这两部历史,来写作这部《简史》,思想资料是中国的,考虑哲学问题的眼光却是世界的,这是迄今在国际学术界还未见有第二位能做到的。 ——赵复三,中国当代著名学者 在我最困难的时期,使我重新找回内心平静的生命灯塔,是中国著名学者冯友兰的著作《中国哲学简史》。 ——朴槿惠,韩国史上第一位女总统
[ 收起 ]
作者:冯友兰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定价:30.00元
ISBN:9787510060236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2 )
评价 (1 )
查看所有书摘
按目录显示书摘
瓦尔登猫38578
2021-06-08 19:42:01 摘录
名家
先秦称“名家”为“辩者”,代表人物有公孙龙、邓析、惠施。所谓“辩者”,源自诉讼专家。就逻辑说,先秦中国哲学所讲的“名”、“实”的对立,有点像西方语言中主词和宾词的关系。
惠施的相对性理论
惠施是战国宋国人,庄子好友,其思想第一点是“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这就是现代所称的“分析命题”。它们并未指认任何现实事物,只是说到“至大”和“至小”两个抽象概念。脱出经验的范围,无外的是“至大”,无内的是“至小”,以这样的方式来界定,它们的定义就成为绝对的、不可更改的概念。从这两个概念出发,他认识到现实事物中的“质”和“区别”都是相对的,都会改变的。这其实和《庄子·秋水》篇中的思想十分一致。
公孙龙的共相说
公孙龙以善辩而著称。著名的桥段包括“白马非马”,惠施强调事物的相对性,公孙龙则强调“名”是绝对的、恒久不变的。他从三个方面论证白马非马。第一,“马”这个字表明一种形状,“白”表明一种颜色,表明一种颜色与表明一种形状不同,因此白马非马。第二,如果有人要马,马夫可以牵出黄马或者黑马。如果有人要白马,却不可以牵出黄马或黑马,因此白马非马。第三,“白”不是“马”,“白马”的含义是“马”加上“白”,它和“马”的含义已经不一样,因此,白马非马。意在强调“马”之共相和“白马”之共相不一样。
公孙龙还有著名的“离坚白”命题,它的论证是形而上学性质的,意思是说“坚”和“白”作为共相,并未指明哪个具体事物是坚,哪个具体事物是白。“坚白”这个概念可以离开物质而存在,只要看现实世界中,有的东西硬而不白,有的东西白而不硬,它们是彼此分离的。
名家学说的意义
名家的哲学解析名实,在中国思想中揭示出一个形象之外的世界。“形象之内” 是“ 实” ,是经验的对象。公孙龙则揭示了形象之外的共相。人们可以看见一件白的什么东西,但是无法看见作为共相的“白”。墨家发展到后期,吸取名家的经验,出现名墨。他们思维缜密、富于逻辑头脑,在认识和前提上颇多建树。他们在建立知识论和逻辑方面的努力,超过了古代中国任何其他学派,令人叹服。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瓦尔登猫38578
2021-06-08 19:34:23 摘录
孟子
政治哲学
儒家认为,国家的存在是因为它应该存在。孟子和亚里士多德一样,认为人是一种政治动物,而国家是一种道德体制,所以,国家的领袖也应当是社会的道德领袖。因此,在儒家的政治哲学主张“内圣外王”。孟子进一步把这种理想描绘成古代曾经有过的事实,大加歌颂传说中的尧舜禹。他认为,如果国君在言行举止、道德上不配做一个国君,那么百姓有权利进行革命。这时候,如果把国君杀掉,只是杀掉一个不义之人,不算弑君。
神秘主义
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换句话说,人如果充分发展人的本性,不仅可以知天,而且可以与天合一。可见孟子哲学中的有神秘主义成分,它体现为“浩然之气”。“浩然之气”是孟子的一个专用语,是人和宇宙融为一体的气概,有超越道德的价值。培养浩然之气的办法,一方面是“明道”,提高人对“道”的领悟;另一方面是孟子所成的“积义”,即坚持不懈地做天民所当做的事。但切记,不能揠苗助长。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点击加载更多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自序
英文版编者序
第一章 中国哲学的精神
第二章 中国哲学的背景
第三章 诸子的由来
第四章 孔子:第一位教师
第五章 墨子:孔子的第一位反对者
第六章 道家的第一阶段:杨朱
第七章 儒家的理想主义流派:孟子
第八章 名家
第九章 道家的第二阶段:老子
第十章 道家的第三阶段:庄子
第十一章 后期的墨家
第十二章 阴阳家和中国早期的宇宙发生论
第十三章 儒家的现实主义流派:荀子
第十四章 韩非子与法家
第十五章 儒家的形而上学
第十六章 治国平天下的哲学主张
第十七章 汉帝国的理论家:董仲舒
第十八章 儒家兴盛和道家再起
第十九章 新道家:崇尚理性的玄学
第二十章 新道家:豁达率性的风格
第二十一章 中国佛学的基础
第二十二章 禅宗:潜默的哲学
第二十三章 更新的儒家:宇宙论者
第二十四章 更新的儒家:两个学派的开端
第二十五章 更新的儒学:主张柏拉 图式理念的理学
第二十六章 更新的儒学中的另一派:宇宙心学
第二十七章 西方哲学的传入
第二十八章 厕身现代世界的中国哲学
译后记
出版后记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自序
英文版编者序
第一章 中国哲学的精神
第二章 中国哲学的背景
第三章 诸子的由来
第四章 孔子:第一位教师
第五章 墨子:孔子的第一位反对者
第六章 道家的第一阶段:杨朱
第七章 儒家的理想主义流派:孟子
第八章 名家
第九章 道家的第二阶段:老子
第十章 道家的第三阶段:庄子
第十一章 后期的墨家
第十二章 阴阳家和中国早期的宇宙发生论
第十三章 儒家的现实主义流派:荀子
第十四章 韩非子与法家
第十五章 儒家的形而上学
第十六章 治国平天下的哲学主张
第十七章 汉帝国的理论家:董仲舒
第十八章 儒家兴盛和道家再起
第十九章 新道家:崇尚理性的玄学
第二十章 新道家:豁达率性的风格
第二十一章 中国佛学的基础
第二十二章 禅宗:潜默的哲学
第二十三章 更新的儒家:宇宙论者
第二十四章 更新的儒家:两个学派的开端
第二十五章 更新的儒学:主张柏拉 图式理念的理学
第二十六章 更新的儒学中的另一派:宇宙心学
第二十七章 西方哲学的传入
第二十八章 厕身现代世界的中国哲学
译后记
出版后记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
编辑书摘
书摘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写点笔记吧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
这条书摘是属于哪一章节的?
自序
英文版编者序
第一章 中国哲学的精神
第二章 中国哲学的背景
第三章 诸子的由来
第四章 孔子:第一位教师
第五章 墨子:孔子的第一位反对者
第六章 道家的第一阶段:杨朱
第七章 儒家的理想主义流派:孟子
第八章 名家
第九章 道家的第二阶段:老子
第十章 道家的第三阶段:庄子
第十一章 后期的墨家
第十二章 阴阳家和中国早期的宇宙发生论
第十三章 儒家的现实主义流派:荀子
第十四章 韩非子与法家
第十五章 儒家的形而上学
第十六章 治国平天下的哲学主张
第十七章 汉帝国的理论家:董仲舒
第十八章 儒家兴盛和道家再起
第十九章 新道家:崇尚理性的玄学
第二十章 新道家:豁达率性的风格
第二十一章 中国佛学的基础
第二十二章 禅宗:潜默的哲学
第二十三章 更新的儒家:宇宙论者
第二十四章 更新的儒家:两个学派的开端
第二十五章 更新的儒学:主张柏拉 图式理念的理学
第二十六章 更新的儒学中的另一派:宇宙心学
第二十七章 西方哲学的传入
第二十八章 厕身现代世界的中国哲学
译后记
出版后记
*
页码
×
删除
您确定要删除吗?
先秦称“名家”为“辩者”,代表人物有公孙龙、邓析、惠施。所谓“辩者”,源自诉讼专家。就逻辑说,先秦中国哲学所讲的“名”、“实”的对立,有点像西方语言中主词和宾词的关系。
惠施的相对性理论
惠施是战国宋国人,庄子好友,其思想第一点是“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这就是现代所称的“分析命题”。它们并未指认任何现实事物,只是说到“至大”和“至小”两个抽象概念。脱出经验的范围,无外的是“至大”,无内的是“至小”,以这样的方式来界定,它们的定义就成为绝对的、不可更改的概念。从这两个概念出发,他认识到现实事物中的“质”和“区别”都是相对的,都会改变的。这其实和《庄子·秋水》篇中的思想十分一致。
公孙龙的共相说
公孙龙以善辩而著称。著名的桥段包括“白马非马”,惠施强调事物的相对性,公孙龙则强调“名”是绝对的、恒久不变的。他从三个方面论证白马非马。第一,“马”这个字表明一种形状,“白”表明一种颜色,表明一种颜色与表明一种形状不同,因此白马非马。第二,如果有人要马,马夫可以牵出黄马或者黑马。如果有人要白马,却不可以牵出黄马或黑马,因此白马非马。第三,“白”不是“马”,“白马”的含义是“马”加上“白”,它和“马”的含义已经不一样,因此,白马非马。意在强调“马”之共相和“白马”之共相不一样。
公孙龙还有著名的“离坚白”命题,它的论证是形而上学性质的,意思是说“坚”和“白”作为共相,并未指明哪个具体事物是坚,哪个具体事物是白。“坚白”这个概念可以离开物质而存在,只要看现实世界中,有的东西硬而不白,有的东西白而不硬,它们是彼此分离的。
名家学说的意义
名家的哲学解析名实,在中国思想中揭示出一个形象之外的世界。“形象之内” 是“ 实” ,是经验的对象。公孙龙则揭示了形象之外的共相。人们可以看见一件白的什么东西,但是无法看见作为共相的“白”。墨家发展到后期,吸取名家的经验,出现名墨。他们思维缜密、富于逻辑头脑,在认识和前提上颇多建树。他们在建立知识论和逻辑方面的努力,超过了古代中国任何其他学派,令人叹服。
政治哲学
儒家认为,国家的存在是因为它应该存在。孟子和亚里士多德一样,认为人是一种政治动物,而国家是一种道德体制,所以,国家的领袖也应当是社会的道德领袖。因此,在儒家的政治哲学主张“内圣外王”。孟子进一步把这种理想描绘成古代曾经有过的事实,大加歌颂传说中的尧舜禹。他认为,如果国君在言行举止、道德上不配做一个国君,那么百姓有权利进行革命。这时候,如果把国君杀掉,只是杀掉一个不义之人,不算弑君。
神秘主义
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换句话说,人如果充分发展人的本性,不仅可以知天,而且可以与天合一。可见孟子哲学中的有神秘主义成分,它体现为“浩然之气”。“浩然之气”是孟子的一个专用语,是人和宇宙融为一体的气概,有超越道德的价值。培养浩然之气的办法,一方面是“明道”,提高人对“道”的领悟;另一方面是孟子所成的“积义”,即坚持不懈地做天民所当做的事。但切记,不能揠苗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