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度贵族青年悉达多英俊聪慧,拥有人们羡慕的一切。为了追求心灵的安宁,他孤身一人展开了求道之旅。他在舍卫城聆听佛陀乔答摩宣讲教义,在繁华的大城中结识了名妓伽摩拉,并成为一 …… [ 展开全部 ]
  • 作者:[德] 赫尔曼·黑塞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定价:25.00元
  • ISBN:9787208106086
  • 2021-01-28 17:13:57 摘录
    他看到的不再是他的朋友悉达多的脸庞,他仿佛看到许许多其他的形象,一个长长的系列,一条不息的形象之流——百种,千种,万种,无数的形象不断生生灭灭然而又似乎同时并存;所有这些形象一刻不停地变幻和更新,而它们又都复归于悉达多。他看见一条鱼的形象,一条眼睛已黯然无光的垂死的鱼,正极其痛苦地大张着嘴;他看见一张新生婴儿的脸庞,面色赤红,满是皱纹,正张口欲哭。他看见一张杀人凶犯的脸,看见他持刀刺进一个人的身体;而在同一瞬间,他看到这名罪犯双跪地,绳索缠身,头被刽子手一刀砍落。他看到陷于炽烈情爱之狂喜中的男人、女人不同姿态的赤裸身躯;他看到人们死去之后身体僵直、死寂、冰冷而空无。他看到许多动物的形象——野猪、鳄鱼、大像、公牛与飞鸟,他也看到大神黑天与阿耆尼。他看到所有这些面宠与形象以千万种方式彼此联系,彼此扶助,彼此爱恋,而同时却又彼此仇恨,彼此毁灭并重获新生。每一形态都终归于无,都是无常世界中苦难而充满激情的存在;然而它们却并未死去,它们只是在不断变幻,不断再生,不断以新的形态出现;只有时间作为不同形态之间联系的纽带。所有这些形态都经历暂住,流转与再生,彼此交汇并融合,而在这一切之上回旋着某种稀薄、虚幻却又无可置疑的存在,像一层薄薄的冰或玻璃体,像一层透明如水的躯壳、外形或面具——而这面具正是侨文达在那一刻所吻的悉达多微笑的面容。侨文达看到这面具般的微笑,这回旋于流转万相之上的圆融的微笑,这超脱于万千生生死死之上的永恒的微笑——悉达多的微笑——与他曾经上百次带着敬畏瞻仰过的乔答摩佛陀的微笑毫无二致。他们的微笑同样是那么安详、微妙而不可测度,同样是那种或许是慈悲,或许是嘲讽,形态万千的圣明的微笑。侨文达知道,一切圆成的佛陀世尊正是如是微笑的。
    重读悉达多还是被这一段惊艳。 借用悉达多的话——不可说。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01-28 17:10:16 摘录
    他看穿了一切人性的浮华与无常,却仍然如此热爱人类,并奉献自己的一生专为饶益与教导世人;他怎么会不懂得爱呢?同样,对于这位伟大的导师,我认为事实比言词更重要,他的生平事迹比他的教义更重要,他的手印比他的言论更重要。并非由于言论与思想,而是由于他的生平与事迹我才将他视为伟人。
    爱与慈悲心还是不同的。 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摩诃迦叶问:如何能为离于爱者? 佛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而法相宛然,即为离于爱者。 爱是欲望,是苦因。慈悲则是超脱,是无差。 我并不认同佛说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无忧无怖,仿佛只有强烈大声地说——“我爱,我恨。”这样我们才能存在,才有意义。 或许是境界还没到的缘故吧。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01-28 16:58:43 摘录
    “看,”他手持石子道。“这是一枚石子,相当长的时间之后它也许会化为泥土,泥土中会生出植物,动物或是人。我以前或许曾说过:这石子只是石子,毫无价值,属于玛耶女神的空幻世界,然而或许因为在变易之轮中它也有变为人或是神灵的可能,所以这枚石子才具有了某种重要性。这或许是我曾经有过的想法,但是现在我认为:这石子不仅仅是石子,它同时也是动物、上帝或佛。我不因为它是一物并将会变为另一物而尊敬它,爱它。而是因为它久远以来即包容了一切万物,而且永远涵摄万物。我爱它仅仅因为它是一枚石子,因为现在此刻它向我显现为一枚石子。我在它的每一细微的纹理和孔洞中都看到了价值与意义。它的灰与黄,它的硬度以及敲起来的声响,它表面的干与湿也同样显示着神秘与价值。有些石子摸起来像油脂或肥皂,有些看起来像树叶或砂子。每一枚石子都与众不同,并以各自独有的方式崇拜着圆满的“唵”字真言。每一石子皆为梵。
    芥子纳须弥。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7-03 00:21:45 摘录
    梦和不息的思潮,从河里,从夜间闪烁的星星,从太阳炽热的光线中源源不绝地向他袭来。他常常做梦,心灵常常不宁;这些梦和这种不宁从献祭的烟中升起,从《梨俱吠陀》⊕的诗句中散发出来,从老婆罗门的讲道词中滴滴落下。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9-20 20:42:10 摘录
    我依然记得那个阳光灿烂的清晨,我从外面看到我那扇铁栏隔绝的窗户。我想到铁栏内那些自认疯狂的人们曾向我透露:他们决意将自己与世界隔绝,因为对他们而言这世界太难面对。然后我又想到悉达多,他执意将自己投入生命本质之真实去找寻自我的道路。那天早晨我深吸了一口气,我要体
    味这世界所包含的一切气息,我发誓:我要选择生命。
    读到这里好感人哪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8-06 15:09:29 摘录
    为什么有一种,现代西方人很自以为是理解了佛法,的感觉。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8-06 14:57:25 摘录
    已经构建起一套体系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8-06 14:49:28 摘录
    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8-06 14:40:12 摘录
    有意识求道,自然寻不着道,如何化一圆融。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8-06 14:36:46 摘录
    船夫是佛陀吧,总有印象“步入林中”是什么佛典来的。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8-06 13:04:18 摘录
    没有人能免于自我之路,注定要犯的错,他人无法佑护避免。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8-06 11:49:49 摘录
    从“冷眼旁观”到“亲身体验”,终于结束了对自我的鄙夷和对生活的厌弃,化作孩子,变成凡人,失掉了一切,开始真正遵从内心的声音,开始爱人。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8-06 11:38:30 摘录
    悟到表象流转无常,无所谓以怎样的方式修道,无所谓“我”为如何又在何方。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8-05 19:27:16 摘录
    把人的疲老描述得淋漓尽致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8-05 12:37:53 摘录
    摆脱尘世间定义我之为我的一切,方见真正的自我,也感到彻底的孤独。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