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时装日本浪潮的新掌门人山本耀司唯一自传 Yohji Yamamoto是个谜,是个集东方沉稳细致的性格于一身的谜。《我投下一颗炸弹》为你揭开这个谜。让你看懂日本设计,读 …… [ 展开全部 ]
  • 作者:[日]山本耀司 [日]满田爱
  •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 定价:68.00元
  • ISBN:9787562476313
  • 2021-11-18 19:42:59 摘录
    在我的心底,永远有一丝难以抹去的挫败感,提醒着我曾经的失败。

    又失败了。
    又失败了。

    这种失败感背后,却隐藏着一种顿悟。

    能够意识到失败的人,便不惧怕随时可能到来的死亡。

    人应该做好心理准备,迎接不可预测的挫败,随时准备让出自己现有的地位。

    有普世救人、自我牺牲精神的人如果可以被称作“诗人”,我宁愿一生挂着“世俗”的标签。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11-18 19:39:33 摘录
    不知源于何时,在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人类开始了家庭和门观念的想象。而后,为了更好地控制家庭这个制度单位,类开始捏造出每个事物都有一个内在特质的事实。这项伟大的发明使得所谓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在人类灵魂中的植入成为可能。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出现了两种人种人对人生抱有最根本的疑问,而另一种则对这些疑问满不在乎。自我的孩童时代起,这便是我不变的人生命题。

    抱着这样的根本性问题生活在世间,则需要非比寻常的精神力量和强大的肉体。换句话说,这样的一类人需要时刻同各种各样的制度作斗争,反抗世间无处不在的伦理道德观念。把它浓缩到家庭这个制度中需要去抗争的、最显而易见的例子就是对另半的不忠。这种伦理道德,在古代并不存在,那时不忠被当作一种慷慨而广为世人所赞扬。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11-18 19:21:48 摘录
    界限——“所谓学问就是发现界限本身。”小说家坂口安吾曾经在他的作品《不良少年和基督教》中这样写道。那些在各个方面了解自己界限的,清楚他们努力的局限的人才是杰出的。而现代却十分不同,人们只是不停地前进,最终他们跨越了自己的界限。

    我不喜欢金字塔。我也不相信所谓的大彻大悟。这世界上存在的,是一群人竭尽全力地贡献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去创造没有瑕疵的东西。与此相对,有些人深知人类的局限,不可能避免瑕疵的事实,却面对现实强加给他们的一切,勇敢斗争,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理解耻辱中的美感。换句话讲,他们从不直言,从不断言,轻描淡写地对待一切。为何要轻描淡写?那是因为他们讨厌露骨的表达。对他们来说,人类社会中根本不存在所谓无色透明、简单明快的答案。在印度尼西亚的传统蜡染布Batk的花纹中,很难找到日本的“间”也就是空隙或者说是一种停顿的感觉。当地宗教认为恶魔会寄附在这些由空隙和停顿构成的“间”之中,想必这背后有着这般宗教传统的影响。尽管只是间接地隐含,但我们仍可看到印度尼西亚人对空隙、对停顿的尊重,只是表达方式和日本人相反而已。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11-18 19:18:13 摘录
    9痛做了断,互不相欠

    不要盲目地相信字典上对现代主义的诠释。人类最根本的哀伤,便是忘记去怀疑生存的意义,盲目地追随现代主义的脚步。

    我们应该反抗世间一切权威、制度和体制,总是处于少数人群的立场中才行。我的同情和怜爱仅仅站在永远反抗着的,属于社会少数人群的那些人一边。

    这些边缘人士并非天生便选择了少数一方,他们往往深陷人类最基本的不平等之中,面对的是来自社会的非理性的偏见。如果我们忘记了有这样一群少数人群存在,那么我们的创作再新奇、独特也很难触动到那群人的灵魂,难以在他们心中产生共鸣。也不可能产生共鸣。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11-18 19:05:29 摘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11-18 18:59:19 摘录
    我是母亲独自一人抚养长大,并通过她来感知世界的,因此工作女性在我心中是非常正常、自然的存在。与此相反,家庭主妇是一个我无法理解的人群。这是一种我独有的、执着的想法。它超乎了所有善恶,是人生偶然的产物,深深地植根在我的本性之中。

    很遗憾,我对那些卖弄风情的女人丝毫不感“性”趣。相反的,一位专心踩踏缝纫机的女性背影,或是聚精会神缝衣服时的侧影都会让我感受到一般强烈的情欲。我极其渴望去尊重,去帮助那些在社会上立足,为生计打拼的女性。尽管这种感情是真诚的,但我发现还有一种厌恶或某种愤怒感与之相伴,它驱使我去征服她们恰恰因为她们具有动摇我的力量。这些情感,同样深植于心。

    对我来说,工作的女性单单只意味着“我没有办法掌控她的时间”而已,正因为如此,我才发自内心地想去尊重她们,但我又因为得不到她们的关注而憎恨她们。
    这里很明显的恋母情结了。 一个人的出生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 比如选择恋人 比如设计的作品 耀司的母亲影响他太多太多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11-18 18:56:16 摘录
    两个感觉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来来回回,反复交战。一个是我已经说了我该说的话,我已无话可说的感觉;另一个是仍然有许多事情要说出口的感觉。

    看到当今世界时尚界的种种,我惊奇地发现已经没有了我发展事业的空间,我常常感觉是不是到退休的时候了。但回头想想,我却发现,原来对我来说最耀眼的时光是专心创作的阶段;最奢侈的享受是紧绷神经,没日没夜地准备时装秀的那段时光。如果这一切不再继续,我会突然病倒,失去我的健康吧。

    我不断地为发布会而进行创作,慢慢会有“这将是我最后一次这么努力地工作了”的想法出现。而这样的想法只会促使我更加努力地去工作,我要保证每一次都有最高的品质。

    这样一来,我便不会害怕哪一场发布会将成为山本耀司最后的一场,因为我知道那将为我的事业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共勉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11-18 18:32:09 摘录
    一颗黑星,闪烁着,
    随即落下。

    顺应着地心引力,
    泛着长笛形的淡粉色的花朵。
    卷着紫色的光,飘浮在天上
    块泛着橙色的黑色石块自天而降。

    向着大地落下。

    女人们了解这片土地,了解透过地层滴落的水滴汇聚成的那汪地下清池,和她壮丽的色彩。

    她走动着,引起周遭空气的流动。她仅仅走着自己的路。在那,人们发现她发光的残影。那道残影,一刻一刻地,随动而动,时弯时浮,随着身体滑向地面。

    禁锢她身体的空气,凝结成硬水,一刻一刻地,渗透着她摇摆不定的身体,最后消失不见。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11-18 18:30:11 摘录
    艺术中,唯有时尚可以表达出情感中最细腻的部分。因此我对时下十分流行的综合艺术不感冒。博物馆甚至更糟,因为没有一位设计师希望自己的作品被放进博物馆陈列。博物馆对时尚意味着死亡,是时尚的坟墓。而回顾展也是一样,所以我的作品和他们千万不能沾边。
    哈哈哈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11-18 18:24:25 摘录
    对我来说,耀司不仅仅是一位时装设计师,他更像是一位时装艺术家。伊夫圣洛朗是我心目中第一位时装艺术家,在耀司身上可以看到很多和伊夫的共通点:对人生苦恼的把握,对人生戏剧性的感悟,对女性的爱,等等,在诸多方面两位设计师都有着共通的体验。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11-18 18:16:12 摘录
    这个设计也是我针对女性的一个发问:“真的有必要如此在乎自己的体型吗?”为何不振奋起精神,挺直腰身,把这套衣服穿在身上呢?尽管你可能有种种疑虑,但一旦你把它穿上,你便会发现它们看起来非常得体。我便是这样玩着不太光明正大的把戏,自始至终,我都体验着惊悚带来的美好感受。只有西方人的体型才是美的吗?我个人认为,决定基调、反映态度的正是款式。

    不顾一切,对整体比例的痴迷,恰恰证明了西方审美对日本感知的负面影响。古时的日本文化在裸露的颈部,在背部的弧线中发现了美。不知何时,这样的美感衰退消失,无论男女,都对这种美变得麻木起来。

    就我个人而言,自肋骨延伸至腰身、臀部的那条平缓悠长的曲线让我感受到了无与伦比的魅力。这条曲线十分敏感多变,动起来
    好似巨蛇一般。
    决定基调、反映态度的正是款式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11-18 18:12:22 摘录
    人们永远喜欢高级定制的服装,这是个不争的事实。但有时他们也需要一种叛逆的美。我这个来自东方尽头的日本设计师的作品恰好成为他们嘲弄的对象,评价之声随即四处响起。

    在巴黎开始的那几年,不过如此而已。事实上我仍然工作在高级定制那坚硬的堡垒里,我所要做的也只是在作品中融入一些幽默感而已。

    比如,1986—1987年秋冬巴黎时装展便是以“完美身体的悖论”为主线。我宣布我将制作一组形如铅笔盒的衣服。我脑海中充满了将衣服本身作为欣赏的题材,而丝毫不去考虑穿着它们的女人们。我将强烈的绘画元素融入到设计本身当中。
    融入一些幽默感而已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11-18 17:36:22 摘录
    就像人一样,布料也有自己的生命,生长并老去。当布料被放上两年,经历自然收缩后,才能显露出它本来的魅力。每一根线都有自己的生命,经过几年的生长,日渐成熟。经历这样的过程,布料才能呈现它曾深藏不露的美丽。

    但在现实世界里,每六个月就要发表一个服装系列的规则,设计者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使用那些“发酵”过的布料,这是不可能的。我不时地会对中古服装产生强烈的嫉妒心,便是来自这个原因。

    往往这个时候我会想,“我要设计时间本身”。这样的话语脱离了服装本身,有着它自己的生命。

    所以,去发现一种方法,解决这种存在于设计中的悖论—这是仅有的,我对人生投下的赌注。
    “设计时间本身”是我没有想象过的事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11-18 17:32:49 摘录
    愤怒与顺从。我永远无法平息心中的怒火。它将永远伴随着我,但因我依靠自己的力量没有办法改变一切,我只得固执地去顺从。

    我的厌恶就像一颗永不能被拆除的炸弹。它就在那儿,贴着我的心,挨着我的胃。

    那颗最初挨着我的胃的炸弹,不知何时已经膨胀到我的背部,紧紧地推压着。这种推压感并非来自体外,炸弹从胃的后面慢慢膨胀,这感觉是自内向外的。

    我,现在,就在这里。我对未来本就没有多少兴趣。或者,更准确地说,我不相信未来。更极端一点,我甚至不相信明天或后天的自己是否依然存在。还有,我讨厌去回顾,彻彻底底地。

    我多么渴望可以做完我该做的,快点回去。回到我熟悉的孤独,回到母亲的子宫里。

    现在,我站在这里,朝向来路的方向,一心思索着回去的路。

    但,来自我体内的一股相反的力量,却一次又一次地把我往未来那一侧推操。困在这矛盾的中心,左右摇摆,身体承受着一股撕裂的力量,我,仍然顽强地站在这里。

    ci, maintenant.[这里,现在]

    这是我的常态。世人热衷于社会文明的进步,对此,我已经不仅仅持怀疑态度,更多的是一种对它难以抗拒的厌恶。社会文明不论如何发展,如何进步,人,终究逃不了作为人的命运。

    命中注定,人一生要思量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人生的意义。这个问题往往会伴其一生,到死都找不到答案,但一生中人又在不停地追寻,不停地思量。人终有一死,这个真理为生命赋予了一层特殊的含义。

    但,没有答案。
    永远也找不到答案。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11-18 17:24:09 摘录
    炫耀自己的财富,追求自己的外在美是人类一种原始的可爱特性。但,这种特性表现得越来越露骨,让我身心很难接受。我会避开那些戴着现代几何图形大耳环的人,若把它摘下来,我们还可以坐下来谈一会儿。

    有这样一种果断的智慧,它强大有力,打破旧俗,从根本上否定事物与生俱来的价值。我渴望在这智慧的基础之上,保持一颗有活力的玩心。举例来说,一个佩戴奖章的人,用一朵鲜红的布艺玫瑰花取代奖章的位置;或是一件大得出奇的披肩,失去它原有的装饰地位,而成为一件独立的服装。我们需要的正是这种大胆新奇的时尚感。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